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能賺錢嗎?

Hi,我是V姐。
今年大家過得怎麼樣?都回本了嗎

(bushi)

24年從1月股災開始。上證跌破2700點,樓市也恐慌踩踏,接著國家隊救市,真金白銀配合小喇叭,政策一脫再脫,924之前市場到處瀰漫著半死不活的氣息。
然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發瘋暴漲,高位掛人,炒小炒差,風格轉換。
樓市也是,伴隨股災,年初有一波恐慌盤拋售,我關注的一個小區,去年四季度成交價在10萬左右,1月最低單價砸到7萬,9月之後成交價穩定在多少?
11萬左右。
所以黃金坑真是轉瞬即逝,人家恐懼的時候,不是那麼容易貪婪的,一般人只會更恐懼,悲觀到極點。
做國內投資的朋友,成長就是這麼快,1年就能體會冰火兩重天,牛熊來回切換,賺不賺錢另說,總歸是磨練了心智,在不停抄底和追高中鍛鍊身體

總結我今年的投資,我得承認是個大年。
黃金賺錢;美股上半年賺了錢,賣飛了;美債9月之前賺,到10月回撤了一部分,微賺離場;港A股賺錢;國債賺錢;美元賺錢。
水平沒啥,就是巧了,我喜歡均衡配置,而它們碰巧都是大年。
如果說A股的話,我今年大頭利潤是924到10.8那幾個交易日創造的,一週頂我前面忙活好幾年。所以投資這個事,尤其A股,利潤也不是忙出來的,真就是閃電劈下來你得重倉在場。
那麼25年能賺錢嗎?
我覺得可以樂觀一點。
國內樓市股市的核心是信用擴張,從高層表態來看,這個擴張幾乎可以不設限,直到拉起來為止。
微觀操作上,12月股市一直在收斂震盪,通常來說如果要上漲,需要一個下跌來蓄力。
看上去這個下跌會留到1月。
這劇本是不是挺熟悉?
1月下跌,春節後上漲,沒錯,它又來了。
股市有個春節日曆,梳理了過去15年A股在春節前後的漲跌情況。
12月大盤股上漲機率高,小盤股多數下跌,本月也符合。
元旦到春節,大家都不太行。
春節到兩會,小盤捲土重來,15年裡上漲機率達到100%。
雖然刻舟求劍就是圖個樂子,但是它老是這麼套路,大家心理預期不斷強化,最後都這麼操作,行情就真實現了。
所以後面幾個交易日如果沒有大陽線,穩妥些可以先減倉,下跌再撿回來。如果不大跌反正年前也不可能大漲,那麼少熬垃圾時間,減倉了安心過年也不錯。
我看了眼目前機構的主要意見,專業選手們對於明年【紅利+科技】的槓鈴策略似乎達成了共識。
科技包括人工智慧,機器人,晶片,遊戲,低空經濟等,都會是輪動的香餑餑。
這個很好理解,政策支援,喊出算力就是國力,加上我們最近的高階製造,從六代機到宇樹科技的機器人,相關概念一個接一個,主打一個牛逼。
紅利主要是受益於央企估值重估,以及險資和央行子彈穩定入市。
這個策略我是比較認同的,我在10月直播就跟大家明確提出過,只不過我在裡面又加了少量滬深300/中證A500之類的寬基,以便平滑科技部分的波動。
明年第一波賺錢的時間,很可能是春節到兩會,至於後面怎麼走,就要看餅大不大,香不香了。
大家25年都有什麼目標和心願嗎?
  • 我的第一目標是把網球打到2.5水平;
  • 第二目標是全家一起徒步20次;
  • 第三目標是幫助兩個娃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有突破;
  • 第四目標是家庭財務狀況健康增長。
說實話,22年到24年,這3年很多朋友都不容易,我無論後臺還是社群,都見到了太多普通人的心酸。
希望25年能夠是一個小小的轉折,大家的錢包能夠鼓一點,資產能夠增加一點,工作能好找一點,消費能起來一點。
如果能找到喜歡的人和事就更棒了,提前祝各位新年快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