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對話何光滬教授:世界觀的反思/今晚19:30

點選圖片,掃碼預約直播

🗓️【嘉賓介紹】何光滬教授 
學術背景:1989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博士學位,1997-1998年在哈佛大學任訪問學者,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學術委員會委員,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研究員、校務委員會委員。 
學術經歷:曾在美國哈佛大學、英國伯明翰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丹麥奧胡斯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臺灣輔仁大學,以及國內多個大學和學術機構擔任客座教授、訪問研究員或學術委員,並曾數十次出國進行學術訪問或參加學術會議。有多篇文章被譯為英、法、德、俄、日、丹麥、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等文字在國外發表。 
研究領域:宗教學理論、宗教哲學、基督教神學。
代表著作:《秉燭隧中》《信仰之問》《百川歸海——走向全球宗教哲學》  《月映萬川——宗教、社會與人生》《言有盡》《天人之際》。
何光滬教授
🗓️【直播主題】世界觀的反思:對話與分享

每個人都有世界觀和人生觀,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認真反思過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有句名言:“未經過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
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世俗化的時代中,社會和思想界充斥著各種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於我們這些有信仰的人,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作為光明之子,我們如何建立和培育一種合乎真理的基督教世界觀?
作為天國的使者,我們如何向不信的人清楚地傳達信仰的核心真理?
作為父母和教師,我們如何按照神的託付,以合乎真理的方式塑造孩子對於世界、對人生的基本認知?
橡樹出版的新書《世界觀歷史》正是幫助我們回答這些問題。

🗓️【閱讀書籍】《世界觀的歷史》

該書作者大衛·諾格爾是世界觀領域的研究專家,達拉斯浸會大學哲學系教授,他在這本書中回顧了梳理了“世界觀”概念在西方學術和思想界的來龍去脈,幫助我們批判性地吸收“世界觀”概念,以此培養和建立一種合乎我們信仰真理的世界觀思維,來應對世俗主義和後現代文化帶給我們的諸多挑戰。
點選購買本書
🗓️【直播詳情】
時間:2024.11.30 晚19:30—21:00
直播內容: 

第一部分:何光滬教授分享他對世界觀問題的思考。(30分鐘)  


第二部分:魏峰博士結合《世界觀的歷史》回應分享。(30分鐘)  


第三部分:答疑互動,觀眾提問。(30分鐘) 

參與方式:掃碼關注橡樹書屋,預約直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