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GI大米」真的更健康?售價差4倍,口感差多少?

點選上方卡片關注👆
答主評審團簡介:

@菜媽和錢爸:菜媽是復旦大學營養學碩士,中國註冊營養師。喜歡研究食物和營養背後的原理,暢銷書《丁香媽媽科學輔食指南》、《寫給父母的兒童營養課》作者。
@瓏瓏go:做得一手好中餐的法式甜點師,關心食材品質與烹飪科學,透過調整膳食結構搭配合理運動,健康減重 20 斤。四川衛視美食綜藝《美味幾食友》節目嘉賓。
本次測評產品由知乎出資支援答主完成測評全程,確保內容不夾帶私貨、不含任何商業廣告植入。

寫在開頭

大米幾乎是我們所有人,每日膳食中非常重要的構成。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食物的需求已經從「吃得飽」、「吃得好」轉變為「吃得營養」、「吃得健康」。在此背景下,高糖、高脂等不合理膳食所帶來的健康風險問題已經引起了廣泛關注。
與此同時,大量研究表明,中國人的餐後血糖反應和胰島素反應是白種人的 2~3 倍[1]
普通的大米飯,是非常純淨的碳水化合物來源。相對的事實就是吃完血糖會快速上升,這意味著它在消化過程中會迅速分解成葡萄糖,導致血糖水平迅速上升(普通米飯粳米 GI 90 )。血糖一旦快速上升,身體就需要召喚胰島β-細胞來分泌胰島素,幫助把血糖降下來。
如果日常都是以這類高 GI 食物攝入為主,會增加糖尿病的風險。
這中間的邏輯關係是,過多的血糖波動,身體就會對胰島素有需求,β-細胞就總是加班加點分泌胰島素,容易造成胰島β-細胞結構和功能損傷,從而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可能增加糖尿病的風險。另外,高 GI 食物本身也容易血糖上升就感覺飽了,但很快就消化吸收血糖又下去了,這時候我們又容易感到飢餓,造成攝入食物過多。
但米飯是我們中國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所以飯還是要吃,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既享受「大口吃飯」的快樂,又能儘可能減少血糖的快速波動呢?
似乎有的。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有一類被稱為「功能稻米」的水稻產品應運而生,其中我們老百姓接觸或聽得比較多的可能就是「低糖米」「低 GI 大米」「低升糖米」,比較學術的叫法是「高抗性澱粉稻米」。可以簡單理解,這些型別的稻米,一樣煮著吃,不太容易引起血糖的快速波動。
所以,這次我們想試試市面上宣稱「高抗性澱粉稻米」和普通稻米的一些主流品牌產品到底有沒有真的既對血糖影響小,又適合中國胃的大米呢?

選品邏輯

這次選品由菜媽和瓏瓏共同完成,菜媽負責篩選了 8 款「高抗性澱粉稻米」,瓏瓏補充上了 4 款普通大米,一共 12 款。

總的來說,主流在售的「高抗性澱粉稻米」都是基於特殊的水稻品種,常見的高抗性澱粉水稻品種有:
建康1號、宜糖粳1號、功米3號、糖友1號、海稻86、優糖稻2號、清優308等。基於這些水稻品種,都有高校或是農科院的專家合作做出的「高抗性澱粉稻米」產品。
本次測評,幾乎涵蓋大家能搜到的所有「高抗性澱粉稻米」~
因為其中有些是粳米、有些是秈米,所以為了對照,普通大米同樣包括粳米和秈米。
粳米和秈米都是中國主要食用的兩種大米種類。一句話就是:
粳米是北方更常見的大米,秈米是南方更常見的大米(這個區分不是絕對的哈~)

測評指標

我們這次除了口感以外,更重要的是用資料說話!所以主要分為了「客觀指標」和「主觀指標」兩大類。

客觀指標

客觀指標上,分為:
① 我們自己記錄和測量的部分,主要是動態血糖值(包括血糖波動幅度、血糖峰值、峰值時間、餐後幾個時間點的血糖值等),樣品的基礎資料等(能量、蛋白質、 GI 等)。
② 第三方實驗室送檢的抗性澱粉值(RS)

主觀指標

主觀指標在血糖測量過程中,我們參考了 《GB/T 15682-2008 糧油檢驗 稻穀、大米蒸煮食用品質感官評價方法》,其中對於米飯的評價會從外觀、香氣、黏性、口感、滋味五個維度來進行。

我們給每個人建立了一個打分表,每個樣品吃完後就開始逐個打分。
因為口感有很大的主觀性,所以我們這次有 4 個人一起參與測評,有廣東人、上海人,甚至帶上了東北小夥伴!口味偏好跨越大江南北,希望儘可能給大家一個參考,而不止是一家之言。

評測過程

文章比較長,如果想直接看榜單,可以根據目錄到最後大總結部分。

⭕️客觀指標 1:基礎資料

先來展示下所有樣品大米的基礎資料,資訊主要來自於產品包裝和商品詳情頁,價格均來自京東和天貓旗艦店,換算到每公斤。

*普通大米的 GI 值是根據 GI 資料庫推測,不是特定的產品。

*抗性澱粉大米 GI 值,都是符合低 GI 食物的標準( GI 值<55屬於低 GI 食物)*膳食纖維沒寫的是產品沒有標註,有些用的是抗性澱粉的含量。*標藍加粗是同類營養素中比較突出的。

小結論:
– 蛋白質最高:「米無忌抗性澱粉大米」蛋白質含量最高,有10.7g/100g,雖然不是優質蛋白,但快趕上雞蛋的蛋白質含量了(雞蛋約13g/100g)。稻院士低 GI 大米也挺不錯的,有8.8g/100g。 
– 熱量最低:「新成優糖稻米飯」資料上來看挺特別的,因為碳水含量基本只有其他米的1/3甚至1/4,蛋白質含量也特別低,所以總熱量只有其他米的1/3左右。 
– 脂肪最低: 「解唐憂低 GI 硒米」脂肪最低標為0g/100g。 
– 價格差距:價格上真的有些差距很大,最貴的是「新成優糖稻米飯」、「奚沐河宜糖米」,「屯屯麥適糖米」次之。但總體來說高抗性澱粉米都不太便宜。

⭕️客觀指標 2:動態血糖儀

可能大家對血糖都有一些瞭解,但又不太全面。佩戴動態血糖儀的兩週,也有很多人表示知道這個東西,但不清楚具體佩戴了有什麼幫助?可以獲得什麼資訊?

動態血糖儀是透過在皮下植入一根葡萄糖感應器來監測組織間液葡萄糖濃度,這個葡萄糖感應器,也稱為「探針」。透過這樣的裝置,可以幫我們瞭解食物對血糖的影響。

有一個指標叫做血糖生成指數(Glycemic Index,簡稱 GI )是衡量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對血糖水平影響的指標。它定義為含 50 克可利用碳水化合物(CHO)的試驗食物血糖應答曲線下的增量面積(IAUC)與含等量 CHO 的標準食物(葡萄糖或白麵包)的IAUC之比值。GI 值可以較為確切地反映食物提高血糖的程度,反映的是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屬性。影響 GI 的因素有澱粉糊化程度、可溶性纖維素含量、直鏈澱粉含量;進食的食物組合,如同時進食脂肪、蛋白質、膳食纖維會影響含糖食物的 GI 值;以及烹飪方式,越精緻、加工越細的碳水化合物,GI 越高。
咱們這次動態血糖儀的佩戴,就是想了解不同大米在正常進餐的狀態下,對血糖的真實影響。本次有 4 位小夥伴一起參與評測。
*所有參與人員健康無代謝相關疾病。
實驗材料:
統一的電飯煲、12 個樣品大米(相應配菜)、矽基動感血糖儀。
每餐食物:
100g 米飯(熟)+100g 西蘭花(生重)+1 個白煮蛋+3g 芝麻油+鹽或黑胡椒或蒜粉等(不含糖、不含醋的調味料)。

實驗設計:
1、評測前空腹至少 10 小時;
2、根據當天樣品包裝要求「米水比」和烹調要求進行烹調;
3、記錄空腹血糖(以第一口食物作為實驗開始時點),記錄餐後 30、60、120、180min 測血糖值;
4、進食在 10 分鐘內完成;
5、餐後 2 小時內不要進行劇烈運動。
這裡說明一下,為什麼不直接單獨檢測純米飯的血糖反應?

評測的目的還是想盡可能還原真實的生活場景。我們日常吃飯,也不能光吃白飯吧…我們查閱了一些文獻,對抗性澱粉含量比較高的大米的一些實驗設計,也有搭配了蔬菜和蛋白質一起的。所以,結合了實際操作情況和咱們的胃口大小,我把每一餐的量定為:

100g 米飯(熟)+100g 西蘭花(生重)+1 個白煮蛋+3g 芝麻油+鹽或黑胡椒或蒜粉等(不含糖、不含醋的調味料)

「高抗性澱粉稻米」是指稻米中抗性澱粉含量較高的品種。通常是透過篩選特殊的水稻品種或者採用特殊的種植和加工技術來提高稻米中抗性澱粉的含量
什麼是「抗性澱粉」?
說到這裡,我想先解釋下什麼是「抗性澱粉」,我們選擇的「高抗性澱粉稻米」,到底高的是什麼?既然是高,那肯定還有低咯?

澱粉是飲食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形式之一,根據其消化率分為三類:快速消化澱粉 (RDS)、慢速消化澱粉 (SDS) 和抗性澱粉 (RS) 。

從化學結構看,它與普通澱粉相似,但在生理功能上卻有很大差異。例如,普通澱粉在人體小腸內能夠被澱粉酶分解為葡萄糖等單糖,然後被吸收進入血液,引起血糖升高。而抗性澱粉由於其特殊的結構,不能被小腸中的澱粉酶輕易水解,所以不會像普通澱粉那樣快速升高血糖。但可以被結腸中的微生物群發酵,從而發揮有益的生理作用。因此,抗性澱粉被視為膳食纖維的一種。目前一般稻米的抗性澱粉含量僅約 1%(一般秈稻>粳稻>糯稻),冷米飯中抗性澱粉質量分數為1.0-2.1%。

這些稻米外觀上可能與普通稻米相似,但在營養成分和生理功能上有較大的差別。它在蒸煮後仍然保留了較高含量的抗性澱粉,能夠在人體腸道中發揮抗性澱粉的特殊功能。
大白話就是,理論上我們吃「高抗性澱粉稻米」大米,血糖波動應該更小更平穩。
實驗流程我們上面已經說過啦,具體就來看結果吧!
⭕️12 款稻米血糖波動情況
先說結論:「高抗性澱粉稻米」對總體的血糖反應更平穩,峰值也相對較低。
通常來說,GI 比較高的食物,血糖波動會比較大,也就是進食後很快會達到峰值,然後也會快速下降。而低 GI 的食物血糖變化比較平穩,下降也會比較緩慢。
理論上,低 GI 的食物(如高抗性澱粉稻米)血糖波動應該更小更平穩
再來看測評 12 款稻米的血糖曲線:

12款稻米血糖曲線
從曲線可以看出,上升相對比較緩慢平穩,下降速度也比較慢的是這幾款,我們單獨摘出來了:稻院士低 GI 慢升糖大米、米抗兒低 GI 大米、奚木河宜糖米、解唐憂低 GI 硒米、新成優糖稻米飯
5 款慢升糖稻米
5 款慢升糖稻米
而且到達峰值後,血糖下降也都比較平穩,可以提供相對比較持續的飽腹感。
另外,曲線下面積也就是AUC值,也可以用來反應血糖反應程度。高 GI 食物的 AUC 值明顯高於低 GI 食物,表明其更容易引起血糖水平的快速升高和降低。結合動態血糖儀統計的資料,AUC 最低的是:稻院士低 GI 稻米,其次是新成優糖稻,再者是奚木河,也就代表了它們幾款相對是 GI 值比較低的
⭕️餐後 2 小時血糖情況
先說結論:餐後 2 小時的血糖數值趨勢來看,對於代謝正常人群,「高抗性澱粉稻米」和普通稻米,對餐後兩小時的血糖影響差異不太明顯。
如下圖所示,我又結合志願者 4 人餐後 2 小時的血糖情況(黑色的是普通稻米,綠色是高抗稻米)。可以看到餐後 2 小時血糖比較高的也有些是高抗稻米。甚至有些血糖比較低的也有普通稻米的產品。

這裡解釋下,為什麼要看「餐後 2 小時血糖」呢?

通常情況下餐後 2 小時血糖值越低,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食物引起的血糖升高幅度相對較小。

血糖波動曲線可能相對更平穩。
例如,當一個人食用低 GI (血糖生成指數)食物時,餐後 2 小時血糖值往往較低。這是因為低 GI 食物消化吸收相對緩慢,葡萄糖是持續、少量地進入血液迴圈,使得血糖在進食後的一段時間內不會出現大幅度的快速上升和急劇下降,血糖波動曲線較為平緩。
但也可能有特殊情況,比如食物對血糖的影響是陡升陡降,那即使餐後 2 小時血糖值是低的,但總體血糖波動較大。或者是個體胰島素的分泌情況和調節功能,比如胰島素分泌延遲,沒有在進食後立馬分泌,即食食物本身不會引起過高的血糖反應,但因為胰島素不能及時出現發揮功能,也可能會導致餐後 2 小時血糖仍然在比較高的位置。當然,日常情況下,還有運動、情緒狀態、消化功能等,都會對餐後 2 小時的血糖值產生影響。
⭕️血糖波動幅度情況
先說結論:資料來看,「高抗性澱粉稻米」血糖波動幅度相對更小。
相對來說,血糖波動幅度越大表明相對來說食物對血糖影響越大,當然也受到個體健康因素影響,個體對血糖的調節能力減弱,血糖的穩定性也會越差。
回到實驗方法,我們透過每一款產品達到的血糖峰值,減去空腹血糖值,得到了每一款的「血糖波動幅度」。
「血糖波動幅度」反映的是血糖水平在一定時間內的穩定性和變化程度。比較不同產品大米血糖峰值出現的時間,以及峰值的數值,有助於比較不同樣品對血糖影響程度。

因為我們這次有4個樣本人員,每個人對食物的血糖反應會有一些差異,我把資料都放上去了,綜合了下選擇了對大家血糖波動最大的 TOP3,集中在這幾款:
– 掛綠增城絲苗米(3 人)
– 中糧初萃稻花香(2 人)
– 朱光古稻水石板(2 人)
– 米抗兒低 GI 大米(2 人)
– 米無忌抗性澱粉大米(1 人)
– 屯屯麥適糖米(1 人)
– 由心康園抗性澱粉大米(1 人)
再比較了對血糖影響比較小的TOP3,集中在這幾款:
– 新成優糖稻米(3人)
– 奚木河宜糖米(3人)
– 屯屯麥適糖米(2人)
– 解唐憂低 GI 硒米(2人)
– 米無忌抗性澱粉大米(1人)
– 中糧初萃稻花香(1人)

⭕️客觀指標 3:抗性澱粉檢測

我們送檢第三方機構做了 12 款樣品米飯(熟)的抗性澱粉含量,結果還挺出乎意料的。
送檢樣品
檢測報告
① 低於產品詳情頁宣傳的抗性澱粉含量。
我詳細問了幾個客服,有些表示產品頁面寫的是熟米飯的抗性澱粉含量;有些表示寫的是生米的(生米本身就會高於熟米飯),不怎麼有統一標準,但幾乎都低於商品宣稱。

② 產品的抗性澱粉含量多少,與對血糖的影響沒有呈現明顯的趨勢關係。
比如檢測結果來看,抗性澱粉從高到低分別是:
– 新成優糖稻 1.45g/100g
– 掛綠增城絲苗米 1.39g/100g
– 由心康園 1.35g/100g
– 五糧紅有機五常大米 1.2g/100g
4 款抗性澱粉含量在 1% 以上的,有 2 款是非高抗稻米。當然不排除檢測樣品的誤差,但只能說稻米中抗性澱粉含量,並不是唯一影響血糖的因素。
結合送檢結果來看:不要只關注抗性澱粉含量。
這部分的結論大白話是,沒必要只盯著宣傳抗性澱粉含量高的米買。想控制血糖波動,除了抗性澱粉含量的數值、米飯的種類、蛋白質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加工方式、以及怎麼吃都可能都很重要。

⭕️客觀指標 4:包裝、細節等其他

再稍微提一下這次幾款產品一些特別的地方,大部分大米都是大袋包裝,有兩款獨立包裝:
① 新成優糖稻米飯 200克一盒(熟飯)
是小盒直接可以直接微波爐加熱,也是看到唯一一款這種形式的,後面口感部分也有具體提到。
價格,也是真的貴。
一盒接近 13 元,才 200 克。但總體結合上面血糖資料和抗性澱粉檢測資料,新成優糖稻對血糖影響還是比較小。
② 奚木河宜糖米 80克一袋(生米)
這款也是唯一一款是收到還有小卡片的產品,細節做的在同類中比較好。每袋獨立包裝室80克米,基本上一人份,如果全家需要一起吃有點麻煩,獨立包裝也沒有太大意義。煮前建議要浸泡,稍微有點麻煩。

價格也很貴,僅次於新成優糖稻米飯,一小袋要 5 元+。
③ 屯屯麥適糖米、解唐憂低 GI 硒米、由心康園抗性澱粉大米
這 3 款我們買的都是體驗裝進行測試,但我看了下也都有大份量的,但好像價格也沒有很便宜。
但如果大家是第一次買這類功能性稻米,我非常建議大家選擇體驗裝先少量試試!(因為口感真的會不太習慣,詳見我們第二部分口感評價……)

⭕️主觀指標:好吃嗎?

中國人吃了上千年米飯,米飯在我們的日常飲食中,絕不僅僅只是一個無足輕重的配角而已。高抗性澱粉稻米對我們的健康有再多的好處,我們也希望它首先必須是真正「好吃」的。
為此,我們還對12款大米一一進行了感官測評打分。我們的「米飯感官測評組」成員橫跨大江南北,有廣東人,上海人和東北小夥伴。每天吃完一款米飯後,在自己的打分表中,為每款米飯打分,評價維度包含以下5個方面:
外觀:包含顏色、光澤、完整性;香氣:是否有米香或異味;黏性:以爽滑,有適當粘性、且不沾牙為佳;口感:包含熱/冷飯是否軟硬適中、咀嚼時是否有彈性;滋味:咀嚼時是否有米香、甜味和回甘。
我們綜合志願者的打分,得到米飯感官總評分表(如下):

圖表的前面 8 款是「高抗性澱粉大米」,後 4 款為普通大米
可以看出,得分更高的大米更多集中在後 4 款,也就是說高抗性澱粉大米確實犧牲了一部分風味和口感來換取低 GI 效果,而普通大米的味道才更符合大眾對於「好吃」的定義。
⭕️好吃評分第 1:五梁紅有機米(普通大米)
這款大米在總共12款大米中,毫無爭議奪得感官測評的第一名,各項評價指標都得分超高的「五邊形戰士」。
它擁有中國/歐盟雙有機認證,以及國家地理標誌。品種是五優稻4號(俗稱稻花香2號),產品標準GB/T 19266(五常政府制定的地區大米生產標準)。米飯潔白,表面泛著一層油潤的光澤,給人一種晶瑩剔透的感覺,在嗅聞和咀嚼的時候,都能夠明確地感知到令人愉悅的米香,口感彈糯,味道香甜,而且後續的回甘也很明顯。
這款大米最大缺點就是貴,單價達到 29.8/Kg,是本次測評 4 款普通大米中最貴的一款。

⭕️好吃評分第 2:中糧初萃五常稻花香(普通大米)
這款米與前面一款五梁紅有機米的品種是一樣的,都是五優稻 4 號(俗稱稻花香 2 號),沒有有機及地理標誌認證。但這款是由中糧集團出品的,大牌品質是有保障的。
因為是同一個稻種,外觀上與五梁紅有機米是基本一致的,米飯潔白,瑩潤有光澤,嚼起來也是彈彈糯糯的口感相當討喜。但是在香氣和滋味的維度上,感官測試組成員意見出現了分歧:
挑剔嘴刁的小夥伴表示,這款稻花香的香氣不足,咀嚼時甜味不夠,咀嚼後嘴裡也沒有餘下明顯回甘;但也有小夥伴表示,這款吃起來跟五梁紅有機米並沒有太顯著的區別。
綜合大家的意見,中糧初萃五常稻花香還是拿到了非常不錯的分數,在全部 12 款大米中排名第 2。
值得注意的是,這款大米價格 11.98 元/kg,不僅不到冠軍五梁紅有機米的一半,在入選本次測評的所有大米中都是第二便宜的,也許缺少一點兒送禮屬性,但會是一款不出錯的日常口糧。

⭕️不好吃 TOP3:3 款高抗性澱粉大米
相比普通大米,高抗性澱粉大米的評分普遍偏低一些。
差評主要體現在:米飯不夠香和甜,有的吃起來「塑膠感」很重,讓人失去了吃飯的享受。
一些在口感口味上取得「壓倒性差評」的抗性澱粉大米有:

❓碧源清米無忌抗性澱粉大米:
  • 「味同嚼泡沫塑膠球,實在是需要鼓足勇氣才能咽得下去的難吃。」
  • 「而且飽腹感還不強,飯後3小時內總餓,也有可能是因為飯吃得不愉快,所以老惦記著吃點別的來補償。」
❓奚木河宜糖米:
  • 「可怕的塑膠感又回來了。」
  • 「太難吃了。」
  • 「但是這款飽腹感很強而且非常持久,要不是實在太難吃無法堅持,我真信它能幫我降糖和減肥。」
❓由心康園抗性澱粉大米:
  • 「這款提示最好提前浸泡 2 小時再煮,太麻煩了。關鍵是泡完它也並沒有變得好吃啊!味同嚼蠟。」
  • 「還是熟悉的泡沫塑膠球味兒,煮了小半鍋,盛出 100g 艱難吃完,剩下的迫不及待倒掉了。」
⭕️高抗性澱粉大米,相對好吃的 2 款
還是有兩款在感官測評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味道和口感比較接近普通大米,能夠給志願者帶來「吃飯」的享受。
✅稻院士低 GI 大米
由江蘇省農科院、江南大學、江南米道聯合培育。細長粒大米,煮熟後飯粒完整、潔白,略有一些光澤和淡淡米香,有黏性,口感鬆軟,彈性中等,甜味和回甘不太明顯。
這款在所有抗性澱粉大米中,感官測試得分最高。
「鬆軟的長條米飯,讓我想起了海南雞飯哎。」

✅米抗兒低 GI 大米
是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的創新成果,細長粒大米,煮熟後飯粒完整,潔白,略有光澤。
雖然香氣和甜味都欠缺了一些,但是感官測試組成員普遍反饋口感很好,粒粒分明、鬆軟又不失彈糯。
「就像普通大米一樣好吃呢!」
「這款飽腹感特別強,而且非常持久。」

⭕️高抗性澱粉大米,更方便的 1 款:
✅優糖稻方便米飯
我們在搜尋市面上的高抗性澱粉大米時,發現還有即開即食的方便米飯這種形式。是由上海市農業科學院研發的,裡邊是高抗性澱粉米飯+青稞的組合,米飯已經做熟(且沒有新增防腐劑),分裝成 200g/碗,可以開蓋即食,或揭開一個開口,微波爐加熱後食用。
感官測評成績不太好,部分飯粒已經不完整出現爆花,口感缺乏彈性,亦沒有米香、甜味和回甘。
但是作為市面上不多見的低 GI 方便米飯,我們認為這種形式的產品有它的積極意義,它便攜和即開即食的特性,很方便糖尿病人攜帶外出就餐;或是一家人都吃普通米飯的時候,家中的糖尿病人可以開一碗這種米飯吃,就不需要單獨另外煮一鍋飯了。

最後大總結

說了這麼多,最後給大家總結下這次測評的幾個清單!

⭕️血糖穩定 TOP3

  • 稻院士低 GI 慢升糖大米
  • 新成優糖稻米飯
  • 奚木河宜糖米

⭕️抗性澱粉含量 TOP3

  • 新成優糖稻米飯掛綠

  • 增城絲苗米

  • 由心康園抗性澱粉大米

⭕️口味好吃 TOP3

  • 五梁紅有機五常大米

  • 中糧初萃稻花香大米

  • 先米古稻響水石板大米

⭕️好吃「高抗性澱粉稻米」TOP3

  • 稻院士低 GI 慢升糖大米

  • 米抗兒低 GI 大米

  • 屯屯麥適糖米

⭕️高性價比「高抗性澱粉稻米」& 普通稻米

「高抗性澱粉稻米」
  • 稻院士低 GI 慢升糖大米
  • 米抗兒低 GI 大米
普通稻米
  • 中糧初萃稻花香大米
  • 掛綠增城絲苗米

最後聊聊

回到開頭專案背景,我想這次大米的測評雖然不是非常嚴謹的實驗設計,也涉及到諸多的變數,但仍然可以給大家一定的參考。
作為主要完成血糖部分內容撰寫的主筆營養師,我(編者按:菜媽)想多說幾句。
第一,個體對血糖的代謝情況,會對測試結果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我們在12款樣品波動曲線只選取了一名測試者。但後續又想結合大家不同的情況,所以在餐後2小時血糖值和波動幅度那裡納入了大家的數值。前後存在一定的樣本不統一,鑑於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研究設計,我們還是想盡可能給大家多維度的參考。
第二,進餐的順序和餐食的搭配會對血糖有很大影響。我們這次為了減少其他食材的影響,所以進食配餐的要求是混合著吃,不要有明顯的先後順序。但是實際從控制血糖波動的角度,日常大家可以遵循:先吃蔬菜、然後吃肉類、最後吃主食的順序。也就是肚子先填個4-5分飽,再吃主食,即使普通主食也可以減少血糖波動。
第三,我們沒有納入血糖異常人員作為測試,但對普通健康人來說。這次測評讓我意識到,其實相比買特殊功能的米來說,可能做好其他維度的一些調整,真的是價效比更高的做法。(普通大米買好一點 10元+/公斤,而本次評測的稻米高性價比也幾乎是2倍,最貴的甚至是6倍)
具體來說,給你支支招🙋:
① 買點新鮮、彩虹色蔬菜,先吃點兒蔬菜。
② 可以增加點粗雜糧在米飯裡,血糖就能下來不少。比如小米、紅薯、紅豆、糙米、燕麥米等。
③ 搭配一些醋類作為配菜的調料,比如一些涼拌的菜餚可以加一些醋,也能降低血糖反應。
④ 飯後不要馬上坐著或躺著,可以起來走走散步個10-15分鐘。
第四,不得不承認,高抗米真的不太好吃。但如果你真的想嘗試看看,可以從我們的榜單開始,稻院士低 GI 慢升糖大米和米抗兒低 GI 大米是口味和價效比不錯的兩款。
如果你就是想吃普通大米,想要好吃喜慶有檔次,那就衝五梁紅有機五常大米!
好啦!
祝大家都能享受米飯,好好吃飯,健康吃飯!
*以上為正文,作者為「答主評審團」成員 @菜媽和錢爸、@瓏瓏go。
「答主評審團」由知乎官方組織招募、邀請。
入選答主需要滿足:在行業內有紮實的行業經歷和豐富的經驗積累,或在學術上,如科學科技、醫學、人文社科、設計等方向上有專業深耕,或在某垂直方向或品類下,有深度研究和長期使用與創作,內容創作受到使用者好評。
「答主評審團」成員需要在官方組織下,以個人或組隊形式,在指定時間內完成對某一品類產品的橫評測評或新品測評,為知友提供專業可信賴的消費決策建議。
「答主評審團」將週期性以滾動招募形式,持續納新,更多資訊請關注 @好物 100 和ta的朋友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