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刺「單車盈虧平衡+千輛規模」,Robotaxi上演生死競速

3月25日,小馬智行披露了上市後的首份財報。
財報顯示,小馬智行2024年營收為7503萬美元(約5.48億元),較上年同期的7190萬美元增長4.3%,已經連續三年實現同比上漲。小馬智行也是目前中國營收規模最高的L4自動駕駛公司。
不過虧損額度有所上升,2024年淨虧損為2.7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96億元),上年同期為1.25億美元;經調整淨虧損為1.54億美元,上年同期的經調整淨虧損為1.19億美元。
去年其研發費用也進一步增長,2024年小馬智行研發費用為1.378億美元(人民幣10.06億元),較2023年增長14.0%。截至2024年12月31日,小馬智行持有現金等價物及長短期理財投資總額為8.25億美元(60.23億元),同比增長39.4%。
小馬智行的主營業務包括Robotaxi服務、Robotruck服務以及許可與應用三大領域。2024年小馬智行的Robotaxi服務收入為73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的770萬美元下降5.3%;來自Robotruck收入為4040萬美元(約2.9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1.3%。
儘管其Robotruck的收入佔據了主力,但小馬智行堅持“Robotaxi業務優先、中國市場優先、一線城市優先”的業務戰略。
對自動駕駛L4自動駕駛公司來說,何時進入盈虧平衡始終是核心話題。此前,文遠知行也釋出財報顯示,2024年全年總營收為495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6億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0%;淨虧損3.448 億美元,同比擴大29.13%。
小馬智行CEO彭建軍在隨後的財報電話會上表示,預計全球無人計程車服務將很快實現大規模商業化。
可以觀察到,去年上市後小馬智行Robotaxi業務也在穩步擴張中。
資料顯示,小馬智行已經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幾大一線重點城市實現部署落地,商業化運營服務的範圍向機場、火車站等核心交通場景進一步拓展。另外,2025年小馬智行宣佈在北京開展自動駕駛高快速路無人化測試,也意味著高快速路的無人化運營也將進入倒計時。
在此之前,小馬智行相關業務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1000輛車的投放量,將是Robotaxi業務的關鍵盈虧平衡點。跨域千輛規模的節點之後,車輛成本、運營成本和供應鏈成本進一步下降,疊加單量規模和營收收益的增長,將有望實現單車盈利。
據瞭解,2024年小馬智行推出了第七代車規級自動駕駛系統方案,值得一提的是,新方案的成本相較前代降幅高達70%,這將有助於Robotaxi車型成本的大幅下降。具體的落地車型方面,其已經與豐田汽車、北汽新能源、廣汽埃安三大車企合作,2025年將落地三款第七代Robotaxi車型。
除了車輛成本,車輛投放的規模和速度,也將直接關乎到Robotaxi業務的盈虧節點。
目前小馬智行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廣州擁有300多輛自動駕駛出租車。小馬智行CEO彭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計劃在2025年推出1000多輛自動駕駛出租車,並計劃在未來三年內讓1萬多輛自動駕駛出租車上路運營;Robotaxi有望在2025年到2026年之間實現單車盈虧平衡。
從行業中來看,Robotaxi的商業化拐點指向了2025年。例如百度集團副總裁、智慧駕駛事業群組總裁王雲鵬曾宣佈,蘿蔔快跑在武漢已經接近盈虧平衡,預計2025年實現盈利。
而2025年,也必將是各大自動駕駛公司的擴張之年。
其中小馬智行今年會加快與各大平臺的合作,不久其宣佈與康福德高合作,將在廣州啟動自動駕駛出行聯合運營;百度李彥宏就明確表示,2025年蘿蔔快跑會進一步擴張,將與出行平臺、租車公司合作。另外,蘿蔔快跑2025年還將加速佈局全球化業務;文遠知行的全球化部署在2025年也會提速,包括2025年年中將有50輛robotaxi在阿布扎比上線Uber平臺,在法國、西班牙的相關業務也在同步推動等等。
這意味著,L4自動駕駛行業的競爭已從技術驗證轉向商業化落地階段,主要包括規模化的突破,商業模式的驗證階段。
另外需要指出的還有,L4自動駕駛大規模商業化拐點到來,一定是技術、成本、法規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這之前,對各大L4自動駕駛公司來說,依舊是一場關乎技術實力、資金實力、資源優勢等方面的生死考驗,尤其是資金實力。
目前來看這依舊是一場持久戰,例如小馬智行CEO彭軍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表示,小馬智行的目標在2029年前實現盈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