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篇極有價值的文章,尤其是對十年以內的新股民,以及很多改不了不良習慣的老股民。因為在牛市中賺錢看起來似乎很容易,但其實不像大家想的那樣。
因為散戶最大的特點有以下幾點,看看你符合了幾條:
1、追漲殺跌。一看自己手裡的股票不漲或漲得慢,而別的股票蹭蹭漲。於是急了,賣掉手裡的股票去追強勢股。但結果往往是強勢股變弱勢,甚至下跌虧錢,而自己之前賣掉的股票變強了。於是散戶忙了一輪牛市,賺的很少,甚至是虧的。
2、拿不住大漲股,失去主升浪。散戶一看股票漲了幾個點或最多二三十個點,然後進入短暫的調整,於是立刻賣掉去買別的,幻想新股票能“空中加油”,連續大漲。但結果往往是失去了老股票的主升浪,而自己買入的新股票卻磨磨唧唧,漲得很少甚至下跌。
3、到了牛市後期,很多股票漲幅已經有限,來回折騰更可能虧錢。
4、牛市中的大調整,以及熊市初期的下跌是很慘烈的,但散戶往往重倉,導致大虧。因為自己這一輪牛市還沒掙多少,於是心有不甘,總覺得自己的股票能“與眾不同”。何況真的進入熊市了嗎?也許只是牛市中的暫時調整呢?所以散戶容易重倉持股,在大調整和熊市初期就遭到暴擊。
5、想想牛市還沒掙多少,熊市剛來就虧了不少,更不甘心,於是躺平裝死,和趨勢慪氣。這導致後面更是虧損累累。
很多散戶都這樣,要不然“一賺二平七虧”呢。
熊市確實難賺錢,這裡就多說了。絕大多數人最好不要和趨勢做對,遇到熊市或者戰略撤離,或者拿住高分紅、低估值的績優股熬時間,偶爾拿小倉位做個差價,這就不多說了。但怎樣在牛市中鐵定賺錢並保住利潤?
這裡面隱含了三個問題:
一、現在是牛市嗎?
二、怎麼在牛市中鐵定賺錢?
三、以後怎麼保住利潤?
怎麼樣,是不是發現好像沒那麼簡單?
老鄧一一回答。
一、現在是牛市嗎?
老鄧認為當然是。不久前我寫了《時隔九年,第三輪牛市開始!》,以及《我最近寫股市有如神助,大盤果然如我所料!》,有興趣的可以看看。在這一系列文章裡,我論證了為什麼當前是第三輪牛市。
這個問題很重要,非常重要。
因為,我們必須搞明白什麼是牛市?
牛市就是絕大多數股票都在漲,並且拉長几個月或一年來看,漲幅還不小。
這個定義沒人反對嗎?
也就是說,牛市需要滿足三個條件:1、絕大多數股票,2、在幾個月或一兩年的時間內,3、有相當不錯的漲幅。
否則就不是牛市了,對吧。
10月25日的大盤總體又是普漲行情,只是之前囂張的北交所這次遭遇了滑鐵盧:盤中最高漲幅10.35%,貌似又要蒸蒸日上,但是收盤只漲了0.08%。成交量創了新高,看來我上一篇《深圳樓市即將掀起風暴!
》說的“
變盤在即
”,可能又要應驗了。
我個人對各種高估值股票無感。也就是說,我對北交所、科創板、創業板,以及主機板中的很多股票,都不會考慮。這當然會讓我失去很多大漲的機會,但二十多年的炒股時光讓我認識到我不善於投機。只要我想投機,80%都是虧的,做來做去只能虧得更快,所以我早就不投機了。
每個人的炒股風格不同。我不是做短線的料,對於那些短線掙錢高手,我羨慕歸羨慕,但我自己永遠不會那麼做。
回到牛熊判斷。我認為現在(2024年10月)就是第三輪牛市的起步階段,如果你反對,那此文對你的意義可能就不大了。因為你把上漲當反彈來看,操作方式可能完全不同。
好了,現在回答第二個問題:
二、怎麼在牛市中鐵定賺錢?
很簡單啦,用機率賺錢。
既然是牛市,你平均分倉買入10只股票,至少8、9只肯定大漲甚至漲好幾倍吧?就算有一兩隻漲得少,也不至於虧錢。
當然你要說你在牛市中長拿了10只股票一年都是虧錢的,這機率也不是沒有,但確實太低了。就像扔硬幣,有90%的可能性是正面朝上,但你連續扔了10次都是正面朝下,也不是沒有可能哈。
咱們不考慮這種極端情況行嗎?

也就是說,所謂“鐵定”也不是100%的鐵定,而是99.99%,好嗎?
也就是說,在牛市初期,你在若干板塊中精挑細選了若干股票(不低於5只,但也沒必要超過20只),然後均倉買入,那麼到了牛市後期你肯定是賺錢的。
如果我寫到這裡,本文的意義並不大,因為最終的漲幅可能和指數漲幅差不多。
但是,我們必須考慮在牛市中多賺錢。
怎麼多賺錢?
也很簡單。每隔一段時間就賣掉大漲股,然後買入或增倉其他的小漲股或不漲股。
最好是個股之間的漲幅已經跑出了50%以上的差距。
比如你有A、B、C、D、E五隻股票,每隻倉位20%。過了一段時間,A漲了70%,B漲了30%,C只漲了10%,D漲了20%,E反而下跌了3%。此時你可以把A賣掉,增倉C、D、E,並考慮買入漲幅同樣很小的F。
請注意使用這種方法的前提,那就是這些股票都是安全的,都是“好股”,而不是那種有很大退市風險的股票,不是那種只有概念的垃圾股。既然是“好股”,在牛市中極大機率肯定會上漲,無非就是早漲還是晚漲的問題。
因為從機率上說,大漲的股票以後的潛力肯定就小了,而小漲的股票反而有更大的上漲空間。所以賣出大漲股、買入小漲或不漲股,戰略上是對的,機率上肯定能掙更多錢。
這裡我為什麼要設定一個“漲幅差距50%以上”的門檻,就是為了吃主升浪。
當然,有人會說有些股票會漲幾倍甚至十倍以上,你設50%差距也太小了。這我同意,我這麼設定可能會喪失巨大的主升浪。但我們要從機率上儘量多賺錢,而不是賭偶然性。
如果出了的票又遇到相當幅度的回撥,比如下跌15%左右,還可以重新考慮進來,也就是重新調整各個股票的倉位。這樣又做了波段。當然,這種波段是可遇不可求的。
這麼一輪輪操作下來,到了牛市後期和熊市初期,你手裡的股票,在牛市中的漲幅並不大,至少要比絕大多數股票差一些,但你卻已經賺了不少錢了。
有人說這麼操作,能不能讓賺幾倍,甚至賺10倍以上?
從機率上說,賺兩三倍是有很大可能的。但能不能賺10倍就不好說了,看運氣,也要看牛市是多大的牛市。
如果遇到998到6124這種超級大牛市,平均每隻股票都漲個7、8倍,那賺幾十倍應該是很有可能的。但是08到09年以及14到15年那種規模的牛市,可能也就賺個兩三倍吧。
有人說:在牛市中只賺兩三倍,好像太少了。
拜託,散戶“一賺二平七虧”是鐵律。散戶為什麼虧錢?就是太貪婪冒進,看別人賺的比自己多就不不舒服,好像自己是笨蛋,於是更加冒進,這就加大了虧錢的風險。所以還是要知足常樂:在股市中能賺錢就不錯。能長期在股市中賺錢,就跑贏了90%的人,沒什麼不滿意的。
從數學上說,股市中賺錢和虧錢的人的分佈不是正態分佈,而是 —- 我說個數學中的專業術語吧 —- 高斯分佈。
你不必掌握這種分佈,我可以用炒股形象地解釋一下:股市中虧錢的佔70%,絕大多數人可能分佈在賺10%到虧50%之間,也就是這部分人是最多的。但完全虧光,或者虧90%以上的是極少數 —- 這裡不考慮槓桿 —- 但另一方面,賺大錢的人雖然少,但卻“綿綿不絕”,也就是隻要你碰到的人足夠多,你總會碰到賺一倍、兩倍、十倍甚至100倍以上的人。
碰到這種人,你不必覺得你很糟,而是對方太過優秀。但是高斯分佈會讓人覺得“自己很糟糕”,所以這裡我講了這種分佈,希望大家從數學上認識到,在股市中能掙錢就已經不錯了,不用跟別人比。
又有人說:你這方法好像挺簡單啊,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散戶虧錢呢?
因為人都是貪婪的,都等不及。本文開頭不是說了絕大多數散戶都有的毛病嗎?歸根結底,絕大多數人都想賺快錢,於是反而都是小賺大虧。
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散戶手裡的錢有時間限制,或者也有成本 —- 比如槓桿了,或者原本準備買房的錢,想在股市裡撈一把就走,沒想到套上了。但是以後還得拿出來,於是就只能割肉了,而且經常割在底部,或者很低的位置,因為不這樣的話,散戶往往也不會絕望割肉。
老鄧我,對普通散戶的心理還是很瞭解的。怎麼樣,是不是說到你心坎裡了?
因為以前的我,就是這樣的人

。
好了,現在回答第三個問題:
三、以後怎麼保住利潤?
既然,在牛市後期 —- 其實你和我,可能並不知道什麼時候進入了牛市後期,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 —- 你手裡的股票,會逐漸變成股市中的滯漲股。
手拿幾隻滯漲股,賺錢當然不太容易。但正是在人們的一片喧囂聲中,市場陡然進入了熊市。
而熊市初期的下跌是非常慘烈的,尤其是之前的大漲股。
所以當你手裡都是滯漲股時,跌幅也會比較小,這不就保住利潤了嗎?
還有一種情況更好,那就是市場已經進入了熊市,但是之前的滯漲股反而在上漲了。
別人暴跌,你卻仍然在賺錢,這多好。
而且當看到市場中經常出現80%的股票下跌時,顯然這時就是熊市了。於是,可以減倉甚至清倉,這就保住了利潤。
2007年就出現了這種情況。07年10月開始進入熊市,但之前漲幅相對較小的銀行股反而在高位堅持了兩個多月。
2015年6、7月股災時更是這樣。國家隊救市力挺銀行等大盤股。很多股票在20天內跌了70% —- 何其慘烈!但銀行股反而略有上漲,至少是平盤。
這時候如果你還想在市場裡混,從銀行股(以及其他超級大盤股)上離開,重新進入這些已經大跌的股票,多好。
也就是說,判斷進入熊市的一個標準是:之前的滯漲股在保衛指數,但市場裡80%的股票已經跌了30%以上了。
很遺憾,我國幾輪熊市初期都是銀行股等大盤股在捍衛指數,而之前瘋漲的題材垃圾早就跌成了狗。
中國股市就是牛短熊長。放心,熊市一來就是很長時間,不用擔心馬上還有下一輪牛市,只能有下一輪反彈。
之後可以做反彈,或者考慮熊市中的策略,這裡就不多說了。
遇到熊市,作為散戶總體來說,最簡單的策略就是“三十六計,走為上” —- 咱賺不了這個錢,但肯定不會虧錢了。
於是經歷了一輪牛市,你保住了足夠豐厚的利潤。
對於絕大多數散戶來說,老鄧覺得這是一篇極有價值的文章,你說呢?
老鄧文章,每天一篇。晚上九點,網上相見。天南海北,侃侃而談。設為星標,置頂方便。交流想法,參與留言。好文分享,一鍵三連。

關注本號,閱讀往期精彩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