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線IPO報道,「天天IPO」系投資界旗下專注上市公司報道公眾號,歡迎關注!

紅杉中國為最早投資人。
作者 I 楊繼雲 劉博
報道 I 投資界
投資界獲悉,昨晚(北京時間11月27日),小馬智行正式登陸納斯達克。此次IPO發行價為13美元/股,對應市值超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60億元),成為年末最大赴美IPO。
這個超級IPO的背後,離不開兩位靈魂人物——彭軍(James Peng)和樓天城。二人為清華校友,職業生涯更是極其相似,都曾在谷歌任職,後在百度相識,最終聯手自動駕駛創業,創立小馬智行。八年彈指一揮間,小馬智行一路崛起,身後集結一支長長的投資人隊伍。
至此,我們看到最近自動駕駛迎來一波上市潮。這背後,屬於中國的自動駕駛時代正在拉開帷幕。
兩位清華大牛
聯手締造一個超級IPO
小馬智行的故事,始於兩位超級學霸。
其實在創業前,彭軍和樓天城已在圈內小有名氣。1996年,彭軍在獲得清華大學學士學位後,前往斯坦福大學深造,畢業後先是加入谷歌,後加盟百度,擔任自動駕駛部門首席架構師,負責百度自動駕駛的整體戰略規劃與技術發展。
正是在百度,彭軍與樓天城結識。

(左/樓天城;右/彭軍)
樓天城早年同樣畢業於清華大學。1986年出生,浙江人,他在2004年被保送至清華計算機系,博士時期師從姚期智院士,是清華姚班首屆學生。他曾被認為是“世界程式設計第一人”,人送外號“樓教主”。2016年加入百度與彭軍共事,樓天城曾是百度最年輕的T10級員工。
轉折點是2016年,彼時正值國內自動駕駛洶湧澎湃的元年,一拍即合的彭軍與樓天城決定入局。時不我待,這一年年底小馬智行在矽谷成立,投身全棧自研的L4級自動駕駛技術,彭軍任CEO,樓天城任CTO。多年後的一場採訪中彭軍回憶,“大廠動作太慢,不如自己做得快。”
當時彭軍判斷,從終局來看,能夠更早實現自動駕駛規模化商業落地的一定是Robotaxi,L4技術是背後的驅動力。因此創業早期,小馬智行的主線任務就是拼技術。2017年3月,小馬智行獲得美國加州自動駕駛路測牌照;同年10月,其中國總部和研發中心在廣州落地,隨後小馬智行在廣州南沙區開始常態化執行自動駕駛車隊。
小馬智行見證了中國自動駕駛爆發歷程,至今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國內一線城市獲得全無人駕駛車輛的運營許可,累積近4000萬公里自動駕駛測試總里程,其中無人化測試里程近400萬公里,為規模化和無人化的自動駕駛服務奠定基礎。這期間,其Robotaxi服務自2021年開始收取費用。
目前,小馬智行分別在矽谷、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盧森堡設立研發中心,並在韓國、盧森堡、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等國家和地區佈局自動駕駛業務,實現技術和產品出海。

根據招股書,小馬智行的技術目標是打造適用於不同車型及場景的“虛擬司機”,同時佈局自動駕駛出行服務(Robotaxi)、自動駕駛卡車(Robotruck)、乘用車智慧駕駛(POV)三大業務。2022、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公司營收分別為6839萬美元、7190萬美元和2472萬美元。2024年前三季度,小馬智行整體營收同比增長85.5%。

然而,自動駕駛依然是一門燒錢的生意。招股書披露,從2022年初到2024年6月30日,小馬智行累計淨虧損為3.2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3.17億元),其中,2024年上半年淨虧損為5178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7億元)。
不過,小馬智行已與豐田、北汽、廣汽、上汽、一汽、三一等車廠,及英偉達、中國外運、如祺出行等上下游企業建立合作。併成為國內首家取得出租車運輸經營許可和貨運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的自動駕駛公司。
八年創業一晃而過,彭軍與樓天城終於迎來人生第一個IPO。
紅杉中國為最早投資人
身後VC/PE雲集
翻開融資歷程,小馬智行無疑又是一個創投圈眾星雲集的案例。
其中,紅杉中國是小馬智行最早,也是目前持股比例最高的財務投資人。雙方的結緣要從2016年初說起——當時,紅杉中國合夥人周逵前往矽谷參加紅杉年會,在參觀百度美研院時遇到彭軍,兩人曾有過一段簡單交流。
同年10月,周逵接到彭軍一通電話,談及自己剛剛回到北京,正考慮和樓天城一起出來創業,並簡單介紹了做無人駕駛公司的想法。周逵對此極為重視,迅速拉上另外兩位合夥人沈南鵬、富欣,與彭軍詳細面談。此後,紅杉中國團隊快速跟進。
對於紅杉中國來說,這是一場有準備的仗。2016年前後,國內無人駕駛賽道剛剛火起來,紅杉中國內部已經在這個方向上進行了大量調研,對無人駕駛未來的發展路線也有相當明確的推演和研判。當時市場上湧現了不少創業團隊,紅杉中國調查後鎖定背景和技術實力最好的幾家,因而能對小馬智行迅速響應。
聊起當初的押注,周逵總結了幾點:“第一,這個創業方向需要長期堅持、長期投入,沒有捷徑,我們看到兩位創始人經過深思熟慮,有堅定的事業信心和發展規劃;第二,這需要一群技術天才高度聚集、默契合作,而相比其他創業者,兩位創始人有卓越的技術能力和人才組織能力,對其他技術天才具有巨大號召力。”
投資界瞭解到,當年第一輪融資時,小馬智行開放了20%的額度,紅杉中國是最早接觸公司的一批投資人。2017年初,小馬智行完成天使輪融資,紅杉中國以15%的股比領投。
完成投資後,小馬智行成為紅杉中國被投公司中少有的由三位合夥人(分別是沈南鵬、周逵、富欣)共同深度參與和管理的專案。此後幾年,無論在投融資、戰略方向、產業資源對接、產業合作上,紅杉中國都提供了全方位支援,承擔了重要的“助攻手”的角色。
這當中有一段插曲:小馬智行在國內的第一個辦公地點,就在紅杉的中關村孵化器裡,而在人才招募、品牌建設上,紅杉中國團隊也對其進行了資源協助。關於這段往事,彭軍曾經不無感慨:“紅杉的堅定支援對於小馬智行的誕生和起步至關重要。”
自動駕駛征途漫長而艱難,早期需要不斷地融資。2017年,五源資本合夥人張斐在小馬智行辦公室第一次見到小馬團隊,原定一個小時的簡單溝通,在當天變成了兩個小時的長聊。張斐對小馬團隊的初印象深刻:“James和天城都有強烈的工程師特質,又非常務實。在投資創業者時,我們會擔心那些理想主義過高的人,後面也許會不接地氣,而相比之下,他們倆的風格非常平衡。”
行至2018年,小馬智行先後完成1.12億美元、1.02億美元的兩輪融資。除了紅杉中國之外,投資方還包括五源資本、君聯資本、DCM、啟宸資本、普華資本、弘泰資本、聯想之星、Comcast Ventures、矽谷未來資本、招商資本、斯道資本、崑崙萬維、紅點中國……名單很長很長。
此後,小馬智行保持著每年1-2輪的融資節奏。這過程中,紅杉中國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在引入海外的重量級投資機構時,紅杉中國依託自己的“朋友圈”帶來很好的背書和支援。豐田汽車、沙烏地阿拉伯王國新未來城(NEOM)及旗下投資基金NIF(NEOM Investment Fund)、Ontario Teachers' Pension Plan、鍇明投資、蔚來資本、CPE源峰、凱雷投資集團、富達資本、中阿基金、卓源亞洲、Raumier Limited、Evodia Investment、廣汽資本等知名機構紛紛入局,小馬智行的估值也一路水漲船高。
最終,紅杉中國對小馬智行連續4次出手,IPO前持股比例10.2%,在財務投資人中佔比最高。此外,IDG資本持股5.8%,五源資本持股5.7%。陪伴多年,創業者與身後投資人寫就一個互相扶持的範本。
新世界
迎接自動駕駛時代
電影中的自動駕駛科幻一幕正在走進我們生活。
不久前,特斯拉“Cybercab”Robotaxi正式亮相,而最為大膽的是,車內沒有方向盤和踏板,再次顛覆想象。
馬斯克豪賭自動駕駛,他認為Robotaxi是個性化的公共交通,平均出行成本將可以大幅降低。據悉,Cybercab車輛預計在2026年開始生產,並將在2027年開始大規模量產。
我們將目光拉回至國內,越來越多的Robotaxi開始駛上大街小巷。
今年7月,百度Apollo推出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蘿蔔快跑”,因在武漢全無人訂單量迎來爆發式增長,轟動一時。近日何小鵬也表示,Robotaxi 的趨勢越來越明確,尤其是端到端技術的加持,加快了小鵬智駕的迭代,同時小鵬汽車也將在2026年正式推出Robotaxi。
這一步,走得並不容易。回望過去近10年,國內自動駕駛行業幾度沉浮,背後折射出市場對其商業化落地的考驗。如今,真正的拐點隱隱來臨——根據中金公司研究預測,到 2030 年,Robotaxi 全球市場空間將超過 2 萬億美元,成為市場空間最大的自動駕駛場景之一。
期間,國內無人駕駛領域還曾出現過“路線之爭”,一部分企業選擇先走L2/L3實現產品和解決方案的落地的“低階路線”;另一部分則主攻實現L4級別的無人駕駛Robotaxi的“高階路線”。在戰略路線的選擇上,紅杉中國堅定地支援小馬智行走高階路線,直至今日。
就像《盜夢空間》電影中所說:“你要相信,夢境並不是虛無的,它能給你帶來新的可能性。”如今Robotaxi的爆發,無疑引發了對未來交通秩序重構的無限遐想。
對於這一天的到來,中國創業者等待已久。最近彭軍在鳳凰科技的一次採訪中透露,“我們原本預計在2025年到2026年間投入千輛車時,會形成一波熱度。現在這股熱潮提前到來,說明公眾對全無人車輛變革交通出行的想象力已經爆發。”
自動駕駛,正在掀起全球新一場科技競賽。對於前景,紅杉中國合夥人富欣判斷:“如今通用人工智慧的崛起正在促進自動駕駛加速發展,實現‘人、車、路’的協同,行業已經迎來最初的曙光。”
路雖遠,行則將至。正如樓天城曾所言,他知道正在攀登無人駕駛那座珠峰,但不知道的是,他攀登的路是否就是通往珠峰的路,“真正證明這條路是否正確的唯一做法,就是去到珠峰。”
攀峰者登頂的那一刻終將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