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不僅影響身材還會禍及牙齒?SciRep研究揭示肥胖、牙周炎與牙齒缺失的基因關聯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疑惑:為啥有些人天天胡吃海喝體重猛漲,不僅身材走樣,牙齒還動不動就出問題,不是牙齦發炎,就是牙齒早早下崗?難道肥胖和口腔健康之間,有什麼不為人知的小秘密?
近期一項發表於Sci Rep的研究Genomic correlation, shared loci, and causal association between obesity, periodontitis and tooth loss就深入探討了肥胖相關性狀、牙周炎和牙齒缺失之間的關係,為我們揭示了其中隱藏的遺傳奧秘。
牙周炎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現為牙齒周圍結締組織和骨支援的喪失,是成年人牙齒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據統計,全球約有8億人患有嚴重牙周炎,其年齡標準化患病率達9.8%。而肥胖,作為一個全球性的健康問題,近年來也被發現與牙周炎存在關聯。不過,以往觀察性研究受限於混雜因素和反向因果關係,結論並不一致。那二者之間到底有怎樣的內在聯絡呢?
為了解開這個謎團,研究團隊利用大規模全基因組關聯研究的彙總統計資料,綜合運用多種分析方法,對肥胖相關性狀(包括身體質量指數BMI、腰臀比WHR、校正BMI後的腰臀比WHRadjBMI以及兒童BMI)、牙周炎和牙齒缺失進行了深入研究。
在遺傳相關性方面,研究發現牙周炎與肥胖相關性狀之間沒有顯著的整體遺傳相關性。然而,BMI和WHR與牙齒數量卻呈現出顯著的負遺傳相關性。這意味著,從基因角度看,BMI和WHR越高,牙齒缺失的風險可能就越大。進一步分析還發現,當控制BMI的影響後,WHR與牙齒數量的負遺傳相關性會減弱。這表明BMI在肥胖與牙齒缺失的關係中,可能起著重要作用。
全基因組交叉性狀分析有了不少重要發現。研究共檢測到14個獨立的多效性單核苷酸多型性(SNP),這些SNP大多與肥胖相關性狀有關。比如,在牙周炎與BMI的關聯中,就發現了6個顯著的共享位點。其中,rs11866815位點最為顯著,它靠近AXIN基因,這個基因與肥胖和骨密度都有關係,還參與了牙周炎的相關調控。而在牙齒缺失與肥胖相關性狀的關聯中,也找到了多個共享位點,像rs1520455與BMI相關,被定位到NRXN1基因,該基因和多種肥胖相關特徵有關。
表 1:肥胖相關性狀與牙周炎和牙齒缺失的全基因組遺傳相關性資料
孟德爾隨機化分析結果顯示,肥胖與牙周炎之間並沒有確鑿的因果關係。雖然在傳統的兩樣本MR框架下,BMI與牙周炎風險存在名義上顯著的因果關聯,但在進一步的敏感性分析中,這種關聯減弱至無。不過,肥胖與牙齒缺失之間的因果關係卻很明確。遺傳預測的BMI每增加一個標準差,牙齒數量就會顯著減少。
類似地,WHR也與牙齒缺失存在顯著關聯,但當控制BMI的影響後,這種關聯就不顯著了。這再次說明了BMI在肥胖與牙齒缺失關係中的關鍵作用。兒童BMI與牙齒數量也呈現出負向因果關係,只是未透過多重校正。

表 2:使用匯總效應(CAUSE)估計結果進行的因果分析

總的來說,這項研究從基因層面揭示了肥胖、牙周炎和牙齒缺失之間複雜的關係。雖然肥胖與牙周炎的因果關係尚不明確,但肥胖與牙齒缺失之間存在明顯的遺傳聯絡和因果關係。這也提醒我們,保持健康的體重,不僅有助於維持身材和預防慢性疾病,對口腔健康也大有益處。以後可別小瞧肥胖這個“隱形殺手”啦,說不定它正悄悄影響著你的一口好牙呢!想要守護口腔健康,從控制體重開始行動吧!
參考文獻:
Chen L, Qu Y, Cui H, et al. Genomic correlation, shared loci, and causal association between obesity, periodontitis and tooth loss. Sci Rep. 2025;15(1):5155. Published 2025 Feb 12. doi:10.1038/s41598-025-89782-8
本文僅用於學術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若有侵權,請聯絡微信:bioonSir 刪除或修改!
點選下方閱讀原文,前往生物谷官網查詢更多生物相關資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