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覓健正式進入了3.0階段,用AI賦能腫瘤患者全病程管理。”
5月10日上午,在動脈網舉辦的第九屆未來醫療醫藥百強展會健康險與健康管理創新發展論壇上,覓健創始人、董事長劉文桂以《新一輪人工智慧浪潮下,腫瘤全病程管理的機遇》為主題,向外界正式傳遞了一個訊號——在以往腫瘤患者全病程管理實踐經驗與資源積累的基礎之上,在精準捕捉行業發展趨勢、精準洞察腫瘤患者及其家屬需求的基礎之上,覓健再次實現自我迭代,並推動腫瘤全病程管理全面邁入數智化時代。
劉文桂的分享現場反響熱烈,吸引了腫瘤康復生態產業鏈的多家企業尋求深度合作。也是在論壇現場,動脈網得以與劉文桂面對面對話,聽他詳細講述了新一輪人工智慧浪潮下,腫瘤全病程管理的未來發展趨勢,以及覓健3.0階段的垂直生態場景和背後思考。

01
科普、社交、醫療“三位一體”,為超260萬患者提供腫瘤全病程管理服務
覓健,熟悉國內腫瘤患者管理的人對這一名字絕不陌生。
覓健是全網規模領先的腫瘤患者平臺,自2015年成立以來不僅吸引了超過260萬腫瘤使用者使用,還與眾多跨國藥企、知名保險機構等行業生態夥伴達成了堅實合作,並在近年來成為了中國抗癌協會康復分會副秘書長單位、中國抗癌協會媒體傳播工作委員會單位、中國促進與教育協會患者行為管理分委會委員單位以及國際抗癌聯盟會員單位。平臺影響力,可見一斑。

而回顧覓健的每一發展階段,以患者為中心,解決患者實際需求這一理念貫穿始終。這,或許便是覓健能夠成為國內領先的腫瘤患者全病程管理平臺的原因。
具體而言,2015年-2019年,覓健1.0階段主要透過患者社群+患者教育兩種路徑,用病友互助和專業科普內容來解決腫瘤患者資訊不對稱問題,緩解患者焦慮並輔助其參與治療決策。
在病友互助方面,覓健搭建起了全國規模領先的癌症患者組織,匯聚了超過260萬精準腫瘤患者,其良好的互動設計不僅提高了社群患者活躍度,還能提供臨床價值和情緒價值。2023年和2024年,覓健連續兩年獲評了全國優秀示範癌症患者組織。
而在科普方面,覓健也已形成了強有力的科普能力並積累起了豐厚的科普資源。具體而言,在內容生產方面,覓健已形成了由醫藥學、新聞學等專業背景組合而成的複合型團隊,可持續輸出高質量科普患教內容;在科普方式方面,覓健可透過圖文科普、影片科普、直播講座、患教講座和患者故事等多種患教方式多層次滿足患者資訊獲取需求;而在精細化科普方面,覓健也進行了垂直病症佈局,可針對乳腺癌、肺癌、婦科腫瘤、胃癌、肝癌、結直腸癌、泌尿腫瘤、血液腫瘤等細分病種開展精準科普。一言以蔽之,覓健的科普患教,不僅內容專業,形式多樣,還十分垂直精準。
透過不斷積累患者數量、不斷深入患者群體,覓健發現,在獲取專業知識與資訊這一需求之上,腫瘤患者還湧現出了大量的尋醫問藥需求。對此,2020年-2023年,覓健2.0階段著重拓展了醫療醫藥資源,不僅開設了網際網路醫院,還與國內超過1200位腫瘤醫生和康復治療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
並且,覓健深知支付問題對於腫瘤患者治療及康復的重要性。因此,其也在積極與眾多保險機構開展合作,構建腫瘤醫藥險生態閉環,為患者提供更優質醫療、醫藥服務的同時也降低患者經濟負擔。值得一提的是,在與保司的合作過程中,覓健不僅僅幫助患者匹配最適合的保險產品,構建長期康復的經濟槓桿,還深度參與了健康險的產品設計之中。自2018年底參與設計國內首款乳腺癌帶病體健康險至今,覓健已攜手國內9家保司開發了超過20款帶病體健康險。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在2.0階段,覓健的資源連結逐漸形成閉環生態。隨著腫瘤全病程管理理念的興起,覓健也在著重連結涵蓋腫瘤診前預防、診中治療以及診後管理的醫療醫藥資源,進而真正踐行腫瘤全病程管理理念。
至此,覓健已形成了媒體(科普患教)、社交(病友交流)和醫療三位一體的腫瘤全病程管理體系。而在2024年,覓健再次向新出發,開始了3.0階段的進化。
02
全鏈路融入AI,滿足患者四大核心場景需求
覓健3.0,與人工智慧高度相關。
早在2022年9月,覓健內部便開啟了對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探索,從用於輔助健管師團隊開展精細化患者管理的PMAS智慧患者管理輔助系統,到用於輔助醫學編輯生產腫瘤科普內容的AIGC智慧內容生產系統,再到基於患者真實聊天內容進行大資料分析、生成患者洞察報告的AI患者洞察系統,覓健利用人工智慧進行內部組織賦能已取得一定成果。
而覓健2025年至今在人工智慧方面的探索與實踐,主要聚集在患者介面,且與此前1.0階段、2.0階段一樣,強調以患者為中心。
如何具象化理解“以患者為中心”?訪談中,動脈網提出了這一問題,而劉文桂的回答則與兩個關鍵詞有關:場景和體驗。體驗自不必多言,而場景則暗含解決患者實際需求之意。
從覓健今年1月推出的AI康復助手來看,我們可以窺見覓健3.0如何利用人工智慧,圍繞場景和體驗,解決腫瘤患者需求。
AI康復助手是一款用於腫瘤患者在抗癌過程中的問題解答、病程管理與康復指導的腫瘤康復管理工具,主要包含AI助手、康復記錄和病友互助三大功能。其中,AI助手能提供報告解讀、診療答疑、指南查詢和藥物查詢四項服務。換言之,報告解讀、診療答疑、指南查詢和藥物查詢是覓健探索人工智慧技術在患者服務端落地應用的首要場景。
背後原因,便與覓健捕捉到的患者需求有關。據覓健釋出的《2025AI腫瘤病程管理工具使用現狀調研》顯示,診療答疑、報告解讀、藥物查詢是患者使用AI工具來解決的排名前三的問題。其中,診療答疑佔比66.07%,報告解讀佔比64.29%,藥物查詢佔比55.36%。至於指南查詢的設定,則是源於覓健發現,近年來腫瘤患者群體也展現出了日益明顯的專業化趨勢。
“在以往,可能很多腫瘤患者連指南是什麼都不知道,但近年來,腫瘤患者也展現了對醫學指南的學習熱情,因為這會讓他們更瞭解自己的治療方案,也能輔助他們更深入地參與到診療決策之中。”劉文桂表示。
那麼,相較於市場中常見的AI問答產品,覓健AI康復助手又有何優勢?對此,劉文桂表示,覓健AI康復助手的優勢在於,歷經10年發展,覓健已對腫瘤患者的需求形成了深刻理解,並構建了專屬的腫瘤醫學知識庫,進而能夠提高問答的專業度和精準度,且能更好地滿足患者個性化需求。
此外,今年3月25日,覓健“基於大資料分析的腫瘤患者用藥副作用管理方法和系統”正式被國家智慧財產權局授予專利;而在此前,覓健自主研發的醫療AI演算法也已成功透過國家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演算法備案系統。這表明覓健AI助手在技術合規性、醫學專業性和使用者隱私保護等方面達到了國家級標準。
據劉文桂透露,現階段覓健AI康復助手尚處早期,將透過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開放給患者,並在這一過程中逐步最佳化服務體驗,預計到年底會全面開放。
03
拓展醫生合作深度,持續構建以患者為中心的腫瘤全病程數智化管理體系
覓健3.0階段,還與醫生高度相關。
據劉文桂透露,近年來,覓健正在加大力度深化與醫生的合作關係。原因在於,一方面,在腫瘤全病程管理中,醫生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經過多年積累,覓健已形成了賦能醫生的資源與能力。
具體而言,3.0階段的覓健將攜手醫生重點探索兩方面的合作:其一是科普患教、醫生IP打造相關合作;其二科研專案、行業白皮書相關合作。前者主要基於覓健此前在科普患教方面所積累的內容生產能力、媒體矩陣資源以及患者資源;後者則是基於覓健的患者資源與醫療醫藥資源。但需要強調的是,無論是何種形式的合作,覓健的終極目標都是為了給腫瘤患者提供更優質、更專業的腫瘤全病程管理服務。
透過科普患教的方式,腫瘤患者及其家人(潛在風險人群)能夠提升早篩早診意識,提升對疾病的認知,科學對待疾病並緩解焦慮;醫生也能觸達更多患者。而透過科研專案、行業白皮書的合作,不僅能提升醫生診療水平,幫助其成長,還能在推動診療水平提升的同時助力診療標準化,為患者提供與時俱進的腫瘤全病程管理。換言之,在覓健所構築的這套體系中,醫生與患者,雙向獲益。
與此同時,覓健也意識到,腫瘤患者的需求變化將永不停歇。這也意味著覓健的升級迭代永不會止步。對於腫瘤患者管理的未來,劉文桂表示,鑑於人工智慧技術能提高腫瘤全病程管理體系的協作效率,並能進一步提高腫瘤全病程管理的精準化和個性化水平,因此,腫瘤患者全病程管理的未來,一定會由AI數智化驅動。而覓健也必將積極全面地擁抱人工智慧技術,構建起一個AI數智化驅動,以患者為中心的腫瘤全病程管理生態體系。

並且,劉文桂強調,在此過程中,只有在細分場景中做到極致才能提供更好的體驗,進而擁有更好的可持續的商業化模式。而在院外場景提供無縫銜接的病程管理服務,將會擁有更多機遇。

如果您想對接文章中提到的專案,或您的專案想被動脈網報道,或者釋出融資新聞,請與我們聯絡;也可加入動脈網行業社群,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