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漫天雪
美國曆史上有兩個臭名昭著的人物,都姓謝爾曼。一個叫威廉·特庫賽·謝爾曼(1820年2月8日-1891年2月14日),另一個叫約翰·謝爾曼(1823年5月10日 – 1900年10月22日)。他們是兩兄弟。
真是家門不幸,一家居然出了兩個惡棍。

威廉·特庫賽·謝爾曼
大謝爾曼是林肯和格蘭特非常器重的軍事將領,官至陸軍總司令、上將,美國南北戰爭中突破人類底線的焦土戰術、三光政策的具體執行者。戰爭結束後太平洋鐵路修建期間,他又主導了對印第安人的剿滅戰爭。
他留下了兩句“名言”,分別與這兩場恐怖的戰爭相關。第一句是“戰爭即地獄”;第二句是“只有死了的印第安人才是好的印第安人。”
在南北戰爭中著名的“火燒亞特蘭大”和“向海洋進軍”戰役中,他是怎麼做的呢?
1864年9月2日,謝爾曼攻佔了南方工業中心、戰略要地亞特蘭大。他遵循另一位劊子手尤里西斯·格蘭特“對南方進行毀滅性的、不計後果、不惜代價的摧毀”的命令,在11月撤離前下令摧毀整個城市。
上千上萬婦孺撕心裂肺地跪在地上,抱住北軍士兵的腿請求他們不要摧毀自己的家園,他們以為只要自己不離開,北軍就會基於人道“饒恕”自己的同胞。
可是他們錯了。因為士兵們接到的命令是:誰要阻止縱火,格殺勿論!
大火整整燒了15天,濃煙遮天蔽日,亞特蘭大周圍200平方英里內如同黑夜,這裡變成了地獄。
南方曾經最繁榮美麗的城市由此化為一片焦土。如今的亞特蘭大是在燒焦後的一片瓦礫之上重建的,舊的市區已經深埋於地下。只有一條街倖存了下來,現在它的名字叫“地下街”,坐電梯下降才能到。它作為歷史的留存,控訴著北軍的暴虐,記載著這座城市的苦難。
燒完亞特蘭大,惡魔謝爾曼開始長驅直入460千米,“向海洋進軍”,意圖是將南軍攔腰截斷。為了讓南方人聞風喪膽,他一路燒殺搶掠,將南方種植園、城鎮、村莊、工廠、企業全部摧毀,將民房一路燒下去,同時殺死所有遇到的一切反抗的人和牲畜。是的,包括牲畜。
他讓10萬平民失去了生命。
進軍到南卡羅來納的查爾斯頓,遇到了南軍的頑強抵抗。謝爾曼將數百門重炮對準查爾斯頓的平民,展開了大屠殺,數以萬計的平民死於炮火。佔領了這座已經變成廢墟的城市後,謝爾曼照例又點了一把大火將其燒得片瓦不留。
是什麼讓這個屠夫違背戰爭基本的人道主義準則,將屠刀揮向平民呢?謝爾曼說:
我們一定要清除和摧毀一切障礙,只要我們認為有必要,就殺死每一個人,奪走每一寸土地,沒收每一件財物。一句話,無情地摧毀我們見到的一切東西……我就是要讓整個佐治亞都鬼哭狼嚎,我就是要讓整個佐治亞變成地獄,我就是要讓所有喬治亞人,不管男女老少,不管窮人和富人,都感受到刻骨銘心的痛苦。我的軍團將以毀滅佐治亞而後快。
至於後來的印第安人剿滅戰,只是將他的反人類戰術再次運用了一遍。那讓人感到南北戰爭似乎是謝爾曼實施對印第安人的種族滅絕的一次預演。他對太平洋鐵路沿線的印第安人發動了1000次以上的襲擊,大多選在晚上一家團聚之時。他們割掉印第安人的頭皮四處炫耀。跟南北戰爭一樣,他同樣連動物都不放過,把印第安人狩獵和生活的來源美洲野牛殺得幾近滅絕。
二戰期間,美國的主戰坦克名字叫M4,又名“謝爾曼坦克”,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這不由得讓人聯想到,羅斯福這個獨裁者雖表現手法不同,實際上是林肯和謝爾曼的衣缽傳承者。現在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不但有他的紀念雕像,還有謝爾曼紀念館,又讓人不得不喟嘆:國家主義的宣傳是多麼成功,公眾觀念的倒退是多麼嚴重。他們居然容許用一個惡魔的名字命名事物,為一個人渣豎立雕像,既不怕國際輿論的譴責,也不怕勾起南方同胞的悲慘記憶,真的是不以為恥反而為榮。

約翰·謝爾曼
與哥哥一樣,小謝爾曼同樣是林肯這個暴君的狗腿子,他倆過從甚密,“友誼”一直持續到林肯被約翰·布斯暗殺。兄弟倆也都是共和黨裙帶利益關係的深度參與者。
大謝爾曼之所以對太平洋鐵路沿線的印第安人展開大屠殺,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是共和黨鐵路系的重要成員(他曾任第五鐵路公司的業務總長),清除鐵路建設的障礙,對於順利拿到沿線土地、騙取政府補貼意義重大。
兄弟倆都是南北戰爭的狂熱支持者。大謝爾曼作為預備役,在戰爭爆發後受到徵召,主動要求回到正規部隊,並將服役期從三個月延長至三年。他的弟弟小謝爾曼則利用參議員的影響力,讓哥哥如願以償,並被授予上校軍銜,成為密蘇里第13步兵團的指揮官,很快又被提拔為麥克拉倫軍第一師的代理旅長。
小謝爾曼同樣支援林肯的戰爭措施。他在南北戰爭期間曾任眾議院籌款委員會主席,後成為參議員。在參議院,他仔細注視著軍費開支。1861年,他動用款項為聯邦軍徵募了許多士兵。他還強烈要求辭職從軍,在林肯的勸說下,才繼續留在參議院。
這可真是:哥哥在前線濫殺無辜,弟弟在後方提供政治、資金和兵員支援。一對殺人犯。
當然,此人的最大“成就”是在參議員任內,推動實施了《保護貿易及商業免受非法限制及壟斷法》,即著名的《謝爾曼反托拉斯法案》(Sherman Antitrust Act,1890)。
法案共八條,重點內容在前兩條:
第一條:任何契約、以托拉斯形式或其它形式的聯合、共謀,用來限制州際間或與外國之間的貿易或商業,是非法的。任何人簽訂上述契約或從事上述聯合或共謀,是嚴重犯罪。如果參與人是公司,將處以100萬美元的罰款。如果參與人是個人,將處以10萬美元以下罰款,或三年以下監禁。或由法院酌情並用兩種處罰。 第二條:任何人壟斷或企圖壟斷,或與他人聯合、共謀壟斷州際間或與外國間的商業和貿易,是嚴重犯罪。如果參與人是公司,將處以不超過100萬美元以下罰款;如果參與人是個人,將處以不超過10萬美元以下的罰款,或三年以下監禁。也可由法院酌情並用兩種處罰。
此人完全不懂經濟,更不懂什麼叫壟斷。他主觀臆斷地認為大企業的兼併重組是一種托拉斯共謀,將會阻礙競爭,取得定價權,由此,大企業就將控制州際和對外貿易,以至於控制整個經濟。然而他的目的並非宣稱的為美國經濟和美國消費者考慮那樣簡單,他不過是為那些缺乏生產效率的企業代言,是一種保護主義的陳詞濫調。
他言之鑿鑿地說:
既然我們不能贊同作為政治權力的國王存在,我們就不能贊同一個控制生產、運輸和經銷各種生活必需品的國王存在;既然我們不能屈服於一個皇帝,我們也就不能屈服於一個阻礙競爭和固定價格的皇帝。
他抓住了美國人討厭國王、貴族的心理,把大企業描述成強權和邪惡的代名詞,使法案得以順利透過。他以為那些市場上的競爭型企業可以像權力無邊的皇帝命令臣民一樣隨心所欲,想怎麼定價就怎麼定價,而消費者只有俯首帖耳的份兒。
然而真實情況是他想象的樣子嗎?
1890年代正處於美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鍍金年代”,企業的兼併重組較為頻繁,規模的擴大能夠更好地利用稀缺資源,推動技術進步,降低成本,為消費者提供物美價廉的商品和服務。只要沒有權力的保護和准入限制,企業規模再大,都必須服從消費者的指令,都要面臨潛在競爭者的巨大壓力,從來不敢率性而為。
洛克菲勒的標準石油公司讓精煉石油的價格從 1869 年的 30 美分/加侖下降到了在 1897 年的 5.9 美分,同時創造了無數的新產品並刺激了整個行業的創新。美國菸草公司在原材料成本增加了 40%的情況下,讓香菸(每千支)的價格從 1895年的 2.77 美元下降到了 1907 年的2.20 美元。
在那個通縮的美好年代裡,像標準石油和美國菸草一樣,多數商品的降價速度還快於價格水平的下降速度。這意味著縱向對比,商品更便宜了,人們手裡的錢購買力更高了。多麼美好的事情!
然而按照謝爾曼法案,美國菸草被判犯有“壟斷”罪;洛克菲勒遭到起訴,標準石油被拆分——儘管在他據稱“壟斷”了石油工業時,他還有著300 多個競爭對手!
也許,從被法律界視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法官之一的勒尼德·漢德法官在 1944 年認定美國鋁業公司犯有壟斷罪的判詞中,可以看出謝爾曼法的荒謬:
(美國鋁業公司)透過採用卓越的技能和遠見來壟斷未盡利用的鋁錠市場,這些卓越的技能和遠見預先阻止了不那麼有技能和遠見的企業的競爭……美國鋁業以偉大的組織來擁抱每一個新機會,並且為組織配備了精英業務人員,這種罪行必須公之於眾!
嗯,誰最有遠見、技術進步越快、最會服務消費者、讓大家變得越富足,我就打擊誰!這讓人不禁懷疑勒尼德·漢德法官是個“高階黑”,然而這卻就是他真實的、荒謬的價值取向——在經濟議題上,他並不比那些砸爛珍妮紡紗機的暴徒,淺薄的技術性失業論者高明多少。
謝爾曼法案遺毒至深,陰魂不散。任何創新型企業動輒就會遭遇反壟斷、濫用市場地位等牽強附會、耗資巨大、繁文縟節、曠日持久的調查。IBM公司曾在電腦市場佔有65%的市場佔有率,被美國政府起訴,深陷官司13年。直到該公司被英特爾、微軟等公司蠶食了市場。通用汽車為了避免惹上官司,決不讓自己在三大汽車製造商中的市場份額超過 45%,這直接導致了日本汽車製造商在北美的崛起。
這些反壟斷調查的官員從來不覺得被打臉,從來不認為自己的做法是與消費者為敵。也難怪,不幹這些壞事,權力就無法擴張,就拿不到財政資金,跟隨他們的低效的裙帶利益集團就無法得利,他們自己也會失業。
在長長的反壟斷調查名單上,有AT&T、微軟、蘋果、谷歌、亞馬遜、Facebook等一眾高科技公司,每一家公司都在殫精竭慮為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而浪費、低效、無能的真正的壟斷國企美國郵政局,卻從來不會出現在反壟斷調查的名單上!
現在,這股散發著惡臭的妖風已經吹到了我們身邊……
芝加哥學派大佬羅納德·科斯曾經說:
反托拉斯令人厭倦,因為價格上漲時法官說這是壟斷,價格下降時他們說這是掠奪性定價,價格保持不變時他們又說這是默示共謀。
也許,這才恰是那些官員們的真實目的:實際情況是什麼樣並不重要,管住你才重要。而謝爾曼法出臺時,約翰·謝爾曼的職務是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更讓這一目的昭然若揭:豬已經長肥了,該殺了!
這也是謝爾曼兄弟的思路。大謝爾曼說:你們要是不服從我,我就讓你們活不成。小謝爾曼說:你們若不合我心意,就讓你們幹不成,還要讓你們所有人都變窮。

上海線下讀者見面會
時間:2.16(週日)下午
主題:2025年投資趨勢分析。
1.達叔(資深投資人,主題:房產投資及其他)
2.文希老師(奧派學者,分享主題:世界百年貨幣體系變遷及對黃金近年來的看法);
3.張鵬(從最初的法醫轉型為資深外企經理人投資人,20多年的外企管理經驗,非洲投資多年,主題:中國企業出海常見問題);
4.薛元昊博士(魔筷科技合夥人、副總裁,主題待定)。
5.張是之(主題與crypto有關)
其他嘉賓還在邀請中,計劃有crypto方面的技術專家,還在確定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