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歲,被夢中情校拒了,我卻如釋重負

作者 | 高琳

來源 | 有意思教練
ID | EnpowerLeaders
很多人都知道,去年我申請了斯坦福老年大學,其實人家的全名是Distinguished Career Institute. 
只不過學員平均年齡六十多歲,所以我管它叫“老年大學”。
提交申請的時候,我信心滿滿,甚至連Slogan都想好了,叫“25歲高攀不起,52歲輕而易舉”
12月底接到面試通知,一月中我和Hubert一起接受了面試。
對,夫妻倆一起上,另一半半價,不過作為“第二件半價”的伴侶也要接受面試。
面試那天,我這種強準備的人,自然是各種問題都想到了。
而Hubert呢,滿滿的鬆弛感,一副“我就是去陪老婆的”的樣子。
上週在香港做認證課的沙龍,酒店吃早餐的時候,我就想,3月1號了,當時說是3月份出結果,不會就是今天吧?
趕緊開啟手機一看,嘿,還真有一封郵件。
我不禁心中讚歎,女人啊,這直覺真不是蓋的!
但是酒店的WiFi實在是慢到令人髮指,開啟附件就只見它轉啊轉啊。
在那等待的過程中,我能感受到自己非常緊張,是啊,折騰了這麼久,當然期待有個好結果。
好不容易加載出來,我這老花眼,看得模模糊糊。
但憑我經驗,一看開頭第一行沒出現“Congratulations!”,我就知道,哎呀,沒戲了啊……
我都沒仔細看後面就關上了檔案,又給自己倒了一杯咖啡,坐在那兒,邊喝邊細細地品味了一下自己的感覺。
經常有人問我:高琳老師,你是怎麼做到這麼通透的?
其實,通和透,是兩個字。
通,是想得通。
中醫講,痛則不同,通則不痛。
透,是看得透。
看自己,看他人,能透過表象看到本質。
那怎麼才能做到呢?
答案就藏在情緒裡 —— 情緒,是一個人外在世界和內在世界的介面。
透過情緒看需求
這些年,情緒,早已被妖魔化。
放眼望去,網上到處充斥著什麼“真正的高手,早已戒掉情緒”……這類文章。
但只要人活著,就會有情緒和情緒的變化。
活得通透的人,並不是沒有情緒了,而是他們懂得透過情緒訊號,窺見自己的真實需求。
而一個人對情緒捕捉地越敏銳,對自己的需要就越瞭解。
比如:那天我關上郵件,我品到的第一個感覺是“挫敗感”。
這背後的需求是什麼呢?
肯定是想要贏啊!這不奇怪,不想贏我怎麼會創業呢?
嗯,除了想贏,我還想要認可。
看到這一點,我有點兒想笑。
我問自己:你真的需要靠這個錄取結果來證明自己嗎?
我都要去夏威夷全球企業家領導力峰會上給老外講課去了,光芒都照到全世界去了,我還有什麼對自己不滿的?

我們從小到大,從想要父母、老師的認可,到想要老闆、同事的認可……

最終發現,在追求他人認可這條路上,是沒有盡頭的。
情緒之所以被妖魔化,是因為很多人有一個誤區,認為“負面情緒”一定是“負面”的,要躲得越遠越好。
但其實負面情緒不過是一個未被滿足的需求僅此而已。
所以,當負面情緒出現的時候,我們要做的不是把它壓下去,也不能麻痺自我去逃避情緒。
因為那些沒有得到處理的情緒,並不是消失了,它只會一直積壓,直到超出承受閾值,徹底崩潰。
透,透過現象看本質
有個成語叫“百感交集”,說的就是情緒其實並不是單一維度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情緒”的顆粒度。
很多時候,情緒是很複雜地交織在一起,或者是一波一波的來的。
我感受到的這第二波情緒,非常強烈,甚至比前面的“挫敗感”還要強烈。
那是“如釋重負”的感覺。
在那一刻,我也有點兒被驚到了,為什麼人家沒有收我,我竟然感到如釋重負?
其實, 答案在面試的時候就初見端倪了。
當時我問了面試官一個問題:通常大家進入到這個專案的時候,是不是自己原本的生意還在運作中?
面試官非常篤定地說:No!It's not common!
他們甚至會建議即便在董事會上,也要卸下董事的角色,全身心地投入進來。
想到我們新媒體團隊,還等著我到時候白天上課,晚上給他們錄影片呢,這根本就不可能啊!
我當時一定露出了詫異的表情。
當談到什麼時候入學的時候,我非常坦誠地跟面試官說:
除了公司生意,我還面臨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父母都年邁了身邊離不開人,我需要一些時間來安排。
我的提問,以及我的顧慮,在閱人無數的面試官看來,顯然說明我還沒有做好準備進入新的人生階段。

可是既然沒有做好準備,我為什麼要費那麼大勁兒去申請,去準備面試?

人啊,如果連自己都看不透,怎能看透別人,看透這個世界?
承認吧,我就是想要逃避。
這個話題在課堂,我被同學們“火把烤”了N多次了,
雖然同學們作為初學者,都很菜鳥,但菜鳥的問題也讓我看到我那顆想要逃離的心。 
創業,太難了,太累了…….
我看現在的年輕人,隨隨便便就gap year一下,甚至一gap就好幾年。
而我這一輩子,每份工作都無縫銜接,創業之後,索性連縫兒都沒了。
我想逃避過分嗎?

的確不過分,只不過,沒用。 

人生的全部煩惱,不是都能靠逃避解決。
每個人人生中都有不同的煩惱,但這些煩惱不是靠去一個新環境、找份新工作、換一個婆婆就能解決的。
困境就像房間裡的那頭大象,你迴避它,它就會一直存在。
放下咖啡,我對自己說:面對吧,你無處可逃。
無法認同自己的人,註定失敗
《火影忍者》中有一句話:“無法認同自己的人,註定失敗。”

但你有沒有意識到,其實“認同”和“認可”不是一個意思。

“認同”是接納自己的樣子。
越能夠認同自己本真的樣子,就越認可自己。
但是能夠認同自己本真的樣子的前提,是你允許自己走進自己的內心。
而那扇門,就是情緒。
推開情緒之門,你就能看到門後的那個自己。
透過情緒看清自己的內在需求,你就離自己更近了一步。
而當你總想著控制情緒,或者用吃吃吃,買買買,來麻痺自己的情緒。
你就像是站在門口,但就是不進門。
走進自己這個過程,並不容易。
但是相信我,當你離自己越近,你就越喜歡自己 —— 
那個愛贏的自己,那個虛榮的自己,那個想要逃避困難的自己……
這就是我,不完美,但你會慢慢愛上這個不完美的自己。
我現在每天早上照鏡子,看到鏡子裡那張漸漸鬆弛的臉,都在想:哎呀!真好看!
上個月我去一家公司年會做主題演講,講完從臺上下來的時候,我在內心對自己說:哇塞!你這小姑娘怎麼那麼厲害!
有時候,當我力挽狂瀾的時候,我甚至會在心裡驚歎:嘖嘖嘖!你是怎麼做到的?太厲害了吧!
我以前總覺得我的成功都是偶然,不過是在對的時間,遇到了對的平臺,跟對了老闆,做對了一些事兒。
我現在越來越不這麼認為了, 哪有那麼多運氣?分明就是我的努力和智慧創造了自己的運氣啊!
我必須要承認啊,只有這樣,運氣才會越來越多呢。那麼謙虛幹嘛?只會把運氣擋在門外!
這並不是自大,而是自愛。
我小時候,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說我長得醜。 
所以,我從小就覺得自己特別難看。
直到去年為《不被定義》新書釋出會籌備物料,我翻出來一張小時候的照片——這哪裡醜了!
當然,愛自己這條路,很漫長,我走了50多年,還在努力……如果你還沒有愛上自己,那就從現在開始吧!
相信我,當你不再追逐掌聲,開始在內心為自己喝彩,你會變得更加耀眼,更加強大。
作者:高琳,有意思教練CEO,職場暢銷書《職得》、《故事力》作者,最會講故事的高管教練,英國工商管理博士。擁有20年世界500強高管經驗,擅長講故事、撒狗糧、熬雞湯加乾貨。幫您獲得內在成長、外在成就,成為自己故事裡的英雄!微信公眾號:有意思教練(EmpowerLeaders)。
情緒是我們瞭解自我的鑰匙。透過情緒看清自己的內在需求,你就離自己更近了一步。
如果你正面臨情緒壓力,或個人成長受阻,可以來武志紅心理諮詢中心尋求專業支援。
心理諮詢師,陪你直面自己的脆弱和恐懼,探索困住自己的議題,引導你發現解決問題的方向,找回內在力量。
點選下方小程式
開始預約心理諮詢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