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貨率80%!運費險正在殺死商家

作者:涯 
來源:派代
文章已獲授權
今年618大促剛剛落下帷幕,有關電商平臺改革的呼聲已經越來越高。
繼 #某電商女裝商家吐槽退貨率高達80%# 登上熱搜後,運費險再次成為大眾焦點。
6月13日,女裝品牌茵曼創始人方建華在個人公眾號發表了一篇題為《呼籲有關部門介入打擊“強制運費險”》的文章。
隨後,商家們開始爭論#電商平臺應不應該強制運費險# 、#運費險成了服裝品牌的電商之痛# 等話題。
事實上,早在618大促開啟時,就有多位商家,向派代表達對強制運費險的顧慮。眼下,一邊是飽受運費險折磨的商家,一邊是怒斥“貨不對版”的消費者,運費險機制,未來究竟會走向怎樣的發展?
|茵曼創始人呼籲打擊“強制運費險”
正如方建華提到的,退貨運費險初衷,是為緩解網購過程中,因退換貨而產生運費糾紛,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本身是個好事。但隨著競爭加劇,平臺為了吸引消費者,將退貨運費險逐漸變成了強制性要求,大大增加了商家的經營壓力。
方建華還列舉了強制運費險的“三宗罪”。
首先,強制運費險推高退貨率,產生大量無效訂單,商家有苦難言。方建華算了這樣一筆賬:“服裝行業一筆退貨訂單,在沒有收益情況下要付出成本約15元,等於商家的廣告費,包裝物料、快遞費的投入直接打水漂。如果按照銷售額1000萬元,客單200元,保守算40%退貨,損失成本高達30萬元以上,連帶成本每月損失過百萬。”
其次,強制運費險,令使用者鑽漏洞,薅羊毛進行不當牟利。方建華提到,在微博小紅書上,可以搜尋到很多“薅運費險羊毛” 的攻略。使用者透過下單再退貨的方式,利用運費險的漏洞薅羊毛,賺取退貨快遞費與運費險賠償的差價。另據其表示,有同行分享,有人專門租倉庫做起“薅運費險羊毛”的生意。
最後,方建華認為,大量退貨造成大量包裝物料浪費、打亂生產計劃、產生無效成本支出,造成商家無效投入增加,佔用產品研發上的資源投入。“當退貨率達50%時,一個成交使用者需要承擔另一個退貨使用者退貨成本;當退貨率達70%時,一個成交使用者需要承擔兩個退貨使用者的退貨成本,長期以往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迴圈,消費者越來越難買到好產品。”
不少商家認為,方建華道出了他們的現狀與心聲。在這則文章下,有商家表示,“運費險是打著提升買家售後服務體驗的幌子增加平臺自身受益的手段。個個平臺增量沒了,於是推廣和各種保險,甚至罰款成了各大平臺新的收益來源。”
不過,消費者卻持有不同看法。從社交平臺上的一些高贊評論可以看到消費者對“退貨率高”的態度:“自己做的版型和顏色像Si一樣,還怪別人退貨,誰想浪費時間和錢呢”;“圖片和實物差異太大了,布料真是不敢恭維”;“首先檢查自己商品質量和材質,其次宣傳是否誇大或誇張,最後再確定商品的真實度。做好這些,我覺得退貨也就不會那麼多了。”
|“強制運費險”成活動標配,退貨率持續攀升
2021年開始,各電商平臺開始推出運費險。運費險(賣家版)是指在買賣雙方產生退貨請求時,保險公司對由於退貨產生的單程運費提供保險的服務。初衷是為了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據商家反映,從2022年起,大促活動開始強制繫結運費險。到2024年,強制運費險已經成為各大平臺要求品牌參與活動的標配。
隨著運費險的普及,電商退貨率也開始高居不下。
前段時間,#某電商女裝商家吐槽退貨率高達80%#登上微博熱搜。有網友爆料,自己的朋友在某電商平臺上賣女裝,618大促期間,僅10天創造了約1000萬元銷售額,但僅退款數額為350萬元、退貨退款達到380萬元,剩下270萬元還是未知數。
該網友表示,朋友本以為整體退貨率能控制在50%以下,沒想到最終飆升到80%。618備貨就算尾貨能低價出完,估計也會虧五六十萬。
“高退貨率”幾乎已成為女裝電商的現狀。在派代商家交流群中,有商家表示,七八年前自己的女裝退貨率已達到30-40%。現在女裝退貨率低於50%,就得“燒香拜佛”了。
但實際上,退貨率不斷提高的,不只女裝賽道。
在派代商家群裡,有女包商家曬出自家店鋪的退貨率和僅退款資料。其中,5月退貨率為68.65%,4月退貨率為68.15%。
做男人生意的商家,也沒能“逃過一劫”。一位從賣女裝轉向賣傢俱的商家,直言今年退貨率節節攀升,已經到了“基本沒法盈利”的50%的生死線。做醫療器械產品的商家也表示,退貨率已從過去的2%-5%,猛漲至今年的超過30%。
今年618大促開始前,派代曾與諸多商家進行採訪交流,得到的整體反饋是,商家們對這屆618的參與積極性不高。其中一大原因在於,擔心強制運費險對利潤帶來的影響。
經營童鞋類目的淘寶商家天空表示,“滿減和運費險太厲害了,最低價的83折,加上運費險,沒幾個類目扛得住。”
多位商家直言,“主要還是怕運費險,一個月要開運費險,想想都害怕”,“退貨承受不住”。
|“不合理”的運費險,走向何方?
運費險為何遭到商家如此強烈的反對?其根源在於,強制運費險帶來了極高的退貨率。
而極高的退貨率背後,或至少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消費者提到的“貨不對版”或其他影響消費體驗的地方,二是運費險本身確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導致容易被鑽漏洞、薅羊毛。
站在消費者角度,退貨率高居不下的原因是,消費者對商品質量不滿意,比如貨不對版、產品質量差等。“服裝退貨率這麼高,建議商家考慮一下自己的原因。”有消費者直言。
對此,有商家指出,退貨率上升,商家成本增加,只能壓縮產品成本,導致產品質量下滑,消費者收到貨後,認為質量差要求退款,這是一個死迴圈。
“服裝退貨率本來就高,線下也是試十來件才買一件。這時候就考驗店家了,貨要對版,介紹要儘量詳細全面,試穿資料最好充足,或者客服專業,比如專門做服裝的。”一位網友如是建議。
除了商品質量導致退貨率高, 運費險的執行機制或存在不合理之處。
有律師提到,運費險不應該成為平臺的強制性要求。平臺應該最佳化規則,對是否投保運費險賦予商家選擇權。
也有律師認為,當前的運費險機制存在規則漏洞,消費者正是利用漏洞進行“薅羊毛”,本質上違背了保險法的最大誠信原則,屬於詐騙。
對此,上述人士給出的建議是,保險公司應當完善承保及理賠規則,對於保險欺詐行為應該嚴厲打擊。例如根據實際發生的退貨頻率和成本調整保費,減少固定保費的濫用;強化風險控制,保險公司可以與電商平臺合作,利用大資料分析,識別異常退貨行為,對高風險使用者(消費者)採取限制措施等。
隨著市場進入存量競爭,平臺開始動用“僅退款”、“強制運費險”等方法,以提升使用者體驗,留住消費者。本質上,平臺提高消費體驗,對於平臺內的商家而言也是一種好事。問題在於,平臺需要在滿足消費者利益和維護商家利益之間進行平衡,避免將一方的利益獲得建立在另一方利益的損失上。
對於商家而言,市場競爭殘酷,最好的方式是持續修煉內功,讓自己保持競爭力,更加適應當下的競爭環境。
未來,強制運費險是否會被電商平臺取消,還是個未知數。商家目前能做的只有,儘可能在滿足消費者體驗和生意盈利之間找到平衡和生存空間。
參考資料:
1、《呼籲有關部門介入打擊"強制運費險"》.茵曼老方
2、《運費險登上電商大促風口 “商家忙了個寂寞”與“羊毛黨獲利”》.中國經濟網
3、《退貨率80%,商家瘋了》.市界
* 溫馨提示:因公眾號平臺近期更改推送規則,大家可將派代公眾號設為星標(“☆”),確保我們文章能第一時間出現在您的推送列表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