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選底部閱讀原文直達天河大賭場↓↓
https://www.skyriver.com/promotions
↑↑點選獲取超值折扣↑↑
官方資料顯示,2024年奧克蘭(Oakland)汽車破窗盜竊案較去年驟降50%,創十年來第二低點,僅高於2020年疫情初發期。但這座常年穩居“全美砸車之都”的城市居民卻對數字嗤之以鼻:“警察局的統計表和我車窗上的碎玻璃,總有一個在撒謊。”

資料“跳水” vs.維修店冷清
2023年,奧克蘭警方記錄了近1.5萬起汽車破窗案,為2012年以來峰值。當地連鎖汽車玻璃店“移動玻璃”(Glass on the Move)老闆詹姆斯·塞爾瓦(James Serwa)回憶:“去年每天門口排滿待修車輛,員工連午飯都顧不上吃。”然而2024年9月起,生意逐漸下滑。
奧克蘭警方拒絕對資料降幅置評,但舊金山警察局長施革(Bill Scott)為類似趨勢提供了“標準答案”——科技賦能執法。他列舉三大法寶:誘餌車(bait cars)、無人機巡邏及提案E(Proposition E)通過後擴權的監控技術。“全市攝像頭聯網後,破案率提升了三成,”斯科特對ABC記者林黛安(Dion Lim)表示。
居民嗤笑:“我的報案石沉大海”
在案發率曾居高不下的奧克蘭湖景區(Lakeview District),德國移民約翰內斯·格羅曼(Johannes Grohmann)承認“街道確實乾淨了些”,但司機布萊恩·伯克(Brian Bourke)直接戳破資料泡沫:“我車窗被砸了三次,報警後連回執都沒收到。你說這算‘未報案’還是‘已解決’?”
這種懷疑並非空穴來風。ABC地方新聞調查發現,奧克蘭警局將“財物損失低於950美元”的案件歸為“無需立案”類別,而2024年此類“微罪”較去年激增200%。維權律師瑪麗亞·戈麥斯(Maria Gomez)指出:“這不是治安好轉,而是執法降級——警察用統計魔術把犯罪‘變沒’了。”

舊金山“樣板”的陰影
舊金山(San Francisco)的“資料神話”更耐人尋味:2024年汽車破窗案號稱“20年最低”,但聯合廣場(Union Square)LV店員透露:“我們每天仍要清理三輛被砸的租車。”遊客投訴平臺數據顯示,相關案件投訴量同比僅下降7%,與官方宣稱的45%降幅嚴重背離。
玻璃店老闆的悖論:生意轉淡卻盼長治久安
塞爾瓦的維修店如今生意變淡,但他笑道:“我寧願失業也不願再看滿街碎玻璃。只是……若資料造假成為常態,奧克蘭的‘康復’不過是另一場慢性病的開始。”
站在奧克蘭市中心,停車場管理員何塞(Jose)指著滿地的玻璃碴說:“看,昨晚又有五輛車被砸。但警察說這些不算‘案件’,因為車主沒丟東西——他們只是‘免費開了天窗’。”


格律傳媒
做有格調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