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將爺
反內卷,已成社會共識。
內卷,體現在市場行為中,既有惡性競爭帶來的價格戰,也有追逐極度效率出現的過度勞動,更有對供應商成本的極度壓縮這樣傳導到產業上下游的壓力。
本質上,內卷就是無效競爭,“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不僅傷害勞動者身心健康,而且有損市場效率,可謂是勞民傷財,違背公平正義。
事實上,政策性激勵也已出來。2024年下半年以來,中央層面在兩次重要會議上都明確指出,對“內卷式”競爭,要防,要治!
2024年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直指“要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 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明確指出,要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規範地方政府和企業行為。
政策指示已經明確,各行各業也在陸續跟進。
從2024年開始,國內光伏、水泥、快遞、風電等行業陸續透過強化行業自律,抵制低價惡性競爭。
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更是在年底提出,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內卷式惡性競爭,不追求短期銷量目標,放眼長遠,堅持長期主義。
只是,反內卷是一場艱難而複雜的戰爭,它始於市場、也要歸於市場,涉及意識觀念、行業管理、制度激勵等等方面,並且對於企業而言,也勢必影響到短期內的銷量、利潤等指標,但這是一場值得長期投入的“攻堅戰”。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價格監督檢查和反不正當競爭局原局長袁喜祿也說,打破"內卷式"惡性競爭需要政府的規範、更需要企業家的主動作為。
新年伊始,美團等外賣平臺率先掀開網際網路“反內卷”的序幕,從給商家真金白銀補貼、全國推廣上線防疲勞機制、在2025年取消超時扣款等多方位入手,全方位改善產業上下游處境,倡導有序競爭。
這種為騎手鬆綁、為商家減負的主動作為,也為網際網路“反內卷”提供了鏡鑑。

反內卷是所有行業的社會責任,但,反內卷面臨的挑戰和壓力,也是顯而易見的。
這是因為,經濟不確定性對企業的壓力依然巨大,去庫存、去產能的突破口較小,而且難以捕捉。
外部市場競爭的艱難,必然要反推著企業以更大力度“向內求索”。太多缺乏管理智慧帶來的內卷行為,只能讓員工徒嘆“世界是個草臺班子”。
經濟壓力和就業壓力雙向並舉,民生困境不斷加劇就業競爭,甚至帶來很多的“主動內卷”行為。
對外賣平臺企業來說,一頭連著最廣大的中小微餐飲實體商家,一頭連線著外賣騎手這個“靈活就業最大蓄水池”,“反內卷”極為必要,但也極具壓力——以送餐為例,消費者想要越快送達,商家希望配送成本越低,騎手則希望多掙幾單,“反內卷”需要在多方市場利益主體中,找到一個平衡點。
最近,美團召開的“防疲勞“懇談會,在傳遞出“反內卷”的強大訊號同時,也折射出反內卷需要更多的智慧和理性。

12月22日,一線騎手、高校學者等對“防疲勞機制”試點情況提出了交流建議。
騎手唐金磊說:“每個月4天休息,但休息時我也會跑幾單掙點錢。”;騎手張振國說:“如果上限是8小時,我指定會幹點別的。”;騎手賈彪說:“跑單子的時候邊跑邊看到錢,動力大”。
這些都是大實話,都是大白話,這種“主動內卷”,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多勞多得精神。
更何況,每個人的家庭壓力不同,反內卷必須尊重主體性、靈活性、客觀性。
正如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組織與人力資源系主任、教授周禹所說——騎手收入可計量、透明化、公平化,因此不能簡單以“內卷”視之,要尊重騎手的增收意願。
從這個意義,反內卷既要有尊重勞動者的“自願原則”,也要有保護健康脆弱勞動者的“底線原則”。
這就需要拿出更大的制度理性和管理智慧。
對此,美團近期試點的“跑單12小時將強制下線休息”,效果已經初步表明,防疲勞機制不影響絕大部分騎手正常跑單,也對騎手健康權和休息權起來重大的保護作用。
這無疑為反內卷提供了一面鏡子。
反內卷是一場制度與人性的複雜博弈,這項工作只有真正走深走實走細,才能帶來真正的公平和正義。

撼山易,撼觀念難。
反內卷,當前最需要的是形成共識——反內卷不會止步於停止惡性價格競爭,更包括改善產業上下游處境、提高勞動者福利等一攬子整治舉措。
中央政策指示已經傳遞明確訊號,治理“內卷式”惡性競爭刻不容緩,形成良性競爭的市場格局才符合發展理性。
但,對大量企業來說,股東利益最大化又是客觀的追求。資本是個中性詞,資本有向善的一面,也有逐利的一面。
拋棄對內卷的道德歧視,回到理性經濟人層面,企業和員工只有認清“卷和不卷”的利弊本質和平衡關係,才能讓反內卷實現同頻共振。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追求更高、更快、更強的時代,不論是企業發展,還是員工發展,不投入時間和精力都是不可能的。
關鍵在於,這種競爭是否是良性的,是否是有效的,是否偏離了“以人為本”的基本面。
事實證明,內卷就是一個無底洞,不卷才能真正實現自我價值。
企業為了追求短期效益,加班加點,導致員工身心疲憊、職場關係疏離、背離企業價值觀,最終只會帶來巨大的反噬。
過度逐利之人,只會在內卷巨大的漩渦中迷失自我,忽略了人生真正的價值意義。

當一個又一個猝死的悲劇濡溼人們的眼睛,有一種聲音也漸然植入人心——除了生命,其他都是擦傷。
是時候修正企業價值觀和人生價值觀了,只有懂得自省,確定更加理性的發展目標,以平和心態面對波折和壓力,一切才能在人性的軌道上通往未來。
所以,攜程探索四天工作制、為一線員工更多假期;京東宣佈為客服漲薪,全員平均漲薪兩月,這些切切實實的反內卷舉措,也值得提倡。
當然,反內卷的共識,絕不是引導人們走向躺平,也不是不要市場競爭。
走出無效競爭,擺脫同質化思維,拒絕盲目跟風,企業才能走向寬闊的藍海,人們才能擁有更有意義的人生。
生活是一場長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賽道。

反內卷對任何行業領域,都是一次管理智慧升級迭代的大考。
說白了,內卷背後的目標功利化、利益短視化、生態破壞化,在今天已經嚴重失靈了。
繼續內卷,只增內傷。
正因如此,當前,為上下游“鬆綁”,堅持長期主義,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潮流。
不久前,中國光伏行業協會舉行內部座談會,16家光伏企業達成共識:反“內卷”、反惡性競爭。
“我們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內卷式惡性競爭。”2024年的最後一天,汽車企業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新年致辭時指出,“我們不簡單地打價格戰,要長期堅持打技術戰、品質戰、品牌戰、服務戰,這是我們的基本經營理念。”
據統計,已經明確提出反“內卷”的知名企業不下20家,它們來自網際網路、餐飲、汽車、光伏等十幾個行業。
特別是網際網路大廠,在反內捲上體現了極大的創新性,一時間風潮漸起,被有網友戲稱:網際網路大廠們在“反內卷”上“卷”起來了。
阿里實行的“帶薪育兒假”,攜程宣佈推行混合辦公制度,騰訊調整員工考核規則……這一切變化,都在指向提升員工幸福感,消減無效競爭,破除形式主義,以價值貢獻論英雄。
當然,反內卷需要更加註重製度化,推動企業不斷走向價值競爭。比如,透過降低運營成本、提供差異化服務、最佳化商家權益和推動技術創新等等,讓競爭迴歸到產品和服務之中。
而2025年率先打響網際網路“反內卷”第一槍的美團,則是透過更接地氣、更務實的舉措,展現了創新之處。
根據媒體的報道,美團已經先後多次透過懇談會等多種形式,廣泛徵求各界意見,尋找價值實現平衡點。
針對演算法的公開和改進,在三年時間內已有八次改善,並且都向公眾說明;針對騎手的“防疲勞機制”,在多地不斷試點改進舉措,並在全國上線推廣;針對商家扶持的“繁盛計劃”,從起初疫情期間的佣金減免返還,到如今補貼商戶,都是真金白銀的扶持補助。
特別是取消超時扣款、為餐飲商家提供10億助力金等等,都在展現美團為騎手和商家鬆綁的勇氣和力量。
既有真金白銀扶持,又有技術創新加持,還有規則激勵效果,這樣的反內卷,無疑具有科學性和人文性,更符合市場化和創新性。

擺脫內卷,既要形成觀念共識,也要拿出管理智慧,更要喚醒市場的力量。
當市場有新的增長空間,當企業把精力都投注於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當價值競爭取代了無效競爭,當新的需求被真正啟用,“內卷”的焦慮才會被真正祛除,反內卷才能取得真正的勝利。
反內卷,就是要讓制度善待人性,讓企業善待員工,讓市場迴歸合理競爭,讓社會各階層在流動中釋放溫暖。
PS:全文完。共3234字。不讓內捲成為內傷,才能把時間浪費在有意義的事上。
歡迎關注人格志影片號,方便我們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