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丨南科大副校長金李:“鞋子換波音飛機”時代過去,企業要向外卷、向上卷、向內卷

董超:民營企業發展也比較難,是的,包括融資上面,包括金融體系對它的支撐等等,對在這方面您這兩年有哪些觀察思考,有哪些建議?
金李:首先一個建議還是在政策層面上,在制度環境上面,給我們的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家創造一個充分的保護,充分的寬鬆的非常高持續性的制度環境,能夠讓我們的企業家放心的從事長期的生產經營和投資。
現在很多人的擔心就是我們的企業家信心缺乏,安全感不足,包括最近我們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特別提出來,防止部分的一些過度的對企業的一些執法,包括所謂的遠洋捕撈,近海捕撈在干擾我們的企業的很多正常的經營活動。
這些活動對企業家的信心和市場的預期實際上是傷害非常大的,我們一定要在制度環境上面保護好我們的企業家,保護好我們的企業家精神。
在此之外,我認為我們的企業本身隨著經濟的不斷的進步,隨著社會的不斷的發達和競爭的不斷的加劇,因為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從事經營生產的活動,卷是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的。
卷這事它有壞的方面,但是它也有好的方面,卷或者說是競爭實際上是帶來我們的生產效率的提升,但是如果做的過了的話,就會產生過猶不及,我認為現在我能看到的企業的卷在三個方面是比較的。
有大的趨勢或者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一個是向外卷,就是我們的很多企業在出海,在做全球化的佈局,這個也是應對中國作為世界工廠本身的強大的這樣的一個產能和全球的政治經濟的變局所帶來的一些新的挑戰。
第二個卷是我叫它向上卷,傳統的企業開始向科技賽道進發,因為在這樣的新的大時代下面,我們突然發現全球的新的博弈,我們在中低端產能是嚴重過剩的,在高階產能是不足的。
如果原先中國和世界是完全打通的,我們是世界低端產能的全球工廠,世界工廠,血汗工廠,我們當時說多少萬雙鞋子換一架波音飛機,但是現在世界開始出現一部分的隔絕,我們的低端產品沒辦法賣到全球去了,中國每年生產超過100億雙鞋子,我們只有14億人口,如果全是自己用的話,那顯然是用不掉的,那麼這時候就發現低端產能是過剩的,但是我們的高階產能是缺失的。
原先可能是歐美大廠提供我們的很多的一些先進的裝置,現在人家撤了,市場一下騰空了,我們就有非常多的往上走的機會,中國企業應該抓住這個機會,往上卷,提升自己的科學技術含量,提升自己的產品的增加值。
還有一個點我叫它向內卷,這個和內卷是有區別的,我的內我的所謂的向內卷就是透過練內功,提升企業自己長期經營的長期可持續性。
我們現在很多的民營企業是傳統是家族企業,大部分是在過去40年改革開放以後逐漸建立起來的。目前很多企業的狀況是從第一代向第二代交辦的過程,交辦過程一定會伴隨著企業家的企業治理企業文化的變化,一般第一代是非常強勢的強人,所謂的人治到了第二代,接掌這個企業往往都需要建立和他的企業文化企業價值理念相匹配的一套整個企業經營的治理的企業治理機制。
所謂的從人治向法治的過渡,內卷我認為對企業的長期穩健經營的可持續性是有巨大的幫助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