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駕駛捲到白熱化,比亞迪終於出手了

智慧駕駛的新變革,由它來定義
在過去的十年中,從電動化革命到無人駕駛技術,汽車行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轉型,傳統交通工具的定義被重新書寫。
作為這一浪潮的代表,智慧汽車已不再只是傳統交通工具的延伸,而是集人工智慧、物聯網和大資料於一身的新型智慧終端。其以強大的計算能力、精密的感測器系統以及互聯互通的網路功能,改變了人類的出行方式,也為現代生活注入了全新的可能性。
如果把汽車行業的智慧化比作一場球賽,那麼如今的賽場已經來到了關鍵的下半場。當“智慧化”成為汽車領域的新共識,智慧汽車也需要從功能性創新上升為滿足使用者生活的剛需。它們不僅需要滿足使用者對出行的基本需求,還必須在安全性、舒適性以及個性化體驗上實現突破。
自動駕駛技術、電動化平臺、車聯網體驗,這些看似炫目的技術背後,拼的正是對使用者期待的深刻洞察。智慧汽車的未來絕非是是簡單的技術堆疊,而是透過產品與使用者之間的連線,重新定義人與車的關係。
智慧汽車市場的藍海剛剛開啟。只有那些從使用者需求出發,將技術轉化為實際價值的品牌,才有望在智慧化的浪潮中脫穎而出。
比亞迪,正是這場技術革命的代表之一。從首次展示智慧化雛形,到如今仰望U7憑藉全數字底盤技術引領行業,比亞迪用二十年的探索,為智慧駕駛提供了全新的解答。
從電動化到智慧化躍遷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轎車的產量和銷量都呈現出不斷增長的趨勢。據乘聯會資料顯示,2024年11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零售量已經超過了乘用車總銷量的一半。
在新能源汽車愈發普及的同時,智慧化趨勢也正在席捲整個汽車行業。今年前三季度,智慧車載裝置製造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0.7%,“智慧化”和“AI”成為了今年車企釋出會上的高頻詞,在電動化的基礎上加大對智慧駕駛的研發力度,也成為了競爭最激烈的新發展點。
智慧駕駛,正在成為汽車行業的“明牌”。
眼下的汽車產業革命,恰好應驗了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早在2018年提出的觀點:“電動化上半場,智慧化下半場。”
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儘管最早提出了這樣的的行業洞察,但這些年來,在智慧駕駛領域的按兵不動,使其一直面對著“偏科”的質疑。
但事實上,比亞迪對於電動化和智慧化,一直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探索。
早在2004年,北京車展上,比亞迪推出的ET純電動概念車,憑藉獨立控制四輪的扭矩的核心亮點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那個新能源車還未像如今這樣走進千家萬戶的年代,比亞迪已展示出對電動化未來的理解。
概念車ET釋出的四年後,比亞迪釋出了全球首款量產的插電式混動車F3DM,並以此為起點,憑穩健的工程師思維,有計劃地開啟了新能源之路 / 圖源wiki commons 作者 Mariordo (Mario Roberto Duran Ortiz)
持續深耕電動化技術的同時,比亞迪也很早就開始了在智慧化領域的探索。2013年初,公司就與北京理工大學合作研發線控自動駕駛試驗汽車。2018年,比亞迪進一步對電動化與智慧化進行組合創新,為這年釋出的秦Pro配備了341個感測器和DiLink智慧網聯絡統。
在比亞迪的設想中,這樣的配置不僅能實現多場景智慧擴充套件,還可以將車輛變成移動感知終端,為公安、交通等行業提供資料支援。這種“軟硬兼施”的前瞻佈局,推動了智慧化技術的全面創新。
可以說,此前的“按兵不動”,或許是出於比亞迪一貫的低調務實:技術只有在打磨完美后才釋出,不讓使用者來當測試員;也或許是因為比亞迪的靈魂就是“技術為王、創新為本”,比起搶先,更重要的是“給出超前預判”。
而在如今的智駕領域,當行業似乎已經把端對端做到“卷無可卷”了,比亞迪選擇在此時果斷出手。今年1月,憑藉一直以來的理念和洞察,比亞迪提出了“整車智慧”的戰略。
在比亞迪看來,智慧汽車絕非只是“裝上四個輪子”後的智慧手機,更是融合智慧與靈魂的出行夥伴。以往的智車鏈路單純地模擬人類駕駛員,更多依賴分散的模組化設計,各功能單元獨立執行,彼此間缺乏協同,難免碎片化和效率瓶頸。而比亞迪“整車智慧”的戰略,則實現了車輛從感知、決策到執行的全鏈路數字化控制。
在這場技術路線的博弈中,比亞迪打破思維定勢,將智慧賦予車子本身,一舉打開了人們對智慧駕駛的想象,再一次引領了行業發展的方向。
在堅定方向後,比亞迪對旗下眾多車型與方案做出了快速而果斷的決策。其中,為旗下高階品牌仰望定下的路線,則是集中資源攻克高階智慧駕駛的前沿技術,“做別人沒有的、超越人類駕駛極限的”。
因而透過仰望,我們能夠更直觀地窺見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智慧化上的能力和野心。
今年的日內瓦車展中,仰望首次亮相歐洲,比亞迪設計總監沃爾夫岡·艾格在釋出會上對仰望U8“可持續奢華”的設計理念進行了深入解讀
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仰望 U7 正式亮相,憑藉全球首個全數字底盤,開創整車全演算法控制的新紀元。
成立兩年以來,仰望已經交上了不止一份“高分答卷”。去年交付的仰望U8,釋出之初即憑“原地掉頭”等功能出圈,自交付以來,一直躋身原本被國外品牌佔據的百萬級高階品牌銷量第一梯隊。
以“整車智慧”作為核心競爭力,仰望不僅傳承了比亞迪在智慧化與電動化上的探索,更將駕駛體驗提升至全新高度,並在技術發展與量產之間取到了最佳的平衡。
而作為國內少有的高階品牌,仰望則在衝擊對中國汽車來說尚屬空白的百萬級別市場的同時,也衝擊著智慧駕駛的天花板。
距離當初ET純電概念車的釋出剛好過去了整整二十年,回望過去,人們會戲言比亞迪“吹過的牛都實現了”。而在如今智慧駕駛的牌桌上,人們也看到了,比亞迪一齣手,就是一張實打實的王牌。
全數字底盤,
駛向智慧新紀元
在汽車行業邁向“智慧化”的程序中,“整車智慧”無疑是最具顛覆性的概念之一。它不僅讓車輛具備獨立感知、判斷和決策的能力,還以軟硬體的深度融合為核心,重新定義了汽車的功能和價值。
比亞迪集團創始人王傳福表示:“整車智慧,才是真智慧。”不同於傳統的功能模組化開發,“整車智慧”將底盤、動力系統、車載作業系統等進行全面整合,讓整車成為一個高度協同的智慧體。
在擁堵的早高峰,它能夠即時感知路況,主動規劃路線,避免擁堵;面對狹小停車位時,它能憑藉高精度感測器和計算系統實現自動泊車,尤其是在非常規的高難車位,憑藉智駕與易四方的系統,透過獨有的易四方泊車能力消除駕駛者的壓力。
傳統汽車行業總是離不開“硬體為王”的邏輯,而智慧駕駛的比拼,卻是軟硬結合的巔峰對決。
王傳福在“2024 比亞迪夢想日”指出:“整車智慧,只有比亞迪能做得到。
2024比亞迪夢想日現場 
整車智慧的實現,一方面,得益於比亞迪全棧自研、垂直整合帶來的戰略優勢,是比亞迪長期主義、重視技術的戰略成果;另一方面,離不開比亞迪在電動化領域的積累,為整車智慧打下堅實的基礎。”
當前,市面上的許多智慧汽車依然停留在“輔助駕駛”的階段,即透過感測器、攝像頭等硬體裝置,為駕駛員提供有限的幫助。比亞迪從行業和使用者實際需求出發,將“整車智慧”理念真正帶入了實際應用,仰望U7正是這一理念的集大成者。
作為比亞迪高階智慧化的代表之作,仰望U7不僅將智慧駕駛提升到了新的高度,還以突破性的數字底盤技術,在操控性、穩定性和駕駛安全感上實現顯著提升。
仰望U7所搭載的全數字底盤,是全球首個以全演算法控制為核心的技術平臺。仰望U7透過軟硬體結合,不僅在技術層面實現了突破,也透過持續進化的能力,為使用者帶來了更多想象空間。
全數字底盤作為“整車智慧”理念的技術基石,將底盤控制、動力輸出、轉向和懸架系統全面數字化整合,賦予車輛更靈敏的動態響應能力與更舒適的駕駛體驗。
與傳統燃油車依賴機械傳動和集中式動力分配的架構不同,仰望U7的全數字底盤徹底顛覆了傳統設計思路,透過分散式動力、全演算法控制和數字化懸架,將車輛的操控效能、安全性和舒適性推向了全新高度。
在北京車展期間,仰望釋出的仰望U7使用雪地胎,成功衝頂落差85米、坡度37.5度的亞布力冰雪大跳臺,顯示出在極端場景下卓越的安全保障能力
以複雜路況為例,面臨爆胎或急剎車等突發狀況時,傳統汽車往往因為傳輸效率低、控制精度有限而難免失控風險。而機械式懸架由於響應速度慢、調節精度低,也難以兼顧舒適與支撐。
但透過分散式動力佈局和數字化控制,全數字底盤能夠實現每個車輪的獨立響應,使車輛在極端狀況下依然穩定。同時,智慧懸架系統可毫秒級響應路面變化,為使用者提供磁懸浮般的駕駛體驗。
這一突破離不開比亞迪自研的兩大核心技術——易四方與雲輦-Z。
雲輦-Z電磁懸架系統本身已經是革命性的懸架技術,當它作為全數字底盤的核心技術之一參與融合控制時,其應用也就能延伸到更多地方,進一步開啟整車的想象空間
易四方技術在分散式動力中獨樹一幟,透過為每個車輪配備獨立電機,實現了車輛在X軸和Y軸上的精準動態控制,打破了傳統集中式動力系統的技術瓶頸;而云輦Z則徹底革新了懸架系統,摒棄了傳統液壓介質,採用4個高度整合的懸浮電機實現了車輛垂向控制的全電動化。
以易四方和雲輦-Z為核心的全數字底盤,使車輛具備三向六自由度的車身姿態全電動化調節能力,不僅提供極致平穩性,更為使用者帶來高階定製的駕駛體驗。
背後支撐這些突破的,是比亞迪自主研發的底層控制軟體。透過將感知、決策、執行全數字化,仰望U7的中央計算平臺實現了感測器與執行機構的無縫聯動,使車輛能夠即時適應多變的駕駛場景。
“一輛會思考的車”
比亞迪仰望U7以全球領先的技術創新,成為智慧駕駛領域的又一里程碑。而支撐這一切的核心,是比亞迪對技術自研的堅定追求。
在智慧駕駛領域,比亞迪共有4000多名工程師,並取得了一系列亮眼成績:L2級智慧駕駛搭載量位居中國第一,“天神之眼”高階智慧駕駛輔助系統量產交付,同時還成為全國首個獲得L3級測試牌照的汽車企業。
從整車設計到核心功能開發,仰望U7的每一項技術都由比亞迪內部團隊自主完成,特別是在全數字底盤的應用上,完成了0到1的技術探索,其原創性和領先性為未來智慧駕駛的創新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仰望U7的全數字底盤不僅在硬體技術上表現出色,更具備強大的可持續進化能力與自我成長能力。比亞迪透過OTA技術(線上升級),讓全數字底盤不僅能夠最佳化現有功能,還能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解鎖新功能。可以這麼理解,你開了幾年之後,這輛車可能比剛提車時還要更聰明。
此前,仰望U8的OTA升級推送以更新快、功能硬核且豐富而廣受好評,這種“常用常新”的體驗也將在仰望U7上延續
以“原地掉頭”功能為例,比亞迪透過OTA升級,為使用者帶來了獨創的易四方泊車功能,即使在狹窄空間內也能輕鬆完成泊車操作。這一功能的持續升級,不僅讓使用者每隔幾個月就感受到駕駛體驗的提升,也展現了全數字底盤在技術迭代上的無限可能。
全數字底盤未來還支援高度個性化的功能定製。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駕駛習慣,選擇不同的動力響應模式、懸架調節方案甚至語音互動功能——使用者想要運動感十足的駕駛體驗,仰望U7可以增強動力響應和懸架硬度,提供更佳靈敏的操控感;使用者更偏愛舒適穩重的出行,系統則能夠調節為更平緩的動力輸出和柔和的懸架支撐,帶來如履輕雲的駕駛感。
透過這種高度靈活的設定,仰望U7真正實現了“千車千面”,使每一位使用者都能夠擁有專屬於自己的智慧駕駛體驗。
仰望U7,以進化為動力,融合全演算法控制、全數字底盤,開創全球汽車的演算法新時代,為使用者帶來極致安全和極致平穩
智慧駕駛的下半場,對任何一家車企來說都充滿挑戰。從2004年的戰略起步,到仰望U7全數字底盤的問世,在智慧化與電動化的道路上,比亞迪一直走在行業前列。
全數字底盤的融合控制,讓仰望U7從底層技術到整車表現,都擁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間。以電動化為基礎,仰望U7的分散式動力系統能夠充分利用電機的響應速度和精準度,實現前所未有的動態表現。而智慧化的加入,則讓這些硬體優勢得以最大化發揮。
例如,車輛可以透過對即時路況的感知和分析,自主最佳化動力分配,確保車輛在不同路況下都能達到最佳表現。
更重要的是,這種智慧化與電動化的深度融合,不僅侷限於當前的駕駛場景,還為未來智慧駕駛的多場景應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仰望U7的全數字底盤可以進一步拓展至智慧物流、無人駕駛接駁車等領域,為智慧駕駛創造更豐富的應用場景。
比亞迪的“整車智慧”戰略,正是基於這一深度融合的理念,以全數字底盤為技術核心,推動智慧化技術在更多場景中的延展。透過對硬體的持續最佳化和對軟體的深度賦能,仰望U7展現出未來智慧駕駛的無限可能。
未來已經到來,而比亞迪的智慧化故事,才剛剛開始。
作者  王一  |  內容編輯  苦艾桃枝  |  微信編輯  梧桐
 每週一三五 更新 
投稿給“看客”欄目,可致信:
投稿要求詳見投稿規範
你可能還喜歡 

看客長期招募合作攝影師、線上作者,
後臺回覆關鍵詞即可檢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