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這就是過年的規矩

點選上方藍字👆薩提亞實用心理學”關注我,加星標★
每天學點親子|婚姻|個人成長,每天成長·進步·幸福
預約心理諮詢(收費):請後臺回覆“心理諮詢”
近期課程諮詢(收費):請後臺回覆“課程”
刻在骨子裡的教養,是父母留給孩子最有價值的資產。帶孩子開心過大年,先從學習遵守規矩開始。
——薩姐
作者:Moon
來源:男孩派(ID: boy666dj)
《論語》中有一則非常經典的故事,叫“過庭訓”。
一日,孔子站在庭院中,兒子孔鯉看到後,想偷偷溜走。
孔子攔下他問:“今天學禮了嗎?”
孔鯉答:“沒有。”
孔子便教導兒子說:“如果不學習禮儀,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過程中,留下了不少規矩。
春節期間,人來客往,孩子的一言一行無不透露著禮貌和教養。
今天,我整理了一些過年期間應該注意的規矩,希望爸爸媽媽們能夠有所借鑑。
01
不說破話
老一輩人常說:萬物莫不有規矩。
國有國法,行有行規,說話自然也有說話的規矩。
尤其是過年期間,大家免不了要走親訪友,家裡也會有很多客人來拜年。
如果孩子不懂說話的禮儀,難免會說出一些令父母尷尬的話。
不僅讓人覺得孩子毫無教養,甚至影響到對大人的看法。
所以在春節這樣一個闔家歡樂的日子裡,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哪些話不該說:
02
在飯桌上
相信每年春節,大家都會在飯桌上遇到這樣的孩子:
霸佔自己喜歡的菜,不讓別人食用;
肆意拉桌布、推桌子、丟食物、撒潑哭鬧;
沒吃幾口就亂跑,從客人身邊擠進餐桌……
孩子的家長見怪不怪,習以為常。
而作為旁觀者,通常第一反應會是:這孩子沒什麼教養。
有人說,從一個人拿筷子的樣子就能看出他的出身,一個人在吃飯時不經意流露出來的舉止最能看出他的修養與內涵。
僅僅是一頓飯的時間,就能看出孩子背後的家教。
春節聚餐前,父母一定要提前告訴孩子,飯桌上該注意的幾件事:
03
有客來時
《常禮舉要》中說:及門先趨,為客啟闔;入門必為客安座……
客人來了一定要講禮儀,守規矩。
孩子作為家庭的一員,自然也有義務幫助父母招待客人。
在迎來送往的過程中,孩子也能懂得更多禮儀規矩,鍛鍊孩子待人接物的能力。
從而逐漸成長為一個言行得體、懂事體貼的人。
04
到別人家
知乎有一個關於熊孩子的熱門話題。
三千多條回覆,幾乎都與春節親戚串門有關。
其中一位網友說:
“想想這些熊孩子的父母真可憐,能生養,卻不會教養,以為是愛他卻是在害他。自己視若珍寶、溺愛著、巴不得供起來的大寶貝,在別人眼裡就是一個令人厭惡的煩人精。”
網友的評論固然有些尖銳。
但身為家長,如果沒有好好教育孩子,難免他以後不會被人嫌棄。
真正懂教育的父母,會藉著春節的機會教會孩子做客的規矩:
05
中國自古以來都是傳統禮儀之邦,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是中華文明的傳承,往往蘊藏著深刻的做人之道,處事之法。

春節時期,也是教孩子做人的好時機,刻在骨子裡的教養,是父母留給孩子最有價值的資產。


點個在看”,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一把尺,讓他懂分寸,知禮儀,守規矩,健康成長。
-END-
來源:男孩派(ID:boy666dj),關於養育男孩的乾貨,這裡都有;關於養育男孩的苦甜,這裡都懂;家有小男孩,歡迎關注男孩派。

我們的影片號會有導師分享心理學內容影片!
歡迎大家收看和關注,也請點在看和轉發支援
點選下列標題,檢視近期其他課程安排:
關注薩姐,檢視更多精彩內容▼
你的每一個在看,我都歡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