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超實用的二條
每篇解決一個育兒小問題,當好媽媽,更當好自己~
寒假終於開始了,今年的寒假計劃你們都做了嗎?
身邊一些朋友表示寒假就是好好玩,不送輔導班也不送興趣班,也不在意是不是到處打卡了,過一個“低配”的寒假。
哈哈,不管高配和低配,其實對我家來說,每年的計劃其實都沒有太大變化,都是圍繞我認為最最重要的三點進行:保護心力、腦力、體力。
而且我認為,每個家庭選擇現階段最重要的一件來做就好了,一次只做一件事,就能慢慢把事做好。
如今,我們常聽到“空心人”的說法,這實際上就是心力逐漸消耗的結果。那麼,如何培養心力呢?
就是去做那些沒有糾結擰巴,不會想東想西,可以很快進入“心無旁騖” 心流狀態的事兒。
什麼是滋養孩子的事情呢?簡單來說,就是那些讓孩子在做時感到開心、沉靜、專注,做完後笑容增多、眼神明亮的事情。
需要注意的是,遊戲和短影片並不屬於滋養孩子的範疇。長時間沉迷於遊戲和短影片只會讓孩子脾氣變差、眼神渙散,這絕非滋養。

而心力充足就會明白,只要是我“想”做的事情,我就要把自己的有限精力集中在這件事上,這和別人無關。

上圖是我們家24年的優先順序排序,大家不需要關注具體內容是什麼,重點是參考思路,梳理清楚對“你們”重要的是什麼。
的事情,這才是在強化腦力,而不是去重複本來上學已經在做的。
再例如,你發現孩子在口頭表達方面表現突出,能夠滔滔不絕地說很多,但在書面表達上卻存在困難,那麼你需要幫助他建立書面表達的能力。
你需要深入思考:是書寫過程讓他感到疲憊而不願動筆,還是從口頭到書寫的轉換讓他忘記了內容,亦或是他認識的字詞有限。
假期我們可以集中精力攻克這一個問題,一旦解決,就能有效滋養孩子的腦力。
孩子坐不住的,坐一會就東倒西歪的,去運動!


最後,要對雙職工家庭說幾句掏心窩的話。
對於雙職工家庭而言,我認為抓住一件你認為至關重要的事情就足夠了。當你真正把這件事做好時,你會發現孩子的進步和內心的安定。
下次再看到那些牛娃的計劃時,我會告訴自己:我們不需要與他們比較,每次選擇一件事慢慢來,我們同樣可以取得進步。

話題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