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閃釋出會看比亞迪的核心戰略

長按即可免費加入哦👆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作者:ppazzyy
來源:雪球
看了比亞迪的天閃釋出會,這個技術釋出會直擊我的技術盲區,尤其是羅老師,他的課我是完全聽不明白的,以前楊東昇老師上課,我還能聽明白一些,羅老師這個課疊加上這個語調,估計普通使用者跟我一樣昏昏欲睡。
除了閃充炸裂的引數外,我更關注兩點,回到了比亞迪的兩個核心問題。
1、“用技術定戰略,技術讓我們看得更遠,看得更深”。事實上,王傳福這句話在各個釋出會上重複了多次了,例如2023年,王傳福:“對比亞迪而言,技術首先是為戰略服務的,其次才是為產品服務,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讓我們在制定戰略時比別人看得更遠更深。“這個論述表達了比亞迪的核心發展邏輯:實事求是,技術怎麼指引,企業就怎麼發展。這一邏輯,能夠在諸多矛盾交織的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並不斷帶來長期可持續的收益。而那些討論營銷話術、討論輪轂、討論產品定義、討論內飾顏色、討論車重的幼稚可笑。我試舉幾例:
當2年前,餘承東歪曲王傳福的話,說比亞迪沒有智駕時。比亞迪不說話,三年後,比亞迪連7萬的海鷗也要配智駕了。並且比亞迪提出的智駕是全車的智駕,這點從U7防美式截停就能看出,從頂層設計上就高出智慧駕駛的說法一個層次。這種理念會在長期上影響使用者,時間越長,謊言越站不住腳,到時人民群眾還是會回到真正做技術研發的企業這邊。
當三年前自小鵬起,車圈都在吹噓偽800v時,比亞迪也不說話,甚至都沒意識到,自己早就是他們口中的800v了,當時我印象深刻,孫少軍那些小夥伴們,天天嘴上掛的就是,比亞迪沒有800v。然後今天,比亞迪已經全車1200v了,這是真全車1200v,能無負面承受閃充的技術,回首市面上這些車,一下就面臨釋出即落後1-2代的窘境。
當7年前,磷酸鐵鋰和三元鋰話語權之爭時,車圈天天都在吹噓能量密度時,比亞迪不說話,然後默默拿出了刀片電池。當有些不誠實、不正直的營銷客還不死心,試圖給使用者洗腦三元鋰是高階時,比亞迪不說話,然後默默拿出了ctb,拿出了閃充。而某公司,剛剛重度燒傷了它的深圳車主,甚至沒有給車主反應時間。正好昨天餘承東開完釋出會,堂而皇之的欺騙他的使用者三元鋰是高階安全的。呵呵,其實用常識想想,三元里安全,為什麼不敢讓使用者充電到100%,三元理安全為什麼拿不出支援閃充的技術?當有一天,現在使用三元理的這批車開始出現電池老化,鋰枝晶生長,開始燒死他們的車主的時候,仙翁會不會為今天的謊言負責呢?
當1年前,新勢力們,各個吹噓自己5c引領者,建了多少多少樁的時候,比亞迪不說話,1年後,拿出了10c的充電速率,拿出了跟小石頭的合作,拿出了4s店的大面積鋪樁這時不知道那些花了大價錢投的落後5c樁,心裡什麼滋味。
當某企業痴迷於在換電上走出一條路時,比亞迪不說話,然後拿出油電同速,霎那間,那笨重的、需要打通無數標準的換電小屋,就像一個吸金黑洞一樣,蠶食著自己每一點現金流。不知道這時的金池長老,心裡又是什麼滋味呢?
比亞迪的確不會營銷,不會搞圈層,不會把20萬的東西40萬賣給使用者,但只要比亞迪依然堅持著實事求是,技術說話的本質,會在長期的競爭中讓友商越來越難受。現在的網際網路造車資本的確如日中天,洗腦、營銷不亦樂乎。但如果有一天,網際網路資本殖民實體制造業的程度越來越深,網際網路上的話語權真能決定使用者心智,如果比亞迪內部對這個未來達成了一致,那麼我相信比亞迪做手機,也是分分鐘的事情。
2、廉玉波:“比亞迪已經成點狀創新進化到了網狀創新”,這句話解釋了比亞迪的創新是否可持續的問題,說通俗點,就是比亞迪的魚池裡還有沒有魚的問題。
首先,網狀創新,在新能源汽車這個行業,除了比亞迪,我看不到第二家有這個資格。點狀創新是指企業在某個特定領域或技術點上取得突破,而網狀創新則是指企業在多個領域或技術點上形成相互關聯、相互支撐的創新網路。網狀創新這個事,說實話,是隻有技術修煉具備相當深度的企業才有資格點的技能。那些供應鏈鏈主企業,根本就沒資格提,也沒資格作。舉幾個例子:
比亞迪的智慧化跟那些只會發幾個模型,取幾個名字的妖豔賤貨有本質區別。正是因為有比亞迪的全技術鏈打通,才能讓智慧化不侷限於駕駛,於是就有了90公里麋鹿,有了爆胎穩行,有了預瞄地盤,有了反截停,有了沒有轉向柱的概念車。。。
一個天閃,融合了電池,電機,域控等等各個部件的整體最佳化,沒有垂直整合,網狀創新的事想也不要想。各位在職場的小夥伴不妨想想,光是自己產品和技術要對齊顆粒度就要撕多久的逼,如果要協調這麼多技術鏈條,那些手握一堆供應商的企業如何執行?週期如何?產品一體化程度如何?
正式因為有了這個底氣,即便羅老師在釋出會上做了開源式講解,友商學的了麼?有這麼深度的技術積累麼?
第二,比亞迪的網狀創新還體現在其技術研發的可持續性上。比亞迪在技術創新上的全面佈局和協同效應,使得其在技術研發上具備了強大的可持續性。這種可持續性不僅體現在比亞迪在現有技術領域的持續突破上,還體現在其在新興技術領域的不斷探索和突破上。
隨著網狀創新的起勢,技術創新會呈現出指數爆炸的局面,各種新的想法,新的思路都將會在這個全鏈條技術積累的平臺上開花結果,這就是AI領域常說的“湧現效應“,這種湧現得益於全產業鏈的打通,根本不是那些網際網路資本能玩明白的,那些所謂的網際網路思維,擅長洗腦、壟斷和圈層,真的玩技術,它們不行。
當打通了底層的技術鏈條,比亞迪就具備硬體生態的基礎,這個基礎上,大疆可以進來,華為可以進來,宇樹可以進來,再往後是什麼?是標準和生態的繁榮,這一切都必須以迪為主,因為供應鏈企業,沒這個土壤,供應鏈企業也沒這個進化速度。
根據我在比亞迪內部的學生反饋,比亞迪內部是一片欣欣向榮,新上的專案層出不窮,跟大疆和宇樹的合作只是冰山一角,所以,現在根本不是比亞迪的技術魚池裡有沒有魚的問題,是宇宙膨脹的速度超過了光速的問題,技術魚池變深的速度,已經超過了旁觀者觀測的極限。這個預測,留觀後驗。
雪球官方投資課程升級!
14章核心課程,聚焦大類資產投資方法論,重點介紹A股/港股/美股/債券/商品等資產的特性;精講優秀標的案例;入群即可獲得1本配套教學書籍……快來加入!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課程為雪球基金髮起,僅作為投教科普,不構成投資建議。
雪球基金是獲證監會核准的持牌基金銷售機構,提供安全高效的基金投資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