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講價值觀如何不空洞?OPPO用摺疊屏「展開」人生哲學、NIKE繼續講述女性故事、金典想把牛奶的白變成獨特符號

當產品功能日趨同質化,品牌如何跳出引數堆砌的窠臼,用價值觀與消費者建立共情?這是每個渴望突破增長的品牌都在思考的命題。
本期精選的四個案例,OPPO以新款摺疊屏手機Find N5為載體,把開啟手機的動作,包裝成「突破自我」的象徵,把手機引數變成年輕人的生活態度宣言;耐克時隔27年重返超級碗,借天價廣告位為女性運動員搭建宣言臺;金典則在乳品紅海中發起符號戰爭,借導演烏爾善的鏡頭,用視覺藝術完成從產品到文化信仰的躍遷;國牌包袋山下有松在代言人策略上延續「去流量化」,繼詠梅、李娜等人後,與演員文淇合作詮釋「隨心流浪」。
無論是將技術升維為生活態度,用社會議題重構品牌角色,還是將產品顏色煉化成文化符號,本質都是透過情感共振建立不可替代的認知錨點。
繼《外婆的日曆》之後,作為新機型釋出會前的宣傳,FindN 5短片再次「趁現在」作為主題。沒有生硬地羅列資料,而是邀請了幾位「人生不設限」的人物,用充滿感染力的畫面,與年輕人對話,吸引他們主動了解 Find N5。作為OPPO目前最高階的手機,仍然延續「趁現在」的slogan,是否能打動摺疊屏的受眾?
1. 情感共鳴與品牌價值觀繫結:「展開試試」的雙關語義,既指物理形態的展開,也隱喻使用者突破生活邊界、探索可能性的態度,將產品功能升維為一種生活哲學。例如,片中人物在不同場景中展開手機的瞬間,同步展現他們突破常規的勇氣,引發情感共鳴。
同時,「趁現在」有一定的時效性暗示,貼合年輕群體追求即刻行動的心理,傳遞「不設限」的品牌主張,同時隱含產品技術迭代的領先性。
2. 產品核心賣點的場景化敘事:雖然是更加側重品牌的短片,也並沒有忽略產品功能和賣點,透過動態鏡頭展示手機展開過程的流暢感與螢幕的完整性,將產品賣點融入進場景,強化實用性,避免了堆砌引數,讓技術優勢更易被大眾理解。
Q:案例 SHOWCASE
A:OPPO品牌策劃 & 創意與設計部 高階藝術指導 曹瓊潔 營銷視覺設計師 劉元馨
Q:這句「展開試試」,是對誰說的?
A:核心想打動的是30-40歲左右的年輕管理者,他們是工作與家庭的中流砥柱,是獨立自主,擁有智識,追求自洽與多元成長的一群人。一方面他們正在尋求新的人生突破,一方面又在這個內卷的時代裡受困於社會身份角色、年齡等,很多時候不敢邁出嘗試的那一步。「展開試試」是想給被困住各自人生階段裡的他們帶去一次輕盈的啟發。同時,我們也希望儘可能輻射到更廣泛的年輕人群。
Q:片中出現了很多人物,有獨白的是三女三男,這跟OPPO使用者性別比例有關嗎?後面又頻繁出現了很多人物的畫面,這些人跟OPPO是什麼關係?
A:摺疊市場的核心使用者以男性為主,但這幾年女性使用者的比例在逐漸提升。這次片子的整體風格更趨向中性化表達。
片子後期的群像畫面都有真實故事原型,這裡面有OPPO的真實員工,OPPO的使用者,也OPPO合作過的博主,他們的人生經歷和故事都很符合「展開試試」核心。我們希望帶給使用者的,是基於真實力量的啟發與連結。
Q:我們看到OPPO近幾次的傳播素材有一些變化,更加年輕、有趣對功能的表達也非常直觀。這個變化背後的原因和思考是什麼?
A:首先,大的背景原因是整個市場環境的變化,消費者越來越難被傳統的海報形式吸引,接收資訊的耐心也變得越來越低。為了讓消費者願意看且能get到我們想傳達的資訊,我們做了很多的調研,最後把創意目標定在「直給、有趣、有共鳴」三個關鍵詞上。其次就是我們的品牌在今年煥新了主張「趁現在」,我們希望更多的去跟年輕人溝通,以年輕人喜歡的表達方式,年輕人熟悉的生活場景去傳達功能賣點。
在做創意的過程中,我們非常警惕把一個創意做得「大而全」,而是儘可能的把資訊拆得細且具體,在具體的點上去深挖,再透過長線的傳播,把一個個點串成線,潤物無聲把想講的內容的傳遞給消費者。我們內部有一個創意的判斷標準就是「如果這個創意或者表達方式,在其它地方也能用,那它在這裡就不能用」,以此去要求創意內容跟功能賣點和人群的貼合度。
特別是我們這次產品主打「薄」和「強」,這兩個點其實之前很多友商都做過,所以創意的差異化對我們來說非常的重要,因為我們需要去搶奪這個使用者心智。
Q:可以給我們舉一個具體的創意例子嗎?
A:以講「薄」的這套九宮格海報為例。首先是找靈感,頭腦風暴前先褪去「以前我們是怎麼做的沒出錯」「你這樣設計以後可能會有這個那個問題」這些外衣,拿到「薄」這個命題,先進行的是聯想,發散性的想了很多跟薄有關的東西,並找一些跟薄有關的、很直觀的圖,去做創意發散。可以是任何跟「薄」有關的內容,視覺上觸覺上的都可以,在聯想、收集的過程中一些想法往往會自動找過來。
其次結合營銷的一些輸入,得益於策劃和設計夥伴對「薄」這個命題清晰、明確的拆解,他們非常非常明確的告訴我,這是全世界最薄的一臺摺疊機,那就要做就把「薄」這件事情做到極致。於是就想到了比喻,比喻在寫文章時是一種很常用的修辭手法,有趣的比喻讓人忍俊不禁,在廣告設計中同樣如此,假如我把比喻運用到海報裡會怎麼樣呢?「薄的像…….」是個很有趣的命題。最後我就想到了置換這個設計上的修辭,並且置換必須是誇張的、過分的,可能會挑戰以前營銷海報的一些原則,但是值得一試。
將前期聯想的道具的一部分和產品進行置換,這是個可執行的想法,那要用什麼執行方法去呈現呢?結合摺疊機旗艦科技的調性語言,以及目標使用者,希望用高階簡潔的設計手段去呈現置換這個想法。
最終的上線畫面就是9張圖,但是在9張圖之前,是無數草圖、方案的嘗試,經過多輪打磨提煉精簡,在幾十個物件中選擇了9個最能「極致有趣」表達「薄」的物件。
「薄」海報之一

30秒,800萬美元,是今年NFL超級碗廣告位的驚人標價。耐克闊別27年後強勢迴歸,帶來了一支全新的60秒品牌宣傳片《不爭辯,只爭勝(So Win)》,將鏡頭對準了女子體育領域。老將重新殺回戰場,決心和野心可見一斑。

「So put yourself first. So be confident. So challenge. So dominate……」口號式宣言片之所以還能打動人,是因為它們背後仍承載著深刻的社會議題。當女性及女性運動員在社會中仍面臨諸多不公與質疑,品牌主動當「嘴替」,為她們「代言」的行為,讓這一群體被看見、被重視,也激發了廣泛的社會共鳴。
透過關注現實問題,耐克將自身定位從單純的運動品牌提升到了社會議題參與者的高度,又再次強化了品牌引領者和倡導者的形象。
在超級碗這個以「天價費用」和「全民關注」著稱的廣告平臺上,耐克投放了一支聚焦女性運動員的廣告片,意圖不能再明顯:重金押注女性體育市場,奪回過去在女性市場錯失的機會和市場份額。
而就在超級碗亮相後不久,耐克新CEO的第二張牌迅速出擊——宣佈與金卡戴珊的塑身衣品牌Skims合作,推出全新女性品牌NikeSKIMS。耐克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擴大其女性消費者群體,但實質性成果十分有限。此次聲勢浩大且動作頻頻,釋放出品牌重塑女性市場的決心。
從品牌表達來看,這支片子完美延續了「Just Do It」的精神核心,很「耐克」。透過女性運動員直面質疑的故事,耐克再次展現了其善用運動員故事和情感共鳴的功力,「簡單」的文案讓人看得熱血沸騰。但與前作《Dream Crazier》如出一轍的「羅列問題→否定問題→用行動證明」敘事結構,也讓這支廣告顯得穩妥有餘而驚喜不足。
更大的挑戰在於市場競爭,資料顯示82%的品牌計劃在今年增加女子體育的預算,當Lululemon等女性品牌已在這個賽道站穩腳跟,當中國市場的本土運動品牌不斷突破,耐克需要的不僅是品牌宣言的力量,更需要實質性的市場突破。畢竟,這場女性市場的爭奪戰,才剛剛開始。
乳品行業正在從功效敘事轉入符號敘事,不再只是說自己的營養成分,而是想要與生活方式和價值理念掛鉤。金典將牛奶的物理屬性「白」提煉為「純淨、極致、信仰」的精神符號,便是這一思路的體現。不過,提煉這一敘事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金典需要的,是將「白」這一幾乎所有牛奶都有的特質,更深地與自己繫結,這是一件更難的事情。
1. 透過藝術語言突破同質化:說起乳品廣告,很難不想起牧場、奶牛、營養資料的畫面。金典與烏爾善導演合作,強調視覺美感和文案的哲學性,藉助「白色」純淨、稀有的隱喻,滿足使用者對高品質牛奶的需求。
2. 情感營銷的高階玩法:看似是藝術短片,其實有很厲害的情感共鳴。雖然沒有直接提及食品安全,但是也回應了消費者對「工業化焦慮」的情緒,以「純淨」提供心理慰藉,建立深層情感繫結。
爾善導演合作的《至上之白》給出了教科書級的答案。這支以草原為敘事原點的短片,除了視覺藝術上的突破,還是牛奶品牌在文化共鳴上的突破。
邀請烏爾善,並不是簡單的流量博弈。烏爾善導演以《封神》、《尋龍訣》聞名,他的視覺美學體系中始終貫穿著對自然生命力的敬畏。金典選擇與烏爾善合作,本質上是找到了品牌精神的影像化表達者。影片中,呼倫貝爾草原的晨霧、蒙古包上煙囪的白煙、孩童懷中的小羊、馬兒的呼吸、風中的哈達……既是烏爾善對遊牧文化的詮釋,更是品牌對「有機」的具象化呈現。
「白」作為符號,在短片中有深度的詮釋。首先是物理層面,呼倫貝爾的白雪、奶牛的毛色、牛奶的質地等等,是一幀幀純粹的景象;文化層面,白色是蒙古族的圖騰崇拜;精神層面,白色成為自然神性與工業文明的對話載體。
值得尋味的還有短片中的隱喻。祖孫對話引出對自然的追問,牧牛遷徙暗喻生命迴圈,生產場景展現科技與自然的平衡。這種去商業化的敘事策略,本質上是將品牌植入到「人類文明與自然關係」的宏大命題中。當其他品牌還在比拼奶源引數的時候,金典借此完成了從「賣產品」 到「賣理念」的戰略升級。
繼詠梅、吳彥姝、李娜、鳥鳥一系列人物後,很會選代言人和講故事的Songmont山下有松官宣了新品牌大使文淇。隨之上線的「心流浪」主題短片與文淇本人一樣,散發著明媚、自由、獨立的氣息,精準擊中了目標受眾。
代言人戰略的差異化:不同於大多數品牌對單個代言人的借勢,Songmont山下有松構建了一個精心挑選的代言人矩陣。這些來自不同領域但都有著深度、能量與故事的女性,共同成為品牌精神的表達出口。
透過這種明星版「群像敘事」策略,品牌理念得以多角度立體呈現,讓消費者能在不同人物身上找到共鳴點,同時又保持了品牌調性的一致性。
Songmont官宣新品牌大使文淇,網友的反饋都是「太會選人了」「品味很好」。文淇的加入,讓Songmont女性代言人的圖譜又豐滿了一些。如何挖掘代言人特質和品牌理念相融合,亦是Songmont一直的操作重心。
在大眾印象裡,文淇長著一張有故事的臉,身上有一種自由向上的生命力,要如何呈現這種特質?與其說這是一支廣告片,更像是文淇的一部人文旅行紀錄片。尼泊爾街頭小巷的異域風情、隨手撿起放入包中的石頭、旅行途中與陌生人的驚喜互動,都讓人感受到了「大口呼吸」的自由和輕鬆。
這對於普遍活得緊繃,面臨焦慮和困惑,正尋找一些前路和方向的人來說,彷彿也跟著文淇一起經歷了一場心靈療愈之旅。當觀眾被安慰、被鼓勵到,就無形中加深了與品牌的情感聯結。
「憨一點,慢一點」的詠梅、「大包大膽」的盧昱曉、「坦誠野心」的李娜,再到這次「隨心流浪,自有方向」的文淇,從代言人到系列人物訪談,再到最新播客《山下聲》,Songmont在談論女性議題和書寫個體故事這條路上的確走了很久。而持續的內容深耕形成的獨特品牌氣質,對於一個輕奢定位的本土包袋品牌來說,是它能從小眾品牌進入更大眾視野的底氣之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