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50歲容易失眠,醫曝常見7大生理原因都與“這”有關

隨著年齡增長,不少人發現自己越來越難安穩入睡。夜間頻繁醒來、淺眠、甚至天未亮就早早清醒,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睡眠品質下降?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指出,50歲是身體機能變化的分水嶺,生理老化帶來的影響直接關係到睡眠狀態,讓入睡變得更加困難。
楊聰財醫生表示,影響睡眠的因素多種多樣,除了慢性病、心理壓力和外部環境變化外,生理機能的退化是主要原因之一。從生理角度來看,以下七個關鍵因素可能是你睡不好的幕後推手:

1️⃣ 褪黑激素分泌減少


褪黑激素負責調節人體的生理時鐘,然而,50歲以後,它的分泌量顯著降低,使得入睡變得更加困難,睡眠變淺,甚至夜間易醒。研究發現,老年人夜間的褪黑激素濃度比年輕人低40%以上,這也是許多長輩早醒的原因。

2️⃣ 生理時鐘提前


隨著年齡增長,人體的生理時鐘會自然前移,使人更早感到疲倦,入睡時間提前,但也更容易在凌晨3至5點醒來,難以再度入眠。這種“早睡早起”現象正是老化帶來的晝夜節律變化。

3️⃣ 荷爾蒙波動影響


更年期女性因雌激素和黃體素下降,睡眠調節機制受到干擾,出現盜汗、焦慮、夜間易醒等問題。男性則因睪固酮水平降低,導致深度睡眠減少,容易淺眠、多夢,甚至夜間頻尿。

4️⃣ 睡眠結構改變


老化導致深層睡眠減少,慢波睡眠(恢復體力和記憶的關鍵階段)變短,容易被光線、噪音或身體不適打斷,進而影響整體睡眠質量。

5️⃣ 慢性病與身體不適


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會讓交感神經保持亢奮,難以放鬆入睡。關節炎、骨質疏鬆引起的疼痛,也可能使人半夜頻繁醒來。此外,胃食道逆流患者可能因夜間胃酸逆流而出現咳嗽、胸悶等不適,影響睡眠。

6️⃣ 夜間頻尿與前列腺問題


不少50歲以上男性因前列腺肥大而夜尿頻繁,導致睡眠被打斷,無法進入深度睡眠。

7️⃣ 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


肥胖或肌肉鬆弛會導致呼吸道塌陷,引發睡眠中斷。夜間反覆短暫窒息,使得睡眠不連貫,白天容易嗜睡、精神不濟。

如何提升50歲後的睡眠質量?

楊聰財醫生建議,想要改善睡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 規律作息,避免熬夜


✅ 睡前1小時減少電子產品使用,減少藍光干擾


✅ 避免睡前2小時大量飲水,減少夜間頻尿


✅ 睡前可進行冥想或深呼吸,放鬆身心


✅ 如有嚴重失眠、憂鬱或睡眠呼吸中止症,應儘早就醫評估

良好的睡眠習慣能夠幫助你緩解失眠困擾,讓50歲之後的生活更加健康、充滿活力!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