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絕不用海歸”,留學生回國就業夢破碎?

本文轉載自:Letsight(ID:letsight520)
近日,董明珠再次當選格力電器董事長,她的言論也再次引起了腥風血雨。
她提到在格力的人才隊伍建設中,絕不用海歸派,只在國內高校裡培養自己的人才,理由是“海歸派裡有間諜,我不知道誰是誰不是”。

圖源:新聞晨報
作為民營企業家的代表,她的這番說話,也讓很多留學家庭擔憂。
前有選調生拋棄留學生,現在民營企業招聘也開始帶著有色眼鏡,海歸回國就業真的越來越難了嗎?
近年來,海歸回國就業的熱潮一浪比一浪高,留學生回國就業的話題也受到越來越多人關注。
前段時間,智聯招聘釋出了《2024中國海歸就業調查報告》,另一份《北京歸國留學人員藍皮書》也調查了122.85萬北京歸國留學人員,從這兩份報告中,我們可以窺見歸國留學人員的基本發展情況。

六年暴增2倍

留學生回國求職成為主流
據《2024中國海歸就業調查報告》顯示,2024年回國求職的海歸人數較2023年增長7%,已達到2018年的1.44倍。
其中,應屆留學生回國求職人數同比增長19%,是2018年的兩倍,留學生回國就業已經成為主流趨勢。
圖源:智聯招聘《2024中國海歸就業調查報告》
從學歷結構來看,2024年回國求職的留學生以碩士學歷為主,佔比高達79.3%,本科佔比18.0%,博士佔比2.7%,整體學歷層次較高。
北京作為主要的海歸聚集城市,根據《北京歸國留學人員藍皮書》提供的資料,北京歸國留學人員中擁有碩士、博士及副博士學位者共計佔比76.0%,與全國趨勢相一致。
圖源:《北京歸國留學人員藍皮書》
從留學國家分佈來看,智聯招聘資料顯示,英國是最主要的海歸留學目的地,佔比39.7%;緊隨其後的是澳大利亞(17.1%)、美國(8.6%)、日本(7.9%)與韓國(5.1%)。
北京地區的歸國人員則以英國與美國為主,兩者合計佔比超過60%。
其他熱門國家還包括澳大利亞、德國、法國、加拿大、俄羅斯、日本、新加坡和義大利。
另外,智聯招聘報告還顯示,商科類專業持續受到留學生青睞,尤其是工商管理、金融學等方向,因其廣闊的就業前景與良好的職業發展通道,成為留學的熱門選擇。
圖源:智聯招聘《2024中國海歸就業調查報告》
隨著數字經濟和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理工科專業的也備受追捧
可以說,留學生回國就業不僅規模持續擴大,學歷層次不斷提高,而且還呈現出更加多元的背景結構。
新一代海歸精英,正逐步成為中國人才市場中的重要力量。

海歸回國

考公是最後的出路?
“宇宙的盡頭是考公”是曾經紅極一時的話題,過去幾年我們也頻繁看到,哈佛碩士入職街道辦,斯坦福博士上岸基層單位等新聞。
面對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形勢,考公考編似乎也成為了回國留學生最後的救命稻草。
但事實並非如此。
根據《北京歸國留學人員藍皮書》資料,在就業領域方面,北京的歸國留學人員主要集中在科學技術、經濟和教育三大行業。這些領域的從業者大多留學於美英等發達國家。
其中,從事科學技術領域者佔比最高,達到20.8%;其次是經濟領域19.5%,教育領域17.8%。
圖源:《北京歸國留學人員藍皮書》
另外專業服務(13.2%)、醫藥衛生(6.2%)、公共管理與社會保障(6.2%)及文化藝術(5.6%)等領域也吸引了不少歸國人才。
從就業方式來看,海歸群體也沒有將“進大廠”或“考公考編”看作唯一選擇。
報告指出,78%的海歸選擇直接就業,14.2%投身創業浪潮,2.6%則嘗試自由職業、遠端辦公等新型靈活就業形式,海歸人才就業方式越來越多元化。
圖源:《北京歸國留學人員藍皮書》
值得注意的是,海歸群體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投遞熱情顯著上升。
智聯招聘資料顯示,航空/航天研究與製造的投遞增速高達37.9%,人工智慧行業增長29.5%,醫藥/生物工程行業增長27.8%。
圖源:智聯招聘《2024中國海歸就業調查報告》
這些資料表明,海歸人才正加速流向國家重點支援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推動國內高新技術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由此可見,“考公考編”絕不是海歸留學生的最後歸宿。
雖然近年來“體制內就業”因其穩定性與福利優勢吸引了一部分留學生關注,但在整體比例依然是少數派。

留學生回國不是逃離

是主動選擇
留學生回國就業一度被認為是在國外混不下去才選擇回國。但調查發現,海歸回國不是逃離,而是基於個人發展的一種主動選擇。
《北京歸國留學人員藍皮書》資料顯示,“方便與家人、朋友團聚”成為歸國最主要的動因,約三分之二的受訪者選擇了這一項。
“具有為國奉獻的意願”成為超過一半歸國者的重要理由,過去留學生不愛國的謠言在真實資料面前不堪一擊。
還有29.1%選擇“對中國文化和美食的眷戀”。
圖源:《北京歸國留學人員藍皮書》
歸國留學人員回北京發展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因素,61.6%的受訪者認為 “家人、朋友在北京”為其回北京發展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北京的優勢和資源也是留學人員回北京發展的關鍵因素。
在吸引留學人員的政策方面,與就業相關的政策是吸引歸國留學人員的主要因素。
62.9%的受訪者認為能吸引歸國留學人員的激勵政策是“提供有發展前景的工作機會”。
60.1%的受訪者認為是“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57.7%的受訪者認為是“完善留學回國人才就業服務機制”。
圖源:《北京歸國留學人員藍皮書》
除了北京之外,上海憑藉對留學生極具吸引力的落戶政策,也成為熱門就業首選。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2025年更新了全球前100高校名單,新加入了51所院校,總數擴大至191所,為更多優秀留學生提供更直接的落戶通道。
智聯招聘報告中也提到,在城市選擇上,一線及新一線城市仍是海歸的首選地,佔比達37.7%,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和成都位列前四。
不過近年來,海歸往三、四線城市發展的意願明顯增長,2024年三四線城市投遞人數同比激增超30%。
這一變化的背後是三、四線城市出臺的住房補貼、稅收減免等一系列優惠政策。
圖源:智聯招聘《2024中國海歸就業調查報告》
留學生回國就業不是退路,而是留學生們以更廣闊視野重新出發的另一種選擇。

百萬留學

回國工資5000?
最值得大家關注的必然是留學生回國就業的薪資問題。
根據《北京歸國留學人員藍皮書》資料,在北京就業的歸國留學人員中,年薪集中在12萬-40萬元之間,其中約58.1%年薪超過20萬元。
具體來看,35.7%年薪在20萬-40萬元之間,28.8%為12萬-20萬元;還有12.5%年薪達到60萬元以上,但也有13.1%的年薪不足12萬元。

圖源:《北京歸國留學人員藍皮書》
資料顯示,49.7%的留學人員認為當前薪資符合預期,38.4%則表示低於預期,另有12%坦言“遠低於預期”。
圖源:《北京歸國留學人員藍皮書》
這些資料反映了,雖然留學生整體薪資水平較高,但和預期薪資還有很大的差距。
不過,65.0%的歸國留學人員表示對目前的就業狀況感到滿意,僅25.8%表示“不太滿意”,3.0%表示“非常不滿意”。
圖源:《北京歸國留學人員藍皮書》
或許對於歸國就業的留學生來說,相比於錢夠不夠多更重要的是工作開不開心。
另一方面,智聯招聘的資料帶來了利好訊息。海歸優先崗位月薪連續六年上漲,2024年達到15,440元,相較2019年漲幅達31.5%。
其中,外貿經理的平均月薪高達18,224元,同比增長15%,成為高薪代表;理科教師(雙語)等語言類崗位也漲幅喜人。
圖源:智聯招聘《2024中國海歸就業調查報告》
這一趨勢充分說明,為了吸引海歸人才,國內企業正在不斷提升薪酬待遇,也印證了海歸在國內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與價值正在穩步上升。
留學還有價值嗎?
每每提到留學,大家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問題往往不是去哪讀書,而是“值不值”。
這個問題的回答,交給那些真正經歷過留學、並最終選擇回國發展的留學生群體,最合適不過了。
《北京歸國留學人員藍皮書》中提到,從當年出國留學的原因來看,88.2%的受訪者為了“增加見識,獲得國際視野”,66.1%的受訪者為了“體驗他國文化、生活,豐富個人閱歷”。
圖源:《北京歸國留學人員藍皮書》
55.6%的受訪者認為“國外教育水平相對較高”,51.1%的受訪者為了“增強職業綜合競爭力”。
另外“磨鍊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國內優質教育資源競爭激烈”等也是受訪者們選擇留學的原因。
大約85%的歸國留學人員認同“出國以後更愛國”的觀點,出國後產生了強烈的愛國情懷,希望回到祖國為國家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關於留學收穫問題上,93.1%的歸國者認為,留學的收穫“達到或超過了預期”。
圖源:《北京歸國留學人員藍皮書》
留學帶來什麼價值這個問題,答案因人而異,他或許無法用工作薪水來衡量,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留學的價值可能會隨時間的發展變得越來越重要。
在這個既內卷又充滿挑戰的時代,留學是一場冒險,也是一種難得的成長。
那些走過這條路的年輕人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
參考:
智聯招聘《2024中國海歸就業調查報告》
《北京歸國留學人員藍皮書》
近期活動推薦
5月10日和5月17日,我們邀請業內多位大咖和多家留學機構專門和大家聊聊留學的那些事兒。歡迎大家掃對應二維碼預約👇🏻
5月10日在香港,我們會聚焦於2025美本招生趨勢變化,2026申請季英美招生風向;文理科&交叉學科的申請;普娃的申請策略和建議;留在香港還是去讀美高等等
5月17日在北京,我們請業內大咖和新上岸名校的學霸聊聊:有哪些閉坑指南?京滬留學大佬是怎麼看待最新趨勢,北京國際學校的娃要注意哪些資訊?等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