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下決心要一輩子躺平,我聽了眼前一黑……

直播預告
點選下方預約按鈕,觀看直播↓

作者|黛西
來源|天賦一餅(ID:tf1bing)
孩子最近經常冷不丁問我,各種職業是怎麼賺錢的,賺得多不多。
7歲的她,開始為自己未來的就業方向打小算盤了。
一開始她想當工程師,去他爹的單位上班。
但後來又發現,這個單位真不怎麼樣,天天一大早開會,下班到家天都黑了,不自由!
有段時間她又覺得,媽媽做自媒體還蠻好的呢,幾點上班自己說了算,不用非得早起。
但她後來一細想,也不咋地,媽媽假期出去玩還想著她的文章,她的影片,一天天的太心累!
她說她的要求不高,就三點,活少,錢多,不用早起
嗯嗯嗯,夢裡啥都有!
前兩天,她終於想到了一個職業,她覺得挺符合自己氣質的:宇航員。
她說宇航員在太空幾點起床,應該沒人管得著吧!
活看著也不多,又不是天天在外太空待著!
她問我,媽媽,宇航員賺得多不多啊?
我上哪兒知道,我又沒看過他們的工資條!
我問DeepSeek,怎麼跟7歲孩子解釋宇航員的工資。
DeepSeek說,宇航員的工資比普通工作高一些,因為他們要學很多很難的東西,還要冒一些危險。
餅餅一聽,危險?算了!
現在她的要求變成了四個:活少,錢多,不用早起,沒有危險
如果概括成一點就是:躺平
我告訴餅餅,你現在想不出以後怎麼躺平掙錢,完全沒關係。
因為等你長大了,60%以上的職業,甚至有人預測說80%的職業,現在都還沒出現呢!
她說我不信,我長大以後的事兒,你是從哪知道的?那個預測的人又是怎麼知道的?
我我我,我竟然無言以對!
甭管未來是不是真的會冒出這麼多新職業,有一件事是確定的,未來有太多不確定性。
人工智慧的發展,又增加了這種不確定性的變數。
既然肯定會變來變去的,那還有必要給孩子做職業規劃嗎?
我認為有,但不是很多人想的那種“職業規劃”。
在充滿變數的時代,一切規劃都應該把握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說人話就是,你在思考一件事的時候,要學會拋開現有的各種限制條件,路徑依賴,甚至是成功經驗。
把問題拆解到最基本、最本質的東西,然後從0開始思考。
比如職業規劃這件事,如果用普通思維來琢磨,你可能會想:
什麼職業前景好?
網際網路、金融、醫生……
什麼行業最賺錢?
計算機、人工智慧、律師……
什麼行業最受歡迎?
大家都擠破頭考公……
但如果你用第一性原理思考職業規劃,你會先拆解本質:
工作的本質是什麼? 
是用你的能力創造價值,換取回報。
這個回報除了薪資,還有成就感,自由度等等。
什麼決定了一個人能賺到錢? 
稀缺+價值,ta身上有不容易被取代的能力。
所以做職業規劃,規劃的不是做具體哪個職業,而是哪些能力可以在未來創造價值,並且不會因為時代變化而貶值。
我想到了三個核心能力。
第一是“開新局”的能力。
說人話就是,當你有了一個吃飯本事,你能不能不過度依賴於這個本事吃飯,而是可以迅速適應外面的變化,把它遷移到新環境裡。
咱們小時候,放學路上經常看到租賃錄影帶DVD的,後來都陸續關了。
但有一家沒關,它叫網飛。
一個做DVD租賃的網站,在網際網路流媒體興起的時候,果斷轉型,成了全世界最大的流媒體平臺之一。  
把已有能力遷移到新領域中,在變化中迅速找到新的生存方式,這就是“開新局”的能力。
還有人記得2020年嗎? 當時很多餐館都受了巨大打擊,倒閉潮一波接著一波。
但也有一些餐館,馬上轉型做了社群團購平臺,渡過特殊時期,生存了下來。  
你說這種事兒能靠未雨綢繆,提前規劃打算嗎?
顯然不能!
生存下來,靠的是快速切換賽道的能力,在“亂局”中開新局的能力。
所以我覺得,與其做具體規劃,不如去培養對“亂局”的適應能力,比如突發狀況下的臨場處理能力,多角度看待一件事的思辨能力。
第二是“反脆弱”的心態。  
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裡,“反脆弱”心態是一個人的隱形資產。
“反脆弱”這個詞是我的愛豆,尼古拉斯·塔勒布提出來的,說人話就是,越折騰越強大。
一個鐵球能承受壓力,摔不壞,但它不會因為摔了就變更強,所以它的特點是“抗脆弱”。
而“反脆弱”是受到了打擊刺激後,會變得更強,比如肌肉會在撕裂後恢復得更結實。
放到人的心態上,就是你不會被人生的起起伏伏、伏伏伏伏擊垮,反而會因此成長。
最近很火的慶奶,就是反脆弱心態的榜樣。
我在她的一個採訪裡看到,她進監獄以後,得知自己不用槍斃,就決定在監獄裡“升級迭代”自己。
堅持洗冷水澡,保持鍛鍊,每天原地跑上萬步。 
她還在監獄裡學英語,學法律,積極適應監獄生活,監獄裡摘棉花比賽她都要爭第一。
出獄後身無分文,她迅速復出,儘管以前是那麼大的腕兒,但人家不介意演小角色,一句臺詞的戲她也接,戲份多少都全力以赴。
現在74歲的慶奶,精神面貌比我還好。
她說過一句話,我生下來就是0,經過打拼到了一個高度,經歷這一遭後,所有都跌到負數,但我一定要重新回到地平線之上。
——這說的就是“開新局+反脆弱”。
一個人能幹成事兒,很可能是因為運氣和機緣。
一個人能屢次幹成事兒,身上一定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第三是發現新問題的能力。
未來AI時代,答案會越來越不值錢。
DeepSeek出來之後,這句話的含金量還在升高。 
AI可以回答你提出的所有問題,可以給你提供一切解決方案,但它的根本侷限性是,不會主動發現定義一個新問題。 
舉一個商業導師特別喜歡的例子,共享單車為什麼會成功?
不是說它有什麼顛覆性的技術突破,而是因為它發現了一個問題——
你坐地鐵上班,但公司經常離地鐵站還有一公里的路。
一公里不長不短,步行太慢,打車不划算,又不可能每天拖著腳踏車坐地鐵。
共享單車完美識別並解決了“最後一公里”的問題。
AI只能在這個商業模式出現後,分析它為啥能成功,解決了什麼問題。
但它沒法在共享單車出現之前,“憑空”定義發現這個問題。
答案唾手可得的AI時代,你能不能提出一個全新的、值得解決的問題,這才是核心競爭力。
而發現問題的嗅覺,需要對生活的觀察和感知,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最近網上很多關於AI的討論,我也錄了幾條影片,你們都說看了有收穫,愛看,多聊,沒問題,我這人聽勸!
其實我想說,當一個新事物出現,人往往會高估它的短期影響,但低估它的長期影響。  
因為長期影響很難預測,但我相信會是積極的方向。
AI在短期內會取代一部分白領崗和基礎崗,會讓文科生覺得“天塌了”,但長遠看,也會出現更多新崗位和新專業。
餅餅理想中那種“錢多、活少、不用早起,沒有危險”的共產主義躺平生活,在他們這代人長大以後,說不定真的可以實現。
只是在時代變化的過程中,一定會帶著很多陣痛。
很多時候不是你想要焦慮,而是你不知道具體的方法!
其實,只有我們自己不內耗了,才有了從容的基礎
推薦學堂總編夫人卡總的影片分享會:
《不糾結,不內耗》
揭開內耗的真相
用大量真實案例、可實操的方法
幫你提高認知、升級思維、積攢內在力量
點選下方小程式
即可購買,反覆暢聽
下單後聯絡客服兌換課程
(廣告)
作者介紹
本文轉自公眾號「天賦一餅」,轉載請聯絡作者。作者:黛西。旅居德國十六年的高知媽媽,慕尼黑工大本碩畢業,公眾號「天賦一餅」創始人,主張“鬆弛養娃,活出自己”,數百萬媽媽的靈魂嘴替。來源:公眾號「天賦一餅」,黛西六年原創地,幫父母洞悉兒童心理,探討兒童社交力培養,幫孩子建立高自尊體系,收穫受益一生的“軟實力”,歡迎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