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控制糖攝入量,長大了糖尿病風險低

圖片來源:pixabay
撰文 | 塞馬·S.伊克巴爾(Saima S. Iqbal)
翻譯 | 仇豔菲
二戰結束後的數年內,英國政府仍繼續對一些特定食品實行配給制,包括雞蛋、乳製品和糖。這不僅讓一些類似用醋(作為其中的一種原材料)做“古怪蛋糕”的創意食譜流行起來,還讓人們的飲食保持平衡,例如將每日的糖攝入量控制在健康指南範圍內。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這種限制給在這一時期出生的嬰兒帶來了終身的健康益處
科學家一直好奇糖如何影響發育中的身體和大腦。然而,很多觀察性研究雖然分析了消費較少或較多糖的家庭,但很難排除收入或地理位置等因素對參與者飲食的影響。“這項新研究幫助消除了一些干擾因素。”美國梅里馬克學院(Merrimack College)和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營養學副教授朱麗安娜·科恩(Juliana Cohen,未參與這項研究)表示。
研究人員利用英國生物銀行的醫療資料庫,比較了約6萬名在1953年9月(英國糖配給制結束的大致時間)前後出生的人的疾病發病率。糖配給制的結束顯著改變了參與者的糖攝入量,但並沒有影響其他的飲食因素。這使得研究人員能夠探究在人類發育至關重要的頭1000天內(包含妊娠期)糖攝入的影響。
研究人員在《科學》(Science)上報告稱,對比了配給制結束前和結束後出生的嬰兒,發現他們各自到達50~69歲時,前者患糖尿病的風險比後者低35%,即便他們最終依然患上了2型糖尿病和高血壓,出現這些疾病的時間也分別會推遲4年和2年。一個人生活在配給制下的時間越長,他們獲得的健康效益就會越大,不過最強的影響發生在子宮內和出生後的前6個月,這一時期嬰兒會開始食用固體食物。
有很多機制可以解釋這些結果,研究的主要作者、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經濟學家塔代亞·格拉克納(Tadeja Gračner)表示。懷孕期間攝入過多糖的人體重可能會增加至超出健康範圍,或是患上糖尿病,這會增加他們的小孩出現肥胖和胰島素抵抗的風險。攝入大量的糖還可能促使發育中的胎兒基因表達出現異常,產生不良效果。而在含糖飲食中長大的孩子可能會更喜歡甜食。在另一項研究中,格拉克納的團隊發現,經歷過糖配給制的人在成年後每天攝入的新增糖會比沒有經歷這一時期的人更少。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建議兩歲以下兒童避免食用新增糖,其他人則需要將每日的糖攝入量控制在攝入總熱量的10%以下。但如今,美國幼兒的平均攝入量遠超此標準,許多孕婦的糖攝入量更是達到了成人推薦量的3倍。科恩指出,任何減少都會有幫助,不過也無需完全避免攝入糖。“關鍵在於適度,”格拉克納說,“一個生日蛋糕、一些糖果、偶爾來些餅乾——都是我們可以享受的美食。”
本文選自《環球科學》2025年02月刊“前沿”欄目。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環球科學”。如需轉載,請在“環球科學”後臺回覆“轉載”,還可透過公眾號選單、傳送郵件到[email protected]與我們取得聯絡。相關內容禁止用於營銷宣傳。
-電商廣告-

《環球科學》2025年1月新刊銷售中
戳圖片閱讀原文
立即購買
點選【在看】,及時接收我們的內容更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