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餘飛
來源:城市財經
文章已獲授權
01
樓市,仍在探底
從大維度來看,樓市從未回暖。
因為從國家統計局的資料來看,成交量從未轉漲。
克而瑞披露,即便是北上廣深杭蓉躁動不安的三月份,百強房企銷售面積仍創歷史新低。
百強房企3月實現銷售操盤金額3175.7億元,環比增長68.8%、同比降低11.4%。預判後市,4月仍為“銀四”成交旺季,整體供求仍有望延續弱修復態勢。
環比是相對2月份(春節月),當然會增長。但同比來看,相比去年同期,則繼續下跌了11.4%。
2025年3月份百強房企的操盤銷售金額,是過去五年來最低值。
國家統計局資料則顯示:
一季度,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2186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0%。新建商品房銷售額20798億元,下降2.1%。
而剛結束的4月份,態勢依舊。
克而瑞資料顯示:
4月,TOP100房企實現銷售操盤金額2846.8億元,環比降低10.4%、同比降低8.7%,單月業績規模保持在歷史低位。累計業績來看,百強房企1-4月實現銷售操盤金額10181.7億元,同比降低6.7%。

從上圖走勢可以看到,2025年4月份百強房企單月銷售規模,仍是過去7年來最低值。
國家統計局要等到4月中旬才會披露3月份全國商品房成交資料,但想來跌幅會擴大不少。
其實本號在上月中旬寫杭州樓市的時候就說過,4月初關稅大戰重燃,對樓市的影響不可小覷。
如今,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成都這六個最具代表性的樓市火熱城市,4月份資料全部出爐,一言以蔽之:
全部熄火。
02
北上廣深杭蓉,熄火
3月份雖然全國商品房銷量整體仍在下跌,但分化嚴重,一線與部分強二線走出了獨立行情。
但4月份在關稅大戰影響下,四大一線與杭州、成都也不可避免的冷卻。以最能反映市場冷熱的二手房來看:
北京方面:
北京住建委網站資料顯示,4月北京二手房住宅網籤15569套,環比下降19.05%,同比上漲16.59%。3月份的網籤量是19234套。
上海方面:
上海房管局資料顯示,4月份二手房成交2.07萬套,環比下降23%,同比增長32%。
廣州方面:
廣州市房地產中介協會發布資料顯示,2025年4月(統計週期:3月26日至4月25日),廣州市二手住宅共網籤10312套,環比下降5.1%,同比增長12.97%。
深圳方面:
4月份二手房網籤量5733套,環比下跌5.7,同比增長37.4%。二手房錄得量為6597套,環比下降14.4%,同比增長33.5%。
杭州方面:
4月份二手房成交了不足萬套,只有9077套,而三月份瘋狂至12413套,環比下降25%,同比增長10%。
成都方面:
4月份二手房成交量也略有下降,成交了24473套,環比下降3.5%,同比增長20.6%。

製圖:城市財經;資料:各城市官方、機構公開資料
同一個資料,可以有兩個解讀角度。
樂觀的人看到的是,雖然六個城市環比均下降,但同比都增長了不少。
悲觀的人看到的則是,雖然同比都增長了不少,但3月份火熱的勢頭已經終止,6個城市環比集體減少,尤其是杭州、上海環比下降了四分之一左右。
本號依舊屬於後者,畢竟關稅大戰已經重燃。
我反覆強調、解釋過一個事情,北上廣深乃至杭州這類城市,本質是不缺購買力的,能夠影響這些城市房地產行情的因素,信心和預期佔主要。
這就是為何深圳供需矛盾一直在,但過去三年深圳房價不斷下跌,從8萬跌破7萬再跌破6萬的原因。
也是京滬富豪扎堆的頂端城市,過去幾年跟隨大趨勢下跌的原因。
北上廣深杭這類城市,不缺購買力,決定他們的因素是信心與預期。
而信心與預期的決定因素,則是全國的宏觀大環境,也就是經濟恢復和就業恢復情況。
中國老百姓的就業、收入和經濟預期是否在2025年能有邊際性改善,這是決定一線城市能否徹底築底回暖的關鍵。
這也是我不斷強調的,收入是就業的函式,就業是經濟的函式。只有這些改變,預期才能改變,只有預期改變,大家才有能力有意願入場。
而美國發起的針對中國的關稅大戰,讓年初的好勢頭,再次變得撲朔迷離。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原本熱火朝天的杭州樓市,勢頭戛然而止。
3月份的杭州,如同上一輪樓市啟動的深圳一樣,成為了中國樓市新生代風向標。
杭州本地媒體錢江晚報披露:
3月,杭州二手房市場火力全開,“小陽春”變“大陽春”,十區共成交二手房12413套,僅次於2017年4月的12666套,創下近8年來新高。

3月二手房還實現量價齊升。杭州貝殼研究院資料顯示,3月杭州十區住宅成交均價為30210元/㎡,環比2月提升4.0%,同比去年3月提升3.4%。
而3月末,杭州的土地市場更是熱火朝天,一週內誕生了兩個地王,樓面價不斷創新高,先後超越廣州、深圳。
3月25日,經過72輪兇猛角逐,最終由濱江拿地,成交總價52億元,樓面價77409元/㎡,溢價率69.86%,不僅登頂杭州最貴地價寶座,在全國僅次於上海、北京、深圳。
3月28日,來自廈門的國企建發,經過102輪競價鏖戰,最終以34.35億元的價格摘得,成交樓面價88029元/平方米,溢價率115.39%。
成為杭州新單價地王。而且,一舉超越了深圳最高地價。

製圖:城市財經;資料:公開報道
按照這種行情和熱度預演,4月份的杭州市場,本該熱火朝天才是。
但4月2日,關稅大戰爆發,一切都變了模樣。
03
關稅大戰,對哪些城市影響最大
這個問題,其實上個月本號專門分析過。
選取的目標是外貿30強城市,分別是:
深圳、上海、蘇州、寧波、東莞、金華、廣州、北京、杭州、青島、重慶、無錫、廈門、成都、天津、佛山、紹興、嘉興、鄭州、南京、西安、煙臺、福州、武漢、南通、常州、合肥、溫州、中山、濰坊。
從兩個維度,一個是對美出口規模,一個是對美依賴度(對美出口/出口規模)。
當然,影響大小不是按照出口規模,而是參考兩個指標:
這些資料查詢很麻煩,其中蘇州統計局公佈的對美出口是美元單位,472.51億美元。
根據央行公佈的《2024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顯示,去年年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7.1884元,由此蘇州的對美出口人民幣計價為3396.52億元。
東莞、無錫、廈門、成都、紹興、嘉興、西安、常州、濰坊未公佈2023年對美出口資料,因此仍沿用2023年的對美出口資料。
鄭州、南京、武漢、合肥四個城市2024年與2023年的對美出口資料均沒有公佈,因此空置。
第一,從對美出口規模來看,深圳、蘇州、上海受影響最大。

製圖:城市財經;資料:各地統計局、各地海關
從對美出口規模來看,深圳是內地唯一一個對美出口超過4000億的城市。
蘇州對美出口超過3000億,上海、寧波超過2000億。
東莞、金華、廣州、杭州對美出口超過千億元。成都、廈門超過800億元。
外貿三十強中,對美出口最少是西安,只有135.1億元,理論上影響最小。
第二,從對美依賴度角度看,寧波、蘇州、中山、成都、杭州、東莞、煙臺、廣州、佛山、金華受影響位居前十。

製圖:城市財經;資料:各城市統計局、各地海關
尤其是寧波和蘇州,對美出口依賴度超過20%。寧波四分之一的商品貨值出口到了美國。蘇州超過五分之一的商品出口到了美國。
深圳雖然對美出口規模第一,但對美依賴度為15%,在外貿三十強城市中位居第13。
對美出口依賴度最低的外貿三十強城市是西安,依賴度不到5%,利潤是影響最小。
04
救市大招可能會扎堆到來
面對4月初中美之間的貿易對壘,坊間紛紛猜測4月份救市大招可能會來,尤其是很多人預測430新政。
但整個4月份,我們保持的相當剋制,既沒有降準也沒有降息,
然而,如今轉跌的資料已經擺出來了,接下來的5月份,不動手不行。
4月末國家發改委、央行、商務部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四部門聯合召開發佈會上就透露,接下來會有一大波增量政策出臺,其中對房地產的表述是:
在營造穩定發展的良好環境方面,主要包括持續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持續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加大對實體經濟的金融支援等舉措。
因此,預估5月份降準可能會率先到來。降息要視人民幣匯率情況而定。
各城市接下來仍會有一波降稅、給購房補貼等措施出臺。
如果後面影響太大,北京、上海、深圳核心區域的限購,也可能全部解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