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可以掃的△
[溫哥華頭條Vancouverheadline 編輯]

經濟迎來大蕭條?!
【加拿大樂活網lahoo.ca 三三綜述】暑假回國準備帶娃回國的家人們有沒有買好機票啊?前段時間美國赴華在不斷增航,讓不少在加拿大的華人羨慕嫉妒,這種好事兒咋就沒發生在溫哥華呢?
近期也有不少華人網友找到了回國的新方向,最低僅需580加幣,就能轉回國內,摺合人民幣連三千都不到。
日本航空(JAL)旗下的廉航Zipair,在今年3月中開闢了溫哥華至東京的直航航線,這也成了不少華人想省錢回國的首選。該航線剛開闢不久,三四月的機票就售罄了,鑑於反響如此熱烈,Zipair又趕在暑假臨時增班,改為一週五班,每週一、二、三、五、六出發。
這趟航線回國究竟能便宜到什麼程度,小編給大家算算啊。
首先是溫哥華飛東京的航線,現在暑假的特惠票其實被搶得差不多了,最便宜的8月下半月,470美元左右,換算成加幣大概是640加元。再者,從東京直飛國內各地的選擇可就多了,多數城市兩百刀左右的機票就能搞定。如果暑假回國,加起來差不多就在850加元甚至更低。

(圖片來源:Zipair官網)

(圖片來源:Skyscanner)
△我是可以掃的△
如果不考慮孩子上學,時間更為自由的一點,這些朋友們的選擇就更多了。現在最划算的還是10月的票價,最低能達到346美元(470加元)左右。

(圖片來源:Zipair)
再接上日本飛國內的航班,最低能達到109加元,總體票價大概在580加元左右。

(圖片來源:Skyscanner)
當然了,這個只是飛機的票價,不算托執行李和餐食的費用。據票務代理提供的價格,一個大行李箱託運的價格在75加元左右。
小編也問了一個體驗過該趟航班的朋友,他的評價是,飛機上沒有娛樂設施,但有免費的網路可供娛樂。另外座椅空間相對較小,不過都是廉航了嘛,還要啥腳踏車。
有計劃回國的朋友可以體驗一下,這趟低價航班是否值得~
熱浪太強 Hudson Bay大面積關閉!
大溫高溫天氣又發威了。一般天兒熱,大家都會選擇去商場逛個街避避暑,然而7月9日,不少居民發現大溫各地的Hudson Bay商場竟然放著生意不做,這幾天直接關門了。

(圖片來源:Vancouver Sun)
7月9日,溫哥華、西溫哥華、高貴林、素裡和列治文等地的商場均停止營業。據關閉門店外Hudson’s Bay的告示顯示,商場表示這是由於門店內的空調系統出現問題而關閉。
“當前的熱浪已對Hudson’s Bay部分門店的暖通空調系統造成壓力,”公司發言人蒂芙尼·布林 (Tiffany Bourre) 表示。“我們正在努力盡快解決這一問題。客戶和員工的舒適和健康仍然是我們的首要任務。”

△我是可以掃的△
面對何時會恢復營業,發言人布林卻緘口不提,她也無法解釋為什麼多家門店會同時受影響。她只解釋:“由於情況不穩定,將在各個商店層面張貼標牌。”
事實上,有些門店已經關閉了好幾天了。不少網友紛紛猜測,這是Hudson’s Bay要倒閉的前兆。誠然,在此事之前,該公司在加拿大已面臨不少挑戰。
去年,該公司已因經營問題解僱了數百名員工,據報道還拖欠了供應商的貨款,甚至不得已透過賣房賣地來償還欠款。
業內人士溫哥華零售業分析師戴維·伊恩·格雷 (David Ian Gray) 表示,該公司所說的空調系統故障只是問題的冰山一角。“這不僅僅是因為熱浪。他們已經放棄了基礎設施,正在付出更大的代價。”他說。
今年早些時候,購物者們已經發現,溫哥華市中心的Hudson’s Bay扶梯已然停用多時。大溫其他門店也有相似情況。儘管商場方面一直承諾要維修,然而到了五月份,電梯該停也還是停。
很顯然,Hudson’s Bay沒有對商場內的設施進行維護。停業減少維修成本,很可能就是在竭力減少損失。
喊了多年要倒閉的Hudson’s Bay難道這次真的無了?或許再過不久,我們就能看到答案。
6年倒賠$50萬 大溫獨立屋公寓雙雙遇冷!
今年開春以來,大溫正迎來疫情後最冷淡的房地產市場,什麼降息、一改多政策統統起效不大,大家該不買還是不買,難道房市真的要狗帶了?
就以溫哥華這套房為例,位於肖尼西 (Shaughnessy) 街區,近期剛經歷過大翻修,無論是地段還是軟體基本沒什麼硬傷。然而,就是這樣一套放在幾年前還要搶的獨立屋,近期卻讓房主血虧了近50萬加元。

(圖片來源:Daily Hive)
據 Zealty資料,這套房屋近期剛以385萬加元的價格賣出,略高於其379.3萬的評估價。按當年價格來說,好像還沒虧?細看這房的掛牌歷史就知道,房主這幾年是真的難頂。
該房產上一次售出是在 2017 年,售價為 4,285,480 加元。然而才過一年多,現任房主就開始頻頻掛牌,六年間內掛牌九次,在兩家中介之間來回轉換。
九次掛牌,要價連環直降,從一開始硬氣的468萬,到2019年試圖小賺一筆的448萬,再到同年3月的求保本428萬,這套房始終無人問津。直到2024年6月,這套房幾乎是以大出血的姿態達到了385萬成交。

△我是可以掃的△
比起當年的售價,房主明面兒上就虧了43.5萬之多。這還不算每年的地稅、維護、保養,如果有貸款還要再加上六年來平白搭進去的利息……裡裡外外,恐怕保守估計也得有50萬。
這只是近期賠本求售的上千案例中的一筆。本以為“一改多”後大溫獨立屋將獲得更多開發商青睞,身價猛漲,實際上卻是尷尬的無事發生。
不止獨立屋,跌得最狠的還是公寓市場。咱們拿剛剛過去的6月最後一週(6.22-6.28)7月第一週(6.29-7.5)資料做個統計。
可以看出相比上一週,掛牌與銷量齊跌,7月第一週的資料更為慘淡。掛牌如雨後春筍般大量冒出,總體新掛牌猛增26%,然而銷量反比上週下跌了7.4%,屬於是蕭條中的蕭條。其中公寓市場新掛牌漲幅與銷量跌幅的對比最為明顯。


(圖片來源:Zealty)
這意味著市場上有更多的房源湧入,買家一直處於圍觀狀態,房價將近一步受到擠壓。
從掛售比來看,大溫地區最慘淡的公寓市場是UBC區域,在售100套,成交4套,掛售比4%。
其他比較慘淡的區域包括:溫哥華的Cambie地區,該區域在售公寓148套,成交8套,掛售比4.1%。
素裡市中心區域,在售504套,成交31套,掛售比6.2%。
溫哥華市中心區域,在售475套,成交25套,掛售比5.3%。
列治文的公寓市場雖然在跌,但勉強維持在買房市場與平衡市場的邊界,在售265套,成交27套,掛售比10.2%。
照這個趨勢下去,大溫的公寓市場很難不迎來一次大崩盤。
大溫市場獨立屋也沒好到哪兒去。高貴林,在售的377套獨立屋只成交了27套,掛售比低至7.2%。素裡,在售1583套,成交103套,掛售比在8.5%。溫哥華的掛售比在9.2%,列治文的在9.8%。
這些慘淡的掛售比無一不在預示著獨立屋將有很長時間的回撥。想要抄底的朋友也有謹慎觀望,小心抄底抄在了半山腰……

△我是可以掃的△
信源:
Daily Hive, Skyscanner, Vancouver Sun, Zealty, Zipair,
歡迎關注北美報告影片號
(進入影片,點選賬號頭像,加關注)
注:為了及時收到我們的推送,請至本號首頁點選右上角,將公眾號加星標,感謝諸位讀者。
本文所有內容未經版權方許可,請勿轉載。
編輯:三三
責任編輯:林伯儒
平臺:溫哥華頭條
微信ID:Vancouverheadline
請點“贊”和“在看”,賞小編一朵小黃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