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分享是一套書,但是基於這套書,有很多話針對現在年輕人不吐不快。
前幾天吃晚飯的時候,隊友說起這樣一件事——
朋友公司新入職一名00後,跟著朋友一起接待客戶。
包間,大圓桌,這孩子一進去就往主座上坐。

朋友和客戶大眼瞪小眼,都看呆了。
這莫非就是傳說中的年輕人整頓職場?
朋友覺得這位00後還是有挽救可能性的,於是偷偷告訴他這樣不行,可是這好大兒想得很簡單——
“裡邊兒的位置有啥好?進進出出多不方便,上廁所都得多走兩步路!”



隊友說完,我說,這種事不罕見,可以看到很多涉世未深年輕人的影子。
隊友也同意:客戶嘴上說著坐哪都行,心裡肯定是打了負分的。
毛豆在一旁靜靜地聽著。一會兒他問:難道坐哪個位置,還需要安排好?
我和隊友都笑了——典型的10後問題。
我想了想,說:現在很多家庭都不教了,覺得禮儀、敬酒、座次是封建糟粕。但是今天媽媽要對你說,如果是你好友們無所謂,但是走入大學、職場等,務必要注意座次、敬酒、這些成人世界通行的禮儀,否則你會吃很多虧。
很多人覺得那是多此一舉。正常,因為他們的原生家庭也從未教過這些,但我告訴你,這些禮儀必將永遠存在下去,而且並沒有人們想的是“我國北方傳統、注意尊卑才注意這些,南方更為平等就無需遵從”,南北都一樣。
為什麼在不平級的場合,都會出現主座、陪坐這種現象?這種現象並不長,也就幾萬年的歷史吧!



自然界叫啄序(群體中等級較高的享有優先進食的權益,頭狼吃完了才輪得到剩下的狼分),而男人的雄競世界叫坐序(涉及利益分配的順序)。
考慮到當代有資源分配能力的多為年長男性(就是年輕人不屑稱之為的“老頭子”們



),所以一定會這麼坐。
從資源分配的角度看,上位者看下位者一目瞭然,也就是資源分配能力,很難偽裝。
甚至網際網路大佬內部聚會也是這麼安排的,當然極少數有格局的大佬真心不介懷,但是絕大多數身處高位的人都是嘴上說不介意,但真有毛孩子亂坐,心裡是一定會打負分的。
所以,那些“整頓職場”的年輕人,除非家裡真是有燒不完的礦無需考慮人情世故,否則是多麼冒傻氣啊!



除了坐次,再比如“動筷子”這件事。
我國的用餐禮儀是以長輩和客人為尊,用餐前,要請長輩和客人先動筷子。
孩子小的時候無所謂,但是當孩子長大,客人變成了孩子人生中的“重要他人”,甚至是貴人呢?
比如,當客人是決定他們畢業標準的“導師”、給不給少為人知機會的大學輔導員呢?
再比如,當客人是小領導、部門領導乃至大boss呢?
只有小時候被認真教過禮儀訓練的孩子,才知道,這些人手裡的其實不是筷子,而是影響自己人生的“指揮棒”。
所以,我發現很多年輕人所謂的“真性情”、“整頓職場”,其實是沒禮貌,沒常識。
因為無論哪個社會,絕大部分職場升遷的權力和好機會、好資源都掌握在年長者手中。而這些人無一例外,都非常注重禮儀。
當然,只有極少數領域最最頂尖的那1%都不到的超級大牛,才有資格恃才傲物,才有資格不拘小節,但問問孩子的水平,是這種稀缺人才嗎?
普通背景,普通學歷,普通技能的年輕人,一番操作猛如虎,整頓了職場,震懾了領導,收服了同事。實際上呢?領導只是懶得理你而已!
畢竟,爹媽都懶得教的道理,旁人更沒這個義務了——我說這話不是指責,不是陰陽怪氣,而是深深的感慨。

九月開學,毛豆就是六年級的大孩子了,會接觸更多的人和事。
所以,當我看到這套僅售66元的《兒童禮儀指南》,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走上社會避雷指南”。
因為,在我家餐桌上和毛豆的對話時,我有一句話沒說:
禮儀雖說是場面事,但其實背後牽扯的是每個人實實在在的“利益”。
這道理有點暗黑,他大了再告訴他吧



。
從這個角度上說, 古人起名多麼有智慧,“禮儀”=“利益”,其實就是行為舉止不拉胯、從心不逾矩、避免做出影響自己利益的事情,尤其是年輕人!
這套關鍵時刻能避坑、能贏得貴人賞識的人生智慧書叫做《兒童禮儀漫畫書》。
我建議這套書,一定讓孩子看,孩子小的時候先以輸入、尊從為主。理解要這麼做,不理解也要這麼做。
孩子大了以後,若有機緣,便能悟到背後的機心,若沒機緣,按照規則做一個舉止得體的人,那也是好處多多,會給自己帶來很多機會。

比如呢,這套書裡有整整一本書,是專門講餐桌禮儀的。
從參加宴席的座次,到餐具擺放,到如何點菜,如何用筷子、勺子,如何倒茶,如何吃自助餐……
餐桌上大大小小的細節,都在這本書裡了!

為啥特別強調餐桌禮儀呢?
咱們中國人,是很喜歡“吃”的,無論什麼事,都喜歡邊吃邊談。不懂餐桌禮儀,意味著孩子很可能會處處碰壁



。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寶,吃飯的時候,他們總是第一個上桌,第一個動筷的。
家長對此也習以為常,經常大人還在廚房忙呢,孩子已經風捲殘雲吃得滿桌狼藉了。
嗯,自己生的,當然怎麼看怎麼可愛



。
但如果用“別人家的孩子”而非“自家娃”的標準來看待,這些行為是非常失禮的!平常不講究可以,重要場合完全不懂可不行!
就比如點菜吧,有多少孩子是隻點自己愛吃的?

就比如,宴席座次禮儀,《兒童禮儀漫畫書》給出了3條準則。
一是注意主位。
一般而言,就餐的座位是“尚左尊東”,如果包間裡不好分東南西北,那也簡單,記住“面朝大門為尊”即可。

二是注意就坐順序。
一定一定,要請長輩先入座。代入職場,那就是讓領導、客戶先坐。

三是規範坐姿。
坐正,坐直,不抖腿。

書裡還有一個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直拍感慨太內行了的社交技能——
教孩子如何送禮,才能送到別人的心坎上。
咱就是說啊,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老人就醫,孩子上學,職場升遷,誰還沒點求人辦事的經歷?
年輕人對此不屑一顧,但社會的真相就是,很多時候,辦事都跟送禮掛鉤。
如何把錢花到刀刃上,把禮送進別人的心坎裡,是門很深的學問。
就比如,我曾經聽說過一對年輕爸媽給老師送禮,居然是直接拎著大包小包的禮物在校門口等老師




老師為了避嫌,恐怕在學校裡連話都不敢跟孩子多說了。
《兒童漫畫禮儀書》裡牛刀小試,教了孩子幾條送禮的禁忌。
送雙不送單。
禮物的種類和禮品的數量,都要選擇雙數,取其圓滿和吉祥的意味。

送新不送舊。
千萬別為了省錢和圖方便,把別人送給自己的禮物轉手送給第三人。

不送明碼標價的禮物。
送禮之前一定要摘掉價籤,如果禮物上標著多少錢,就顯得很不禮貌,也會讓收禮的人覺得尷尬。

類似的社交禮儀小錦囊,書裡還有很多。
比如,教孩子開口就能抓住重點,吸引對方注意力的“金字塔原理”和“黃金三點論”,除了社交場合,學校裡的演講啥的,也完全用得上。

夸人的時候,如何讓“彩虹誇誇屁”走進別人心坎兒,效果更好?
光憑真情實意、滿腔真誠是不夠的!
還有三個要領:合乎時宜,翔實具體,雪中送炭!

到別人家做客,如何才能做一個受歡迎的小客人?

當別人贈送禮物時,收還是不收?

老師和校長請你上臺領獎,有啥注意事項?

這些很重要又常常被忽略的問題,《兒童禮儀漫畫書》全都有!
《兒童禮儀漫畫書》全套共7冊,每冊書專注一個場合,除了咱們剛才介紹的《餐桌禮儀》,還有《聚會禮儀》《活動禮儀》《說話禮儀》《節日禮儀》《公共場所禮儀》《旅行禮儀》。
7本書,7個生活常見場合,主打一個實用!

有趣的漫畫+精煉的文字總結,孩子一看就明白。

全套共7冊!官方定價158元。
咱們的團購價非常給力,只要66元,連原價的一半都不到的價格折算下來,每本書只要幾塊錢哦~
奉勸大家,這種書錢是小事,務必讓孩子將來少吃虧是大事。
購買老規矩:
7天無理由,非質量問題退換貨您需要承擔來回的運費;質量問題退換我們承擔來回運費。店鋪二維碼如下,點選文後的“閱讀原文”也行。

有任何問題的話,您可以:
文章下面留言、
有贊店鋪諮詢、
企業微信客服;
如果以上都不會,您又是新人,麻煩加下微信maodouma12 :)

《總有好辦法》:難得一見的好書,
孩子的語文和人生智識都會上一個臺階
另外有一套書,《總有好辦法》2024年1到6月的過刊出啦!
《總有好辦法》咱們之前團過,在當今百花爭豔的童書市場上,它背後的編輯團隊有著旁人無法望其項背的優勢——
特別擅長寫故事,尤其是別人寫不了那種成年人故事。
強大的編輯團隊不僅能把它改寫成兒童能消化的版本,還有本事寫得風趣幽默、簡單好懂、蕩氣迴腸,讓孩子看完久久回味深思!
看這套書的時候我一直在跟小助理感慨,資源的不同,不僅會造就孩子眼界的差異,甚至也會造成他們智識方面的差距。
有的孩子沉醉於口水漫畫,閱讀水平一直在低水平兜圈子,看得多了,連很簡單的文字都讀著費勁。
有的孩子一識字就開始咀嚼吸收原本是寫給成年人看的故事,長期下來,不僅語文素養突飛猛進,思考深度和智力水平也會有很大提升!
說《總有好辦法》背後的紅馬童書團隊能寫別人寫不了的故事,這話沒有絲毫誇張。
舉個例子,“曲聖”關漢卿的故事,大家肯定多多少少都知道點兒吧?
這位“東方莎士比亞”的名字,連小學生都知道,他是元代最知名的戲曲家,他最受歡迎的代表作叫《竇娥冤》。

可是——
如果被問到關漢卿為何痴迷戲劇,為何成為一代戲曲大師,《竇娥冤》究竟講的是什麼,為什麼能夠成為關漢卿的代表作,我想,恐怕很多人都沒法答出來。
因為,從小學到大學,咱們在課本上了解到的關於關漢卿的一切,都是扁平且碎片的,拼湊不出一個完整、鮮活、有喜怒哀樂和蓬勃生命力的偉大戲曲家。
真正的關漢卿,只被極少數專業研究文學、戲曲的人獨賞。
原因倒也簡單:如此厚重的人生,想要講好講全面,真的特別難,很容易就成了費力不討好。
可紅馬童書偏要不走尋常路,挑戰最艱鉅的任務——
它用一期雜誌的長度,詳細為孩子們解讀關漢卿的人格魅力與戲曲魅力。

和普通童書直奔作者生平和代表作的寫法不同,紅馬在背景鋪墊這塊兒做得特別細。
開篇就丟擲一個疑問——
古代講究學而優則仕,關漢卿書讀得如此好,為什麼不去考科舉當大官,偏要跟下九流的戲子扯上關係呢?
這是因為,當時蒙古入侵中原,建立了元朝。無論是政治、軍事,還是法律、經濟,都由蒙古人說了算。
在這種大背景下,元朝皇帝宣佈廢除科舉。這意味著,文人們讀再多的書也不能做官了。
讀書人一直以來堅持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夢想,突然被擊得粉碎。

無法走仕途,那麼多讀書人該何去何從呢?
有勤勉上進的,支起攤子做點兒人們看不上的小生意,勉強餬口。
有承受不了打擊的,破罐破摔,酗酒墮落,再無絲毫讀書人的體面與清高。

而關漢卿選擇了另一條路——
既然不能走上仕途,那就不妨走入世俗。
他把自己生活中所見所聞的不公之事、悲慘之事,都化為紙上文字,由戲樓的演員們唱出來,有千鈞之力。
《感天動地竇娥冤》,就是這麼來的。

接下來,紅馬童書集中火力,給孩子們講解關漢卿的這部代表作。
大家可能會疑惑——
高一的時候,語文課本兒才會介紹《竇娥冤》,而且還是節選。
把全部內容講給小學生聽,確定他們聽得懂?

△ 高中語文課本中的《竇娥冤(節選)》。
這就是紅馬童書的過人之處了,毛豆看了這本書之後,一個人在沙發上躺了很久。
問他怎麼了,他幽幽嘆了口氣——
“雖然竇娥發的三樁願最後都實現了,可她還是死了呀。身處下位的人想要一個清白和真相,就要付出生命的代價,這社會也太不公平了吧!”
我意識到,他不僅讀懂了內容,甚至還讀懂了關漢卿那些沒有直接說出來的憤懣!

在具體的內容編排上,紅馬童書的方式既傳統又新穎。
說它傳統,是因為它規規矩矩,按照楔子——第一折——第二折——第三折——第四折的順序來講述竇娥的故事。
情節內容,前後順序,都與關漢卿的原著《感天動地竇娥冤》一模一樣。
並且,中間還穿插了許多戲曲小知識。
比如,元雜劇的劇本體制,“四折一楔子”。

當時戲班的常用樂器。

元雜劇的角色分類,旦末淨雜。

說它新穎,是因為它把原本在臺上的戲劇,搬到了紙上,成了別具一格的“漫畫戲劇”。
你瞧——
一幅又一幅漫畫,加上下方簡單的文字描述,讓孩子讀輕鬆懂劇情進展。

漫畫中的氣泡文字,則是簡單化的戲劇臺詞,很見底蘊。
比如蔡婆婆這句,“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不須長富貴,安樂是神仙。”
還有竇天章這句,“有錢男子漢,沒錢漢子難……”

漫畫上方,則是對元雜劇的科普知識。
舉個例子,蔡婆婆第一次出場,唱這段“花有重開日”的時候,漫畫上方就有嚴肅的科普。
“除正旦、正末之外,劇中人物第一次出場,一般都要念上場詩,然後介紹自己的身份、行業等。有的上場詩是程式化的,稱為水詞,比如富貴家的萊夫人都念‘花有重開日……’這一段”。

這種保留傳統戲劇精華,又加入小孩喜愛的漫畫元素,並加以簡要介紹的“紙上漫畫”,即便是小孩子,也能輕鬆讀懂大人故事。
咱們這次團的《總有好辦法》是2024年1至6月刊,一共6本。

前面提到的介紹關漢卿的《用戲曲打動人心》是1月的。

2月,《永不言棄》:海明威永不言棄、寧可被毀滅也不能被戰勝的精神。

3月,《腦洞大開》:建築大師伍重頂著重重壓力,建成悉尼歌劇院的傳奇故事。

4月,《換個方式寫故事》:阿加莎·克里斯蒂衝破母親去世、丈夫離婚、自己抑鬱的人生困境,成為偵探文學黃金時代開創者的蛻變歷程。

5月,《尋找真正的快樂》:蘇軾的人生起伏與得悟。

6月,《梳理歷史》:史學家司馬遷從人生苦難中浴火重生的故事。

大家如果去郵局購買,價格是12.5元/本,半年套裝就是75元。
咱們的團購價要便宜一丟丟,2024年1至6月套裝共6本只要69.9元。
(已經是努力爭取的極限了,紅馬童書出的雜誌真的非常搶手,根本不愁賣!!!)

購買老規矩:
7天無理由,非質量問題退換貨您需要承擔來回的運費;質量問題退換我們承擔來回運費。店鋪二維碼如下,點選文後的“閱讀原文”也行。

有任何問題的話,您可以:
文章下面留言、
有贊店鋪諮詢、
企業微信客服;
如果以上都不會,您又是新人,麻煩加下微信maodouma12 :)
關鍵詞
孩子
禮儀
餐桌禮儀
這套書
關漢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