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裡賺的都是人民幣,但賺的原因卻各不一樣。
股市裡賺錢的原因有很多,有人賺炒概念的錢,有人賺公司成長的錢,有人賺行業困境反轉的錢,有人賺價值重估的錢,有人賺估值修復的錢,有人賺順勢而為的錢。
弄不清楚自己賺的是什麼錢,為什麼會賺,遲早全部還回去,因為人賺不到自己認知之外的錢。
我一直跟身邊的朋友說:你要弄清楚自己在股市裡賺的是什麼錢。
曾經有個朋友,說某行業連續虧損幾年,今年開始盈利了,於是買入股票,去賺行業困境反轉的錢。
不過呢,他手上的票剛好碰上新出來的題材概念,起飛了,賺了一筆小錢。
他跟我說起這事,我說不對呀。
你說要賺行業困境反轉的錢,可整個行業其他公司都不漲,就你這個票因為碰上題材概念漲了,你明明賺的是炒概念的錢呀。
股市或者說資本市場跟其他地方不一樣:掃大街的阿姨知道自己賺的是掃地的錢,醫生知道自己賺的是看病的錢,農民知道自己賺的是種地的錢······
唯獨股市裡,經常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賺錢。弄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賺錢,遲早會死在裡邊。
為什麼每次大行情,券商股都是第一個起飛的?因為券商股在熊市期間沒人關注,有不少破淨了。
所謂破淨:每股淨資產的價值,比每股股票的價格要高。如果我買了股票,哪怕公司現在立馬退市,我也是賺的。所以一旦大行情啟動,首先就是券商股的估值修復。
這次行情的第一階段啟動,有大量的股票之前跌的太多了,破淨了,需要估值修復。哪怕指數從2700漲到3300了,現在還有近500支股票(佔全市場10%)是破淨的。

這次行情的第二階段,會是經濟的困境反轉,帶動企業盈利改善,然後股價水漲船高。
有讀者朋友說我完全沒談股市和經濟的關係,其實不是我沒談,而是他沒看懂。各種強有力的盤活經濟的政策,會在股市裡提前反應經濟情況的變化。
一輪大行情,主要賺三種錢:
1.估值修復的錢。這部分錢基本只有老韭菜賺得到,他們在跌的時候就開始入場了,越跌越買,慢慢買。
2.經濟層面困境反轉的錢。過去幾年大家都說錢難賺,都只存錢不消費。隨著美聯儲降息後,政治局會議定調要大力提振經濟。
3.順勢而為的錢。判斷好了大方向,行情啟動就早早進去躺著不動的人會賺到這部分錢。
你賺的是哪部分的錢,你要想清楚弄明白,弄不明白,就算賺到了,也遲早要吐出來。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