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高:加強審查趨利性執法案件,落實受賄行賄一起查

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成為今年兩高工作報告突出重點
文|《財經》記者 王麗娜
編輯|蘇琦
3月8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最高人民法院(下稱最高法)院長張軍和最高人民檢察院(下稱最高檢)檢察長應勇,分別作工作報告。
在服務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方面,最高法報告提出,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對國有、民營等各類所有制經濟,做到合法權益依法平等保護、違法犯罪一律依法懲治。
依法保護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加強對違規異地執法、趨利性執法案件的審查,嚴防以刑事手段干預經濟糾紛。依法再審糾正涉產權冤錯案件46件72人,改判13人無罪。嚴懲對企業造謠抹黑、敲詐勒索等犯罪。
同時,最高檢工作報告稱,2024年,檢察機關依法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合法權益,加強對查封、扣押、凍結等強制措施的監督,堅決糾正利用刑事手段干預經濟糾紛、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司法等問題,最高人民檢察院督辦31件重點案件。
在最高法的工作報告中,分別回顧2024年的金融案件、反壟斷案件、破產案件等審理情況。最高法報告提出,2024年審結金融案件266萬件,同比下降12.3%。嚴懲非法金融活動,審結非法集資、洗錢等犯罪案件2.5萬件4.8萬人,同比增長5.3%。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司法。出臺反壟斷民事訴訟司法解釋,認定構成壟斷的案件31件,同比增長2.1倍。審結侵犯商業秘密、串通投標等不正當競爭案件1萬件,同比增長0.7%。最高法報告披露,2024年審結破產案件3萬件,同比增長6.5%,盤活資產7902億餘元。對無法挽救和不具重整價值的“殭屍企業”,依法及時出清;對可以挽救的困境企業,積極引導重整,幫助657家企業走出困境。
與此相應,最高檢工作報告指出,2024年,檢察機關護航金融高質量發展。會同金融監管總局完善執法司法協作機制,協同開展打擊非法集資專項行動,起訴金融詐騙、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2.5萬人。指導廣東、北京等地檢察機關對“恒大系”案件42人、“中植系”案件49人審查起訴。會同中國證監會等制定辦理證券期貨違法犯罪案件工作意見,參與整治私募基金領域突出風險隱患,起訴財務造假、內幕交易等證券類犯罪825人。起訴洗錢犯罪3032人。
另外,嚴懲腐敗犯罪的相關情況均是歷年來兩高報告中的內容之一,且每年的報告中均會點名一些重點案件。此次,最高法報告點名審理足球領域系列腐敗案,依法對杜兆才、陳戌源、李鐵等定罪判刑。最高檢工作報告點名起訴孫志剛、劉連舸等原省部級幹部。
最高檢工作報告指出,2024年,檢察機關協同推進反腐敗鬥爭。受理各級監委移送職務犯罪2.7萬人,起訴2.4萬人,同比分別上升37.8%和34.9%,其中起訴原省部級幹部34人。積極參與重點領域腐敗問題治理,起訴金融、能源、醫藥和基建工程等領域腐敗犯罪5081人。2024年,檢察機關堅持有逃必追、有贓必繳,協同開展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和跨境腐敗治理,對12名逃匿、死亡的貪汙賄賂犯罪嫌疑人向法院提出沒收違法所得申請。
最高法在報告提出,依法嚴懲腐敗犯罪。審結貪汙賄賂等職務犯罪案件3萬件3.3萬人,同比增長22.3%,依法懲處孫志剛等48名原中管幹部,對李建平依法核准死刑。
在反腐敗方面,兩高報告同時提到落實受賄行賄一起查。2024年,最高檢起訴行賄犯罪同比上升18.3%,最高法2024年審結行賄犯罪案件同比增長18.6%。
責編 | 楊明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