被曝失聯後,首度現身!90億獨角獸創始人:暫未回國,正在尋求海外融資

據《中國企業家雜誌》報道,2月26日,縱目科技創始人兼CEO唐銳獨家回應稱沒有失聯,正在尋求海外融資。
唐銳表示:“我確實在和聯席CEO商議之後在春節之前離開國內,並且暫未回國。最主要的一點原因還是,希望能夠在業務重整期間在海外尋求蠶叢新的落地業務機會和資金來推動走出困境,尋找跳出盒子的解法。據我持續的談判獲取的資訊來看,海外募資的可能性更多元。”
早在去年11月,縱目科技就存在“爆雷”的跡象。據媒體報道,彼時該公司先是延期發放工資。公司向全體員工宣佈執行臨時工資發放方案,員工工資發放上限為1萬塊,取消2023年績效,暫緩發放2024年13薪,並承諾融資到位後補發。
到了2025年1月26日,唐銳在全員會上承諾 “春節前融資到賬”,還透露正與某寧波上市公司洽談業務併購。但次日,公司斷繳700多名員工社保。公司人事總監、法務總監、財務總監等6名掌握公章的高管集體離職,公司陷入混亂。

圖片來源:縱目科技內部人士 21世紀經濟報道

2月8日,縱目科技上海總部斷電封樓,保安監督員工取走私人物品,唐銳被曝“失聯”,IP顯示在日本,釘釘群 “已讀不回”。
據每經記者報道,其內部員工認為,縱目科技面臨諸多嚴重問題,管理層的失職是導致當前局面的主要原因。“曾經有大量資金進入公司,但現已消失,用途不明,多位高管在員工不知情的情況下接連離職並‘消失’使公司後續安排缺失,員工生活受到嚴重影響。”上述員工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除欠薪問題外,有內部員工告訴記者,此前員工購買的股票和股權激勵資金疑似也被挪用,涉及金額不菲。
針對1月26日至27日凌晨部分高管私自轉移88萬元保供款一事,

唐銳還回應稱:“我在這裡可以澄清的是,具體的發放,包括決定做出,具體涉及人員清單以及金額,我是事後得知。該決策的做出,

在那個時間點,有一定合理性,

但是決策高度和決策質量不夠(至少我這麼認為並且批評這一決策)。該決策的流程中有較多不合規性。讓員工比較憤怒的是,該名單上的員工理論上是領取該款項後積極盡職,但是從事後來看,完全沒有。”


唐銳還表示,目前由於社保繳納問題,大部分員工包括管理團隊已處於離職狀態,但部分核心技術骨幹和極個別管理團隊成員仍在盡力維持業務和推動重整。

早前,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訊息,2月7日,上海市有關部門已經組織了針對縱目科技、蠶叢科技在內的專項研討會,會議結果已初步確認了處理方向,並將整理並彙總材料上報,同時成立專案小組。目前已知的行動方案主要有三點:第一,張江鎮鎮政府會盡快設點,以公佈並解答各項處理措施,包括欠薪、補償以及特殊情況等;第二,縱目科技相關公司的財產保全已由法院牽頭,孫橋派出所參與處理;第三,工會會快速分配法律援助律師。
估值曾達90億元左右 三次申請IPO未果
縱目科技創始人唐銳,天眼查顯示,其是1976年生人,漢族,美國國籍。唐銳本碩畢業於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
據介面新聞,唐銳從清華大學本碩畢業後,在海外從事了近20年汽車電子半導體研發管理。當他看到國內汽車自動駕駛和輔助駕駛產業的機會時,便決定回國創業。他同時也是蠶叢機器人的創始人,該公司主要應用人工智慧技術聚焦智慧能源領域。
圖片來源:官網
天眼查資訊顯示,自2013年成立至今,縱目科技已先後完成10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小米、君聯資本、高通等,10輪累計融資達22.47億元。在2022年3月的E輪融資中,縱目科技融資8.67億元,估值約90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2024年3月28日,縱目科技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機板掛牌上市,但在6個月後未能透過稽核。記者留意到,在去年3月衝擊港股前,縱目科技也在資本市場進行了多次嘗試。2017年公司首次在新三板掛牌,但數月後便宣佈摘牌;2022年11月,縱目科技轉戰科創板,但在2023年9月份撤回IPO申請。
除智駕業務外,縱目科技也在多維度佈局“蠶叢機器人”業務。2024年1月,唐銳宣佈縱目科技全新子公司“蠶叢機器人”正式問世,並正式推出FlashBot閃電寶。同年12月4日,上海縱目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RUI TANG(唐銳),註冊資本為5000萬元。
業績方面,縱目科技在2021年至2023年的收入分別為2.25億元、4.69億元和4.98億元,同期經調整淨虧損分別為3.82億元、4.77億元和5.16億元。同時,其經營現金流量已經連續三年為負,且揹負著上億元借款。
編輯|陳柯名 杜恆峰
校對|金冥羽
封面圖來源: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證券時報、21世紀經濟報道、每經網等
感謝關注每日經濟新聞,每天都有精彩資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