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選上方"GameLook"↑↑↑,訂閱微信 」

殘酷的商業市場裡,股價的走向隨行就市。或漲或跌的大趨勢往往是不留情面的風向標,反映著一家公司真實的經營勢頭。
比如隨著2024年四季度財報公開,Playtika在納斯達克的股價乾脆利落地劃出一條斷崖式下跌的曲線,一個交易日內暴跌超24%。不久後,這家休閒遊戲大廠的股票股價已跌至不足5美元,比起2021年上市後33.81美元/股的峰值已經摺去了近九成,公司市值也跌至16億美元、PE市盈率僅9.5倍。

儘管目前該公司已經將股息率拉到了慷慨到近乎“送錢”的8%,哪怕目前公司的市盈率只有9.5倍……廣大投資人們還是義無反顧地用真金白銀投出了退場票,背後的原因是對Playtika公司經營戰略和對疲軟的業績的強烈不滿。
有趣的是,站在GameLook的視角,Playtika採用的公司經營戰略,相信對國內讀者並不陌生——簡單來說就是有點騰訊遊戲的味道,騰訊發展“長青遊戲”,Playtika也大談產品運營和長線發展,弱化新游上線;騰訊全球投資佈局工作室矩陣,Playtika完全將收購併購驅動發展寫進公司戰略。
而在騰訊遊戲依靠14款長青遊戲不斷創下歷史級業績,但依靠老遊戲的Playtika卻落得一地雞毛,這中間的戰略差池,究竟出現在哪一步?
利潤營收雙降,資本戰車為何原地踏步?
從財務資料的基本面上,Playtika倒不能算是十成十的差。畢竟在2024年,它還是實現了1.62億美元(約11.8億人民幣)的淨利潤,但淨利潤率只有6.35%,如果不提醒是Playtika是遊戲公司,可能很多人會誤以為是個製造業公司。
而從Playtika官方披露的財務資料來看,其2024年全年實現收入25.493億美元(184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0.7%,同時也是連續第二年出現收入下滑。此外,2024年全年淨利潤同比下降31%,2023年為2.350億美元。

這還不得不提及,由於去年Playtika完成了對《Dice Dreams》開發商SuperPlay的收購,後者收入與Playtika財報進行了合併。據高管在財報說明會上的說法,SuperPlay在2024年Q4季中正式完成並表,該季度為Playtika貢獻了約4800萬美元的收入。
如果拋開這筆併購,Playtika原有產品的營收下滑趨勢還要更加明顯。其中“當家花旦”《Bingo Blitz》《Solitaire Grand Harvest》等旗下主力產品的流水集體出現了下滑,跌幅在0.5%到10%不等。

Playtika目前旗下主力產品
造成這種令人憂心的財報表現的直接原因,則是Playtika這兩年進行的戰略調整。
在2023年3月,Playtika高管在財報會上丟擲“停止釋出新遊戲”這個對遊戲公司來說石破天驚的戰略。據Playtika高管表態,他們認為彼時CPI大幅上漲的大環境對於新游上線不利,決定實行緩兵之計,“直到新遊戲的投資回報率在經濟上可行。”
Playtika推出的替代策略延續“資本戰車”戰略,推動對其它潛力遊戲產品的收購併購以此來實現公司業績成長,同時結合對現有產品的長青化運營和外部新遊的整合,轉化為棋牌賽道類的平臺型廠商。另一方面,加大對人工智慧在廣告投放、使用者體驗方面的應用,力圖增加投放ROI。
但幾年後回頭看,想象中寬鬆的買量市場環境沒等來,斥資十餘億美元收購來的Superplay,目前仍然處於虧損運營狀態。按照Playtika預估,Superplay利潤回正最早要等到2026年……
時隔快兩年的這場財報會上,Playtika只能假裝此前“停止釋出新遊”的戰略是“無事發生”,終於宣佈重啟新遊戲發行。但如今整個市場的競爭態勢,只比Playtika當年半路收手時更嚴峻……
假意做“長青”,實是真“怯戰”
而儘管GameLook將Playtika的戰略與騰訊相比,但歸根結底,二者只是在操作層面有些類似。但騰訊所押注的14款長青遊戲,顯然與Playtika退守的老遊戲截然不同。
對騰訊來說,手持的《王者榮耀》《和平精英》幾款全民級產品每年貢獻數百億收入,對其進行專注的長期運營,進而將這些長青遊戲進化為平臺型遊戲。但押注長青遊戲,不意味著騰訊遊戲主動放棄新游上線,交出變革市場的主動權。
儘管在外界的印象裡,騰訊近年在立項上趨於謹慎,但騰訊同時也對行業趨勢保持密切關注,隨時準備出牌:比如目前跨平臺遊戲、高品質遊戲興起、玩家娛樂消費品味升級的大背景下,騰訊也會“該出手時就出手”,推出《三角洲行動》等著眼次世代的自研產品,或是推出《暗區突圍》等佔位“搜打撤”新賽道的產品,絕不錯過任何一班通往新時代的客船。
而Playtika——守成有餘,但抵擋不了其優勢品類的全球衰退。根據Sensor Tower的報告,整個2024年,社交棋牌類產品收入大盤看似有著一定程度的上漲,但增量多由《Monopoly Go》這種新一代社交遊戲貢獻,傳統棋牌類遊戲極少有突圍空間,甚至還出現了下載量的顯著下滑。而玩家口味更新迭代下,整個棋牌產品賽道整體都正處在下行期,一個衰退凋零的市場中,又如何能孕育長青的基業?

這次Playtika此次公開的《Claire’s Chronicles》等三款新遊戲,其中兩款為紙牌遊戲、一款為Slot產品,重回棋牌老本行。此前Playtika斥巨資收購的《Dice Dream》開發商Superplay、紙牌遊戲《Governor of Poker》開發商Youda Games,實際上也都是棋牌賽道里的同行。

Claire’s Chronicles

Governor of Poker
就在最新和摩根斯坦利的分析師的會議中,Playtika的CFO Craig Abrahams還在大談未來對棋牌品類的長線佈局:我們在棋牌領域的份額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我們會和外部廠商合作,引入真實世界的內容,進一步豐富棋牌類遊戲內容,還要透過推出新遊戲來吸引更多玩家,云云。
要知道,在和棋牌遊戲親緣相近的休閒品類裡,遊戲規則已經徹底變化:傳統玩法如三消跑出新一代爆款《Royal Match》,同時合併遊戲(如《Gossip Harbor》《Merge Mansion》等)、休閒化SLG(如《Last Wars》《Whiteout Survival》等)這類全新核心玩法的休閒產品崛起,動輒出現月入十億人民幣級的超級爆款,整個泛使用者市場的遊戲消費習慣都在飛速升級換代。
相比之下,如Playtika在財報中提及的,儘管有了《Dice Dream》的並表,但旗下社交棋牌類產品的Q4收入出現10%的下跌。
與此同時,多年沒發新遊,Playtika能不能在如今頂住不斷進步的休閒同行的衝擊,在捲成“屍山血海”的獲量市場中存活,這同樣是一個巨大的未知數。
比如King近期軟啟動一款紙牌玩法新遊《Candy Crush Solitaire》。雖是半路殺入棋牌市場,但結合《糖果傳奇》這個頂級IP和King自身的龐大財力,這款遊戲也能為棋牌產品市場帶來不少潛在衝擊。

Candy Crush Solitaire
在《Last War》《Whiteout Survival》等全球現象級產品的推動下,比起幾年前,如今的買量市場也出現了大量翻天覆地的新玩法:從副玩法買量到“副玩法轉正”,從“詐騙小廣告”到拉名人入局的“高大上代言”……再加上,各家頭部休閒遊戲廠商幾乎都在內部積累迭代了自有的AI廣告投放模型等資料科學手段,各種抓人眼球的新手段層出不窮。

《祖國人》扮演者Anthony Starr已是《Last War》代言人
曾經自認為在買量市場中“打不出ROI”的Playtika,如今荒廢兩年功夫後重返新遊戰場,還能跟得上同行腳步嗎?這都無疑令人為它捏把汗。
走出去,才是新未來
總結來說,Playtika在不進則退的遊戲圈,缺少了主動出擊的好勝心,就成了逃避市場競爭的“逃課”。看似短期內放下了包袱,但最終卻造就了和市場的步步脫節,成了坐吃山空。
如今Playtika低至冰點的股價,很大程度上是在為2023年那輪“逃課”而買單。對遊戲公司來說,市場宏觀環境的壓力當然是經營的阻礙,但如果直面挑戰,它又何嘗不是讓遊戲公司完成浴火蛻變的“勇者試煉”?
就拿上一輪令全球開發者聞之色變的蘋果IDFA廣告識別符號來說,彼時這個政策被認為大幅降低了使用者觸達精準性、增加了遊戲公司的買量成本。但此後《Last War》《Whiteout Survival》等產品迅速摸索出了泛化獲客的新戰略,不再專注獲取單一高價值使用者,而是透過買量發行側和產品側的整合迭代,提升遊戲對泛使用者大盤的吸引力,再透過遊戲運營手段進行使用者分層,最大化獲客效率。

美區近期iOS暢銷榜單
最後的結果是,如今上述的兩款產品都已經是各個地區遊戲暢銷榜Top10乃至Top1的常客,已經是全民現象級的遊戲產品,更為背後的江娛系公司以及點點互動等公司帶來了業績的狂增猛漲。
而背上了年入25億美元的龐大規模的包袱、又長期坐享賽道頭部之位的Playtika,又能否找到“自我變革”,突破品類舒適區的邊界的內生動力呢?又或是再也無法回到曾經的股價高峰,歸於遊戲圈無數被後浪拍死的“前浪”之一呢?這是需要時間來書寫的故事。
····· End ·····
GameLook每日遊戲產業報道
全球視野 / 深度有料
爆料 / 交流 / 合作:請加主編微信 igamelook
廣告投放 : 請加 微信:Amyly588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 訂閱微信公眾號

····· 更多內容請訪問 www.gamelook.com.cn·····
Copyright © GameLook® since 2009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