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內卷戰爭,已經打響 2025-04-23 01:35 智先生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正解局(ID:zhengjieclub) 絕大部分人,都信奉: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但這,並不總是對的。 在歐洲很多地方,能看到一種叫做大葦鶯的鳥。 雄性大葦鶯,在求偶時,會透過叫聲來博得雌性大葦鶯的芳心。 研究發現,雌性大葦鶯“選郎配對”時,也喜歡那些叫得時間長、頻率高、音調複雜的雄性。 久而久之,每年的繁殖季節,為了在求偶競賽中勝出,雄性大葦鶯每天會叫一兩個小時,而且會持續好幾個周,而且聲調也十分複雜。 1998年,瑞典隆德大學一位生態學專家發表論文,其中就說到雄性大葦鶯叫聲越大,那麼,就越可能求偶成功,留下更多後代。 但這種做法有著極大的風險:因為雄性大葦鶯20%到40%的體力,都花在鳴叫上,透支了體力,耽誤尋找食物,而且更容易招來天敵。 看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聯想到這幾年很熱門的一個詞: 內卷。 這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個體之間過度競爭和內耗。 大聲鳴叫的大葦鶯 有人可能還記得下面這幅字。 這其實是現在唯一存世的狀元試卷。主人是明萬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狀元趙秉忠。 字型就像印刷體一般,沒有一處塗改。 是不是很佩服? 但同樣在1598年,第谷·布拉赫的星表《Astronomiæ instauratæ mechanica》出版,列出了1004顆恆星的位置;一位名叫威廉·李的牧師發明了針織機;英國坎伯蘭伯爵帶著20艘艦船、1700名士兵入侵加勒比海島的波多黎各…… 科舉制到最後其實也是一種內卷,全國最聰明、最有閒暇的一幫人,為了考取功名皓首窮經,花大力氣去把字寫得工整、漂亮。 為國選材的考試,淪為了“書法大賽”。 但西方世界已經開始大航海,科學技術在不停向前。 在現實生活中,差不多已經無處“不卷”了。 隨手舉幾個例子。 我們的光伏行業,國家砸了重金支援,現在整體技術也很牛,在全世界也佔據主導地位,但是,這兩年,各大光伏巨頭卷完技術、卷價格。 有資料顯示,2024年,矽料、矽片、電池片、元件等光伏產業鏈各環節價格,一年裡大部分都已經“腰斬”。 2024年,121家上市光伏企業中,有39家淨利潤虧損。 再比如,新能源汽車,也是我們的產業驕傲。但很多人不知道一個尷尬的事實是:大部分新能汽車廠家不賺錢。 在2024年三季度,四大上市造車新勢力中,只有理想一家實現盈利。 在發展經濟學也有類似“內卷”的一個詞:自我剝削。 圖片來源: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我們身邊的這樣的事兒,更是不少。 舉個我親身體驗的例子。我因為工作原因,每年都要去新城區一個甲方公司拜訪。 前兩年,回程打車至少七八上十分鐘才能叫到一輛網約車。 但現在,哪怕是晚上,最多三分鐘,就能打到車。 和師傅聊,現在跑車的時間越來越長,但收入卻沒漲上去。 所有的內卷,就像有網友做了一個挺貼切的比喻,比如,練了葵花寶典,可以一統江湖。 但大家如果都擁有葵花寶典後,如果你不練,就會被打敗。 可是,所有人都練了,但這樣一來,每個人又回到了同一條起跑線,大家都要另尋法子。 捲到最後,竟然沒有人從中得到好處。 內卷的本質是什麼? 是無法實現更高水平的突破、創新。 美國人類學家亞歷山大·戈登威澤(Alexander Goldenweiser)在研究中發現,紐西蘭原住民毛利人在衣服上會手繪一種非常精細的圖案。 這種圖案初看上去非常複雜,但仔細看卻發現這所謂的複雜不過是幾種固定模式與圖案套路的交替出現。 於是,戈登威澤提出“內卷”這個詞。 毛利人沒有現代紡織技術,只能進行低水平的重複。 毛利人的裝飾圖案 那麼,到底如何“破內卷”呢? 對於一家公司或者一個經濟體來說,就是創新。 這裡要講到英特爾的故事。 英特爾成立初期的主攻領域是半導體記憶體,而且牢牢佔據了優勢。 但到1980年代,日本半導體興起。1980年,日本公司的半導體記憶體只佔全球不到30%的銷售量,而美國公司佔60%以上。可5年後,日本半導體記憶體的製造和銷售就超過了美國。 面對日本公司的猛攻,英特爾提出“125%的解決方案”,也就是用更多的人,加更多的班,和日本人對卷。 但是,這個解決方案,除了把英特爾自己變成血汗工廠之外,一無是處:公司產品積壓,資金週轉困難…… 最終,在1986年,英特爾提出了新口號:英特爾,微處理器公司。 英特爾也穿越死亡之谷,破除了內卷。 現在搭載英特爾的CPU,也是電腦的標配 當然,破內卷,還需要先行者。 工業革命時期的德國,國家蒸蒸日上。但是,員工對於老闆卻只是隨時可以替代的“工具人”。 工人們不只是工資低,內卷也很嚴重。 而後來,像西門子、蔡司、克虜伯等頭部大公司主動作出了改變,開始給員工建公寓,建立社會保險,提供休假,安排業餘活動。 這樣的改變,能夠吸引優秀人才,而且一輩子都不會離開,甚至幾代人在一家公司工作,忠誠度非常高。 如今這些,已經成為德國公司通行的做法。 虧錢、捱罵,這是光伏行業巨頭們去年來面臨最尷尬的境地。 其實,國家層面也關注到了這一點。 決策層明確提出,要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 而且,政策要求也越來越具體。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草案中,新增“禁止平臺經營者強制商家低於成本銷售、禁止大型企業等經營者濫用自身優勢地位損害中小企業合法權益”等條款,向“內卷”式惡性競爭開刀。 《人民日報》《經濟日報》《解放日報》等官媒也重磅發聲,呼籲破內卷。 國內各行各業中,已經出現破內卷的先行者。 與大家生活息息相關的外賣行業,在新年剛開始,就率先破局“反內卷”。 比如美團在新年前後就密集落地了一攬子“反內卷”舉措,覆蓋產業上下游: 一是幫騎手減壓,讓外賣騎手不再互相卷時長。 公開演算法,透過騎手懇談會、外部顧問委員會等多種形式,向社會面廣泛徵求意見並做改進,並計劃在2025年底逐步取消掉“超時扣款”。 美團還在全國推廣上線“防疲勞機制”:跑單滿12小時下線休息。 這個規則變動釋放出明確訊號:平臺不再鼓勵過勞式的“單王”,而是設定了一條更公允的基準線,讓處於中位數收入的騎手能夠得到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 “削尖”的同時,外賣平臺也在疏導。取消超時扣款,探索從負向處罰轉為正向激勵,就是拿掉外賣小哥頭上的緊箍咒,跑得好可以加錢,跑得慢不扣錢,所有人不要再簡單地去拼時長、拼單量換收入,而是要轉向拼服務、拼獎金。 二是幫商家減負,推動餐飲商家從互相卷低價到拼產品。 大家都知道,現在餐飲生意不好做。 一方面是整體餐飲行業供給過剩,中小商家陷入了“淘汰賽”;另一方面是房租、人工、原料等“三高成本”還在持續上升,不少商家都在苦於保正向現金流,而無暇顧及其他。 美團直接真金白銀補貼,首批投入10億以現金形式直接發放到商家賬戶,幫他們度過燃眉之急,鼓勵商家將精力投入到產品、服務創新上來。 首批1.5萬商家已收到現金。最近,已經有不少商家在社交媒體上曬圖,賬戶裡收到了美團的助力金,少則數千元,多則上萬元。 在這之前,美團還默默改了流量規則。根據媒體的報道,其在流量傾斜上將弱化營銷因素,鼓勵餐飲商家不再“內卷”。 在局長看來,這一系列的舉措,導向意義更加重大——平臺主動讓渡自身利益,鼓勵上游產業自我革新,從卷價格、卷營銷,重新迴歸到產品導向。 美團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達破內卷的強烈聲音。 肥蘇燒鵝餐廳收到的5萬元“餐飲外賣助力金” 就像當年,英特爾或者西門子一樣,率先破內卷一樣。 外賣行業新年率先破內卷,無疑具有著風向標意義。 因為,外賣行業有著特殊性。 外賣行業關聯一些市場主體:消費者、商家、騎手、平臺,還和實體經濟息息相關。 但這些市場主體的利益訴求卻各不相同,騎手想多接單賺錢“卷時長、卷單量”,商家想要多出單“卷價格”,消費者則希望餐食要有價效比且越快送達越好,平臺要兼顧多方需求尋找最優解決方案。 共存共生,本身就是破內卷的其中之意。 美團大刀闊斧破除“內卷競爭”,必然要犧牲自身利益。 傳統上,大家都知道,流量=利潤。 商家靠著高曝光率,來獲得更高的流量和更高的利潤。 而在這個過程中,平臺也獲得了高額的廣告收入。 但,這樣做很容易走樣:買流量、看轉化。而且價格越低,越能獲得更多曝光機會,也有更多交易。 而美團已經開始調整流量規則,弱化營銷活動因素、精簡營銷活動、最佳化活動規則等等,流量進一步向優質商家傾斜,而非單純以低價來分配流量。 對自己“動刀”,更是希望能扭轉低價通吃的網際網路規則。 因為,卷價格,結果必然是優質商家離場,消費者吃虧,市場不能持久。 美團之外,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企業行動起來。 攜程探索為員工更多“春節返鄉假”,京東繼續為一線員工漲薪……這些都是切實的“反內卷”舉措。 但破內卷,不僅僅是企業要行動,更需要我們整個社會的響應。 還拿外賣行業來說。 普通消費者,也就是我們大部分普通人,要習慣於外賣不那麼快,不要一超時就打電話催騎手,或者投訴。甚至於,能夠習慣於付出“不那麼便宜”的運費。 騎手也不再為眼前的“三五斗”而超長線上,卷時間,卷單量。 商戶不再去卷價格,而去拼服務、拼產品。 需要看到,“反內卷”是讓市場競爭迴歸到健康有序的發展軌道,最終還是要滿足消費者多元的需求。“有形之手”的政策引導,和“無形之手”的市場經濟自我調整,都是對這個目標的響應。 從經濟結構上來看,我們正在經歷從生產社會,到消費社會的轉變。過往投資驅動下,社會經濟有非常強的產業競爭能力,也有完善的基礎設施。但消費不足下,必然產能過剩、供需失衡。 因此,走出“內卷競爭”後,還是要持續做大蛋糕。繼續釋放科技創新的紅利、發展新型消費業態,真正迴歸到“需求牽引、消費拉動”的正向迴圈之中來。 久而久之,每個人可能有了更多的閒暇去享受生活、消費,各個行業可以容納更多人就業,我們全社會必然會得到更大的進步。 我們社會在急速奔跑幾十年後,需要我們告別內卷,告別“極致效率”時代。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正解局(ID:zhengjieclub) —— END —— 往期文章 《美國是如何穩坐世界第一的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