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初步舉證》已經很棒了,沒想到《還有明天》!!

本文有劇透,因劇情懸念設定,建議觀影后閱讀。
儘管2025年的春天才剛剛開始,但我已非常確定,《還有明天》就是今年我看到最好的電影。
它並不囿於“女性主義”的範疇,也不僅限於一部義大利黑白片,在形式和情感上,它都創造了新的秩序——對於當前大批陳詞濫調的院線片我們還能有什麼期待?就是要像《還有明天》這樣的,如在裂縫中迸出新芽的,給我們歡笑和淚水。正是那種新到“衝破一切”的力量,為日復一日的庸常帶來驚奇和感動。電影,再次激起眾人的心跳。
敘事的變奏
YIQIYINGCHUANG
《還有明天》是義大利導演寶拉·科特萊西的首部作品。但這部“開刃作”,嫻熟得不像第一次亮劍,而像一把藏了很多年的寶刀第一次被人發現。
它足夠犀利,也足夠沉著。當你預期它會有瑕疵和漏洞時,它往往精妙地轉個彎,又再次激起你的好奇。
飾演主角迪莉婭的正是導演本人。一位典型的辛勞的母親模樣,我們期待她帶著沉重的黑眼圈和消瘦的身體展示日常的苦難。故事發生在1946年的羅馬,貧窮、飢餓、對戰爭和死亡的恐懼仍然籠罩在這座城市之上。但迪莉婭優雅地開始了一天,哪怕這一天,從她丈夫莫名的巴掌開始。
開頭的一記耳光,猝不及防將我們帶入了敘事的漩渦。這個故事要幹什麼?恐怕是所有人眼睛一亮的疑問。同時,它也是一個定調——正如複雜的交響樂譜上首先標記的調號,《還有明天》的調號帶著調皮而詭異的升降記號,注意了,這個故事非同凡響。
如果我們以一個家庭主婦的視角看待這個故事,沒有最開始的耳光,它將是無比沉悶的傾訴。一個女人從為家庭準備早餐開始,進入她忙碌卻無人在意的一天。她為丈夫和孩子們準備麵包,她接受丈夫喋喋不休的指責,她忍受女兒鄙夷的目光,她待眾人安心出門,開始奔赴一個又一個“工位”,為家庭賺取微薄但必需的薪資。
故事是從迪莉婭走出小區大門開始真正不一樣的。音樂,為這部黑白片賦予了神秘卻新鮮的靈魂。伴隨絕望主婦踏出大門的一刻,不是舒緩的奏鳴曲,而是一支節奏輕盈激昂的現代搖滾。它跟著迪莉婭從容的腳步做出“腳註”:你以為的絕望主婦,自有她生生不息的希望,正藏於這街道、明朗的公共空間中。她將奔赴什麼?
我們跟著迪莉婭的昂首闊步,看到了她離開家庭的一天。為富人打針,去傘廠打工,去紡織品商店交換縫補物件,去天台晾曬洗好的衣服,沿途她還會經過閨蜜擺攤的菜市場、美國大兵的管轄區和舊情人的汽車維修廠。她與老友閒談,邂逅新的朋友,也躲避溫情的注目。
離開家的迪莉婭,充滿變化和朝氣。街道被她走出了公路片的味道,她在一個又一個場所中置換新的故事和對白,逐漸豐滿她有趣的樣貌。
然而當她回到家中,一切都變得不同了。她小心翼翼地收信,小心翼翼地準備晚餐,在惴惴不安中等待丈夫回到家的檢驗和審判。我們從她的一個失誤得知:因為超出日常的巧克力,她就將接受一場家暴。
故事的節奏從這裡開始又進入一個新篇章。耳光是序,街道是前奏,第一次大的高潮和變奏來自真正的家暴。我們伴隨一支詭異的義大利歌曲,目睹夫妻的雙人舞。但傷痛、恐懼以及習慣的一套流程全都在這場舞蹈中展現。——美妙的音樂和舞蹈,共同譜寫了恐怖。
日常的暴力
YIQIYINGCHUANG
抽象的肢體語言,精煉地匯出了丈夫毆打妻子的流程。近似貼身熱舞,卻在肢體的扭曲、變形、眼神的交換和躲避中,激發驚悚的心理效果。
我們聽不到迪莉婭的一聲哭泣或慘叫,但“目睹”了她被欺凌的全程。這場舞蹈和舞蹈發生地外眾人的神情導向一個事實:它時常發生,而孩子們和鄰居也早已習以為常。
赫爾佐格曾在他的自傳裡說,“對於飛來橫禍最好的描述,就是警察茫然的眼神”。電影的藝術並不在於展現,而在於不去展現——當我們沒有看到真正發生的事情,我們透過他人的眼神,儘可想象更多的事實——《還有明天》巧妙用這一次高潮,鋪墊了全片的核心衝突。
而有意思的是,當你看完電影之後,以為你看過很多次家暴之舞,回頭再注意細節時發現:原來導演只用了這一場舞蹈表現日常的暴力。後面的重複並未再次使用,代以丈夫嫻熟的“關門”動作,更為精簡地通向深淵。
不,還有一次舞蹈,是暴力之後丈夫的愧疚。他緊緊抱住迪莉婭,表達他的懺悔和對往日溫情的追溯。蒙太奇展現了兩人青春時相戀的甜蜜,但在這支濃情義大利頌歌中我們卻感到更為深邃的恐怖——婚姻,給眼前這個女人帶來了怎樣的改變?
迪莉婭如一隻惶恐不安的小鹿,被打量,被猜忌,被鄙視。每一次她遭受家暴之後走出門外,她的淡然和解脫讓她無能為力的女兒更為生氣:“活成你這樣我寧願去死!” 迪莉婭沉默。女兒吼叫,“你為什麼不逃?”
“逃去哪裡?”
輕盈的嘲諷
YIQIYINGCHUANG
迪莉婭的逃避,就像每每發生大戰時,她摁下了停止的按鈕。
寶拉·科特萊西精準地使用了卓別林式的表演語言,面對每一次唐突、尷尬、無所適從,她總能在臨界點到來時,輕輕地揮一揮衣袖。
當她被丈夫打過耳光,她可以順暢地拿起梳子梳頭;當她開啟窗戶,她可以接受路人走過揚起的灰塵和小貓的尿尿;當她被打完,她如釋重負對孩子們說,一切都過去了,又清淨了。她總在這樣自然的逃避中製造自己處變不驚的秩序。
而最精彩的一次表演發生在那個做彌撒的早晨。當她準備複製一天的流程(如魔術一般聲東擊西),公公的死亡卻打斷了她的表演。
緊張的鼓點響起——我們不知道主人公還能不能順利脫逃——她一定不能了——但迪莉婭冷靜下來,她說:“今天不行。”
——這場絕妙的懸念舉起與放下,調動了我們的腎上腺素。而一切只發生在寶拉·科特萊西的臉上,她將自己的神情,佈置為一個可以洞察敵情的戰場。當她說完“今天不行”,為公公鋪好整齊的床單正如往日,紅色按鈕被輕鬆地轉為綠色——我們舒緩下來,迪莉婭又有了一次美妙的躲避。
這就是迪莉婭解構和嘲諷苦難的方式。不順暢的事情發生了,她總有自己的方式使之合理而順暢。卓別林在面對貧窮時,將破補丁、破皮鞋一切有辱尊嚴的事物都變成了可愛的道具,而寶拉·科特萊西同樣深諳喜劇的精髓,正是要將自己拉至事物合理的引力關係之外,彈射,形成一次好笑的撞擊。
我們在一次又一次發笑之後,被彈回辛酸的現場。迪莉婭從容而優雅,慰藉大家,不,沒有什麼值得難過的。
直到有一個人真正阻斷了她。
秘而不宣的戰事
YIQIYINGCHUANG
我將迪莉婭(寶拉·科特萊西)的表演形容為一場魔術。因為我們不經意間被她設下的聚光燈欺騙了,一直以為這個故事要從家暴的丈夫這裡轉向一箇舊情重燃的老情人。
迪莉婭收到了一封來信,我們以為是私奔的信。迪莉婭狠心買下300里拉的碎布料製作新衣裳,我們以為她精心打扮為了私會。迪莉婭在一個早晨躡手躡腳出門,我們以為她將登上汽車或輪船,和舊情人共赴新的地方開始……
看,這就是陳詞濫調的電影給我們帶來的影響。當一個女人碰到問題,我們習慣將解決方法引至另一個男人。她有她的拯救者,她有她的新命運,但必須從另一個男人那裡開始。——這就是《還有明天》精心佈下的“騙局”。
但,當你再度細細打量這個故事,原來魔術師在舞臺的另一角,早已一點一點打造新的空間。只是聚光燈從來沒有停留在那裡,我們就按照自己的經驗預期了故事的走向。
那個最重要的人,促使迪莉婭挑戰秩序的人,一直都是她的女兒。
在影片的一開始,迪莉婭就聽到了女兒無法去上學的抱怨。她離開家後去一個富人家裡打工,第一眼看到的,是那家人的兩個小女孩,梳妝整齊背上書包,準備去學校。
當迪莉婭一家迎來未婚夫一家後,圍裙上掩藏的補丁不過是讓她稍稍難堪了一下,真正刺痛她的,是未婚夫的媽媽驕傲地說妹妹還在上學,成績也很好,同時也刺痛了迪莉婭的女兒。
令迪莉婭嗅到事情開始不對時,是她回家時經過甜蜜的小情侶。那場景如此相似,女兒的未婚夫做出了和迪莉婭丈夫當年一模一樣的動作——這裡的鏡頭語言是迪莉婭走進了黑暗,死寂一般的停頓。她隱隱地感到了,女兒將會復刻她的命運。
她擔心的事終於發生了。女兒的未婚夫開始用迪莉婭丈夫一樣的邏輯,進行一場自然而然的暴力。在他們眼中,女人成為妻子後就必須做忠誠的僕人,沉默,閉嘴,不再梳妝打扮。當有一點逾矩的事發生,都是對丈夫的不忠和背叛。
迪莉婭的內心變成了一個真正的戰場。她的目標從來不是自己去過甜蜜的生活,而是她的下一代不要重複自己的生活。當有人掀起了戰役,這位沉默的母親能做什麼?她能做的,敢去做的,遠遠超過你的想象。比如,炸掉一個咖啡館。
詩意的宣言
YIQIYINGCHUANG
有人說,《還有明天》的前90%都是合理的,最後的10%來得很不合理,好像一個精巧的詭計。
那個詭計到底觸痛了更多人的神經——娜拉可以出走,但娜拉走後還能怎樣?人們都理所當然地認為,她將回到家中,不會有任何改變。
對習慣了陳詞濫調的觀眾來說,《還有明天》最後的10%,也不過是另一種“陳詞濫調”。迪莉婭只是裝裝樣子奔赴了投票現場,她真的能改變自己和女兒的命運嗎?不相信的人遠遠多過相信。
然而,對我而言,寶拉·科特萊西和全體創作者的智慧正在於在此——這是發生在1946年的故事,一個普通女人身上的故事。千千萬萬的女人走上街頭,為她們第一次有尊嚴地行使自己的權利投出莊嚴的一票,她們是否真正做出了改變?
答案是確鑿的。2500萬人投票中,1300萬來自女性。義大利的國家體制因此而轉變,女人也開始有自己的可能性——當寶拉·科特萊西創造出了她祖母那一代人的故事,她已經是最好的證明:無數迪莉婭投下的票,已經照亮了無數寶拉·科特萊西的命運。
沒錯,迪莉婭投完票,還會回到苦悶的家中,可能再次接受無端的家暴。但她的女兒不會了,她有了錢,不用來買婚紗,可以用來讀書上學。她不必急著把自己嫁出去,像被父親嫌棄那樣,家裡終於沒有了晦氣的女人。她可以驕傲地工作,攢下自己理所應當攢下的錢,而不會稱為“偷”。當她不再重複母親的人生,她可以去更遠的街道,去結交更多新的朋友——人們會對她提供的幫助感謝,哪怕只是撿起一張丟失的照片,她也有自己的價值。
她的每一天,不會在耳光、疼痛和惶恐中醒來。她打扮漂亮,走出門外,去明亮的廣場。她的心中有一首自己的曲子,唱得響亮。千百年的觀念教女人閉嘴,但她終於可以不閉嘴了。她收到寫有她名字的來信:開口,說出你的想法。
《還有明天》的最後,響起了充滿芬芳的宣言:
“我們緊握選票,正如緊握情書。”
新的故事正和這部電影一起上演。銀幕上輕輕抿上嘴唇的寶拉對你說:
“我們還有電影,講述新的明天。”

作者 | 李婧
自由撰稿人

排版 | Amethyst

注: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豆瓣及網路,


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絡我們。


益 起 推 薦

更 多 課 程 介 紹   |   專 業 幹 貨 分 享
關 注 【 益 起 映 創 學 堂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