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公眾號並設為🌟標,獲取AI治理全球最佳實踐
2025年02月05日晚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方賬號“市說新語”轉載了一篇人民日報客戶端的文章,題目是《依法對跨國公司壟斷行為監管有利於維護國際市場公平競爭,促進產業創新發展》,作者是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晨穎,該文提到“谷歌安卓系統的壟斷行為”,具體梳理如下:
-
中國反壟斷調查可能與谷歌公司的安卓作業系統業務有關。谷歌公司在華業務相對有限,主要是向中國手機廠商提供安卓移動作業系統。
-
谷歌安卓系統的市場地位:谷歌的安卓系統與蘋果的iOS系統共同主導全球移動作業系統市場,安卓系統自2012年以來一直是全球第一大移動作業系統,佔據絕對優勢(約70%)。 -
壟斷行為的表現:谷歌被指控利用安卓系統的市場支配地位,對中國手機廠商施加技術和商業上的限制,如設定反分裂義務、限制開發安卓分支作業系統、要求預裝全套谷歌應用程式等。 “假開源,真壟斷”:雖然安卓系統是開源的,但谷歌透過限制中國手機廠商的自主開發,要求預裝谷歌應用等方式,實際上控制了安卓系統生態,排除競爭。 對行業創新的阻礙:谷歌的商業生態體系限制了智慧手機作業系統的多樣性,導致其他作業系統如塞班、黑莓、YunOS等退出市場,行業創新動力減弱。 -
對市場競爭的影響:這些限制措施與谷歌的其他產品服務(如應用商店、搜尋引擎)相結合,強化了其在移動作業系統市場的壟斷地位,排除和限制了市場競爭,阻礙了行業創新發展。 -
國際反壟斷調查:谷歌已在多個國家和地區(如歐盟、韓國、印度)因移動作業系統市場的壟斷行為受到反壟斷調查和處罰,但這些調查未涉及中國市場。 -
中國反壟斷執法的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如果谷歌的行為對中國市場產生排除、限制競爭的影響,中國反壟斷執法機構有權進行管轄。 -
執法行動的意義:對谷歌進行反壟斷執法符合國際禮讓原則和通行的反壟斷規則,有助於推動構建公平合理的國際市場競爭秩序,促進產業創新和全球經濟發展。
以下是公眾號“市說新語”的原文
依法對跨國公司壟斷行為監管有利於維護國際市場公平競爭,促進產業創新發展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 張晨穎
2月4日,市場監管總局網站公佈訊息,美國谷歌公司因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被市場監管總局依法立案調查。
谷歌公司是美國巨型科技企業,總市值超過2.3萬億美元。近年來,谷歌公司深陷“壟斷泥潭”,頻繁受到各國反壟斷執法機構調查,據不完全統計,美、歐、日、韓等主要司法轄區對谷歌公司發起的反壟斷調查超過28次,被提起私人民事訴訟超過40起,相關案件涉及谷歌公司移動作業系統、應用商店、搜尋引擎、廣告技術等幾乎所有主要業務。2024年8月,美國哥倫比亞特區地方法院公佈判決,認定谷歌公司搜尋業務違反美國《謝爾曼法》,這是美國政府自1998年微軟公司反壟斷案以來最大規模反壟斷案件。11月,美國司法部向法院提議拆分谷歌公司瀏覽器業務,美國司法部長加蘭表示,這是美國人民的歷史性勝利。美國司法部的起訴書稱:二十年前,谷歌成為矽谷的寵兒,生機勃勃的新創企業在新興網際網路搜尋領域銳意創新。這樣的谷歌早已消失。今天的谷歌是網際網路的壟斷守門人。
自2010年穀歌宣佈關閉中國大陸搜尋業務後,谷歌公司在華業務相對有限,主要是向中國手機廠商提供安卓移動作業系統。此次反壟斷調查可能與谷歌公司的安卓作業系統業務有關。
當前,全球移動作業系統基本被谷歌公司安卓系統和蘋果公司iOS系統“兩分天下”,其中,iOS系統為閉源作業系統,僅供蘋果公司自用;安卓系統為開源作業系統,谷歌公司採取免費授權許可模式許可手機等移動裝置廠商使用,2012年以來,谷歌安卓作業系統一直是全球第一大移動作業系統,佔據絕對優勢。全球約70%的智慧手機由中國手機廠商生產製造,但多數依賴谷歌公司的安卓作業系統。
一直以來,谷歌公司的安卓作業系統被業內詬病為“假開源、真壟斷”。谷歌公司利用安卓移動作業系統的市場支配地位,在技術上和商業上,對中國手機廠商施加諸多限制和約束,特別是透過與軟硬體廠商、海外通訊運營商等簽訂一系列協議,設定反分裂義務,嚴格限制開發安卓分支作業系統,要求預裝全套谷歌應用程式,等等。
這些限制措施與谷歌公司開發的應用商店、搜尋引擎等產品服務相配合,構建起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強大商業生態,不僅強化了谷歌公司在移動作業系統市場的壟斷地位,而且排除、限制了移動作業系統等相關市場的競爭,阻礙了行業創新發展。近年來,移動智慧手機市場結構逐漸固化,塞班、黑莓、Windows Phone、阿里YunOS等移動作業系統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海爾、天語、朵唯這些曾經暢銷一時的國產手機品牌逐漸消失在大眾的視野。行業內普遍認為,智慧手機產業頭部化明顯,產品代際差異越來越小,創新動力明顯減弱。
值得注意的是,歐盟、韓國、印度等國家和地區反壟斷執法機構均對谷歌公司移動作業系統市場的壟斷行為開展過調查,2018年、2021年、2022年,歐盟委員會、韓國公平交易委員會和印度競爭委員會先後作出處罰。但從公開的執法文書看,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反壟斷調查並未涉及中國市場。韓國、印度等國家和地區的反壟斷執法機構均將相關地域市場界定為國別市場,歐盟界定為全球市場(中國除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壟斷行為,對境內市場競爭產生排除、限制影響的,適用本法。”因此,如果谷歌公司的相關行為和做法對中國境內市場產生了影響,中國反壟斷執法機構具有管轄權。對谷歌公司開展反壟斷執法,與目前其他主要司法轄區的反壟斷執法之間不存在衝突,符合國際禮讓的基本原則,符合國際通行的反壟斷規則,是於法有據的專業執法行為。
作業系統是移動網際網路生態的基石,進入人工智慧時代,移動網際網路的商業生態正在加速演變、重構,我國行動通訊產業具有強大的生產能力和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政務服務、教育醫療、銀行金融、交通運輸、生活保障等領域應用場景廣泛,發展新的移動作業系統並構建更加具有活力的商業生態,具有充分條件和較好基礎。積極借鑑歐盟等域外反壟斷執法機構的經驗,加強對跨國壟斷行為監管執法,推動谷歌公司取消不合理的限制和做法,有利於推動構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市場競爭秩序,保障我國企業更好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合作,為產業創新發展和全球經濟注入新的發展動力。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全部AI及資料中譯本及資訊請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