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檢察日報》報道,近日,由河南省宜陽縣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李某某涉嫌強姦犯罪一案開庭審理。
李某某的落網,與當地醫院的一名婦產科醫生有關。

今年2月,宜陽縣公安局接到了該醫生的報告,稱其在為一名13歲女孩檢查身體時,發現女孩已經懷孕,疑似遭受性侵害。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未滿14週歲的幼女沒有“性同意能力”,無論是否“自願”,只要發生性關係即構成強姦罪,且屬於法定從重處罰情節。
法律之所以如此規定,是因為幼女身心發育不成熟,需要特殊保護。
“13歲女孩懷孕的事實本身就是犯罪證據。”法律專家指出,這種懷孕情況背後極可能存在性侵、強迫賣淫等嚴重犯罪。

公安機關將此線索通報給宜陽縣檢察院,該院立即依法介入,協同公安人員開展調查並啟動“一站式”保護機制,對涉案未成年人一次性開展詢問、檢查等取證工作。
透過詢問,初步鎖定了犯罪嫌疑人李某某。
“這些年,強制報告制度落實工作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們在辦案中發現,一些部門仍存在應報不報、漏報等問題。”
宜陽縣檢察院負責未檢工作的副檢察長呂燦國告訴記者,為推進強制報告制度見行見效,該院建立了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每案必查”工作機制,要求承辦檢察官在辦理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過程中,同步開展強制報告制度落實情況倒查,確認是否存在應報未報等問題。
宜陽縣檢察院在辦理郭某某強姦案中,透過倒查發現涉事學校有關老師在發現學生遭受性侵後,既未向主管部門報備,也沒有向公安機關報案,僅對涉案當事人進行了批評教育。
經調查發現,女孩的老師早已知情,卻沒有上報,導致悲劇發生。

這個老師不僅不幫助遭到傷害的女孩,還間接的保護了施暴者,令人憤怒。
女孩因身體不適去醫院就診,醫生檢查後發現她懷孕了,立即上報警方。
教育部門對涉案教師進行了追責,並組織全體教師開展強制報告制度專題培訓與學習。
為消除報告者的顧慮,保障制度落實,宜陽縣檢察院還督促行業主管部門、公安機關、法院等對報告者資訊予以保密。
2024年6月,該院主動向黨委報告,推動縣人大常委會出臺《關於加強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落實工作的決定》,推動縣委政法委牽頭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聯席會議制度,要求縣監察委、公安局、衛健委、教體局等10家單位和部門釐清職責、相互協作,共同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兒童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關心兒童的健康成長,是國家、社會、學校、家庭義不容辭的責任。
為廣大兒童的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需要上下同心、齊抓共管、共同關愛,切實保證讓每個孩子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