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卷這個詞正在毒害中國人的思維

文丨鄧新華
現在政策面講治理內卷式競爭,公眾平臺上內卷這個詞特別流行,不知不覺中,這個詞已經開始大規模毒害中國人的思維了。
其實很多特別愛用內卷這個詞的人,並不清楚這個詞從何而來,更不知道什麼才是真的內卷。
內卷,是“內卷化”這個詞演化而來。“內卷化”是一個老外提出的概念,海外華人學者黃宗智用它研究明清時期的中國經濟。黃宗智說,明清時期中國經濟總量是增長的,但,人口增長更快,消耗了增長,所以變成有增長無發展,黃宗智把這稱之為“內卷化”,又稱“過密化”。
實際上,黃宗智這個研究是錯的,但這裡不細說了。
有的人,僅僅名字,就讓人感覺是個大學者。例如,黃宗智,南懷瑾。
那麼,黃宗智的學術水平究竟怎麼樣呢?我說個事你就明白了。薄督在重慶時,黃宗智去捧過場。
不過,儘管黃宗智的這個研究是錯的,但“內卷化”這個詞倒沒問題。其實,它的意思並不新鮮,就是經濟學上說的,邊際產出遞減到虧本線以下了。
這個詞幾十年無人問津,幾年前突然就火了,簡化成了“內卷”兩個字。
很多人特別愛用這個詞,因為這個詞就像“資本”一樣,顯得很深刻、很有水平的樣子。點評某個事件,罵一嘴“貪婪的資本在控制”;點評某個行業,嘆一聲“這個行業太內捲了”,一副高人形象就出來了。
我為什麼說內卷這個詞已經在大規模地毒害中國人的思維了呢?
因為許多人把各種亂七八糟的意思都往這個詞裡裝。
只要競爭激烈一點,他們就說是內卷。
比如參加兩會的人裡,就有很多人說激烈的價格戰是內卷。
實際上,價格戰根本就不是內卷。價格戰,有可能是一些企業率先找到了降低成本的方法,因而掀起價格戰,那些沒能有效降低成本的企業,在這個價格下變成虧損,然後它們罵行業內卷;也有可能,經濟下行,需求減少,企業被迫降價,這也不是內卷。價格戰還有其他各種原因,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記住一點,只要企業能自由進出,價格戰都不是內卷。
我常舉一個例子,聯賽球隊說,我們訓練再嚴酷,也只有一個冠軍,如果我們大家都減少訓練,也還是會有一個冠軍,我們何必內卷呢?我們大家都多睡覺,少訓練,少受傷痛,不好嗎?
這看起來很有道理。但,如果大家都多睡覺,少訓練,少受傷痛,比賽的精彩程度就會大幅下降,觀眾就會跑掉。所以,球員嚴酷訓練,是提高產出的,並不是內卷。
價格戰就跟球員嚴酷訓練一樣,越戰越精彩,吸引越來越多消費者,怎麼會是內卷?
那麼,什麼是真正的內卷呢?
舉個例子,計劃經濟時代,生產隊的農民幹活都磨洋工,但大家都變著花樣討好大隊幹部,這個就叫內卷。因為,這樣的競爭,邊際產出為0。
土地承包以後,可以去城市打工以後,誰還去大隊幹部面前內卷?
內卷的唯一原因,就是管制,是進出不自由,使得人們在產出不增加的情況下,還不得不投入成本去滿足管制者的要求。
但現在人們已經懶得思考。誰管你是不是真的內卷?反正我看不慣,我就叫它內卷,我就呼籲干預。
有個參會的人,叫張學武,是鹽津鋪子的董事長。他說:“建議政府健全價格監測機制,對製造業產品價格進行即時監測,對於惡意低價傾銷的企業進行調查和處罰,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除了價格戰,
加班?那是內卷,應該禁止加班。
教培?那是內卷,應該取締。
以稅收優惠招商引資?那是內卷,應該禁止。
……
事事皆內卷,事事皆呼籲干預。
隨著干預增多,真正的內卷越來越多。
例如在基層,無數的人力用於搞形式主義,填表格,滿足上面的考核要求,這個才真的是沒有產出的內卷。
也不知這種思維毒害什麼時候才能停下來?難道必須等到人工智慧高度發展以後?

下週六(3.22)我會在成都和達叔一起組織一場線下投資分享會,達叔分享內容以房地產為主。我的分享主題:科學站在米塞斯這邊,但政治卻選擇了凱恩斯——2025還有哪些投資機會?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加我微信:zhangshizhi666

下面是口碑最好的,謝宗林翻譯的《人的行為》,限量超值附贈四大獨家資源:
資源一:《人的行為》《經濟科學的最終基礎》《自由秩序原理》三本書的思維導圖,原來售價99;
資源二:《人的行為》精讀講解的音訊課程,原來售價199;
資源三:英文原版《人的行為》的書籍朗讀,對應英文版裡邊每一章的小節,並把中英文對照文字放在了音訊下方,可以邊聽英文邊看文字。前兩年做的,工作量巨大,但這次同樣買書免費附贈。
資源四:英文、謝譯、夏譯三個版本混排《人的行為》電子版,下單任意一本書籍或打賞文章,都可以獲贈此電子版。 
買一贈四,收穫更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