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生日感悟:盡我所能、敬我所不能

Hey girls,你相信“命”嗎?
昨天是我的36歲生日,也是我的第三個本命年、第二個18歲(說出來有點心虛但確實是啊哈哈~)在廣東人心目,本命年是需要小心翼翼的一年,不能做重大的決策,不要太冒險,整個人要歸於低調。
我個人真的很喜歡“本命年”這個詞。
在我20多歲的時候,我並不相信命,我覺得我命由我不由天,我要崇尚自我奮鬥與自強不息,命運就在我手裡;直到踏入30歲後,我開始有點明白“命”是什麼了,那些你反覆做反覆錯但仍然會去做、別人勸不要做卻仍然還想做的事情,那都叫做“命”。
我現在甚至覺得自己的音容相貌都是我的命,也可以理解為是自己的出廠設定吧。當你順著做的時候一切都會很順,當逆著做的時候就會覺得百般困難、事倍功半。
做命中註定的事情
我36歲的第一個感悟,就是要去做一些自己命中註定的事情。關於我個人命中註定的事情,我花了一整年時間去分析與思考,其中有一樣就是寫作
記得在我小時候寫QQ空間,我身邊就有很多人會去看,我甚至可以把QQ空間寫到整個年級都來訪問的程度。後來大家也知道了,我的公眾號寫出了很多10萬+的文章,其實也是因為對文字非常敏感
寫作對我來說不僅是工作,它也是用來自我思考的。有時候我想到一些東西就會打字,只有透過文字去梳理才彷彿能思考一切。當我覺得傷心或開心的時候,我也更願意用文字方式去記錄。
寫作對我來說是一種陪伴方式我可以以這樣的方式陪伴自己。人都是孤獨的,即便我有家庭、小孩和老公,即便我們關係很親密,但寫作是沒人可以替代的自己與自己對話的方式。對我來說,不能寫作才是一種懲罰。
我命裡是一定有工作的其實我是一個很無聊的人,沒有太多興趣與愛好,回顧我過往的人生吧,發現自己最閃閃發光的瞬間都是在工作或很投入工作的時候出現的,所以我非常需要工作。我甚至在坐月子的時候是無比渴望工作的,在休假放空的時候想的也是工作。
最近我與爸媽一起去日本旅行,他們就休閒玩耍,而我是一直在想什麼內容做成選題會比較好。因此我爸媽會覺得我的工作蠻辛苦的,但其實在我心目中並不是這樣。像我這種命中有工作的人,工作只是為了發洩自己的工作本能而已,如果我不做這些,工作能力會憋死我自己的。
我覺得在我的命裡是一定要有小孩的我好像從來都沒有猶豫過要小孩這件事情,這彷彿在我小時候玩過家家、抱著娃娃給她餵飯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了的。記得在我大學畢業的時候,別人問我“你的理想是什麼?”我說我的理想就是結婚生小孩。
當我即將生孩子的時候,我不知道彼此之間能不能相處得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想象中的那種好媽媽,也不知道孩子會不會是想象中的模樣那。如果孩子像我可能會嬌氣一點,孩子像爸爸應該會皮一點。
直到我的小孩真正降臨到這世界上,我才發現ta誰都不像,ta像ta自己,他們就彷彿是上天派來當我小孩的人。我兒子很懂我的一些笑點,我女兒很需要我,我在女兒身上得到的是被需要,在兒子身上得到的是同頻與理解
還有一點是我今年才參透到的,就是我自己的模樣、說話的聲線,這本身也是我的命。
在生活或工作中,我會經常收穫到突如其來的善意或是別人的提點。我沒有刻意去索要這些東西,或許是因為我身材得比較小隻也不大聰明的樣子、沒有什麼攻擊性,所以會獲得很多善意
站在另一個反面來看,我總是會被別人定位成不能被委以重任的人。我在過去的職場工作裡是一個事業批,也希望自己有機會更進一步去參與到某些重要專案裡,但基於我的外在條件以及說話的聲音,就往往給人的感受是“承擔不了壓力大的事情”。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我確實是可以創業的我在過去十年的創業裡證明了自己是有心有力的,可以把一個小小業務做得很大。
還有,我的長相導致自己在拒絕別人的時候,很容易被人認為欲拒還迎,但其實我是正兒八經地在拒絕的。

家庭和工作的平衡
36歲的第二個感悟是,我覺得家庭和事業是不需要平衡的,它本來就是動態平衡的。
此感悟來自於溥儀,我在前段時間重看了《末代皇帝》,然後又去了解了一下真實歷史下的溥儀原型。他在接受一篇文字採訪時被問到“皇帝的生活是怎麼樣的?”
他回答的大概意思是這樣的👉以前不知道什麼東西是好吃或不好吃,因為每頓飯都有10~20個山珍海味的菜,對此沒有感覺也沒有食慾。當他真的參與到勞動裡去,一頓只吃兩個饅頭,反而覺得這兩個饅頭非常好吃。
我突然就明白了,我們覺得一個食物好吃可能是因為肚子餓了,當在飽腹情況下去吃一個很好吃的東西,你未免會覺得它特別好吃。
此觀點延伸到家庭與工作平衡的關係裡,道理其實是一樣的。當自己在社會或工作上深受毒打,在職場關係裡備受虐待,回到家裡會覺得特別溫馨,覺得家人是自己的最好依靠,這才是個人穩定與安全感的來源。
拼命地工作,反而會讓我對家庭的需求更深;當我對家庭需求更深的時候,我會更有動力去擔起建設家庭的責任,也就會更賣力去工作了。這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正向的迴圈
同樣的邏輯也可以放到我女兒身上。記得女兒上幼兒園的時候經常與弟弟激烈爭寵,但她上了小學後,她開始要面臨一些複雜的人際關係、老師和她的關係、她與學習之間的關係,但她回到家與弟相處反而變得很好。
她每天下課回來就會說我要跟弟弟玩”,她覺得弟弟就是那個永遠會與她玩耍的人,也是唯一一個不會拒絕她的小孩。
得到了此智慧後,我經常會與身邊的女性朋友排憂解難。比如我身邊有一些女性朋友面臨婆媳矛盾的問題,我對她們的建議都是不要去研究

婆媳關係的處理技巧。

我反而會更更建議女性就應該去上班、拼命地工作,去面對社會的多元性、面對社會的毒打,去處理複雜的工作關係,去鍛鍊自己的能量層
當能量層提高後,你或許會發現其實身邊很多人還只是個“孩子”,而你已經是一位大人了。小孩說氣話、鬧脾氣你是能接得住的,雖然可能會覺得有點不耐煩,但那個層面就不是婆媳關係裡的互相消耗,而是像是在看小動物耍調皮的那種感覺。
保護自己的能量
我的第三個感悟,保護自己的能量就是保護自己的生命。
這個感悟來自於兩個人👉其一是趙露思,她是我一直關注也非常欣賞的女明星;其二是大S徐熙媛,她的生平種種都告訴我,女性真的要保護好自己的能量與體力。
在過去一年裡,我真的很不惜命,每天都是凌晨三四點鐘才去睡覺的,所以我長了很多的白頭髮,現在看著有點後怕了。
在春節放假的時候,我認真地停掉了一週多的工作時間去調整作息,保持每晚12點鐘睡覺,第二天7~8點鐘醒來,整個人都是精力充沛的。而且每天都有做運動去跑橢圓機。
還有女性姨媽期真在很重要不能夠太勞累啊,所以現在到了姨媽期我就當成坐月子來度過,真的要重視起自己的能量與身體。
從這兩位女明星身上,我看到的就是當自己成就能力達到一定程度後,有時候比拼的就是修養夠不夠充足,在一些事情處理上是否仍然有心有力,以及是否因為做某件事情過度消耗或提前消耗了身體裡的一些能量。
但對事業批來說挑戰是非常巨大的,我們大腦裡每天都冒出不同的點子,就想把它儘快落地。
為此,我會考慮收窄自己的營業範圍。比如,在2025年,我就考慮不再繼續做服裝直播了,我就紮根在彩妝護膚領域就好了。事業不追求規模,但會追求深而長。當把自己的追求調整過來後,一些發力點就變得很精準了,懂得取捨是保護自己能量很重要的一點。
◆◆◆
總結一句話,36歲的既盡我所能,也敬我所不能
為方便快速收到我們的更新
大家動動手指點個🌟星標🌟
就能及時看到「MK涼涼」的分享啦!
 我是「MK涼涼」
👇快關注我!帶你發現更多精緻好物!👇
還想看什麼內容分享
留言告訴我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