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時此刻,我在杭州家裡打包行李,叫跨城搬家公司,把它們搬回上海。離開這座生活、工作了十五年的城市,我心情複雜。
三月,孤山的梅花開得正好,還沒來得及去看看。
首先有一點傷感,離開了一座城市、一份工作,也離開了一種生活。這持續了15年的生活方式,已是如此頑固。
其次,我也挺開心的,可以說,我見證了杭州飛躍發展的十五年,也見證了杭州地產最蓬勃光輝的十五年,為自己的親身參與,感到光榮。這些時間沒有白白度過。
只是我所在的地產行業令人唏噓,作為一個80後,我還有很多貸款沒有還完,往後要在上海生活的各類成本也很昂貴,對未來的收入有些焦慮。身邊地產同行朋友們都在轉型,更多人茫然無措。
很多人當年也是名校畢業,他們中有人離開,有人堅守,有人改行賣保險,有人轉型做財經自媒體,有人開MCN公司,有人開起茶館,還有人花了很多時間考證,甚至不乏含金量很高的註冊規劃師,但這些證現在也沒什麼用了。
過去十五年裡,杭州人口從約870萬增長至1300萬,合併了富陽、臨安成為“杭十區”,原本一直被吐槽的杭州交通也伴隨地鐵、高鐵網路顯著改善;淘寶、支付寶深刻改變了我的生活方式,“浙裡辦”更是幫助我們處理了一系列事務。
這不僅是杭州鉅變的15年,也是我們普通人奮鬥付出的15年。
我初到杭州是在2010年,彼時杭州提出——“城市東擴,旅遊西進”。我從自己的視角,東西南北各選取一個地標,碎片化地談談杭州這15年的發展。
這些地標不僅是我職業生涯裡難以忘懷的片段——更是杭州城市化十五年的歷程,從城市的工業化、網際網路化走到了今天的科技化。我為此高興,也伴隨隱隱的失落。

東:四季青市場——2010年,製造業大市的交易繁榮
從上海剛到杭州,2010年,這裡的面貌、商業氛圍遠不如上海時髦,我經常逛的地方是四季青服裝市場。
那時我不定期會陪上海好朋友V姐去進貨——彼時,V姐在淘寶上開一家女裝店,自己出鏡做模特,可以算淘寶上第一批“淘女郎”。
杭州女裝以其多樣化和快速生產能力著稱,特別是在四季青市場——它是亞洲最大的服裝批發市場之一,出口到全球多個國家。後來受“韓流”影響,我特地去了趟首爾的東大門,覺得還比不上四季青。
彼時杭州是“世界工廠”的一部分,在紡織、電子產品和機械製造等領域有顯著的產業基礎。在杭州市政府報告中指出,2010年杭州的現代工業體系初步形成,製造業是經濟的重要支柱。
四季青市場是女裝貿易集散中心,周圍形成了密集的產業叢集,包括面料生產、服裝加工和物流服務,其中很重要的生產基地之一就是臨平區喬司鎮。
這裡工廠密佈,街道上有大大小小各類工廠企業,工廠通常24小時運轉,生產從基礎面料到高階女裝的各種產品。
V姐在淘寶上做到了金冠店,她自己開始參與設計,並在杭州臨平找了一家加工廠,生意蒸蒸日上。
2012年前後,杭州迎來了城市大拆遷。喬司鎮當然也不例外。那邊是剛需樓盤,房價不過萬,主要面向物件是拆遷客、新杭州人,我們研究過女裝廠區裡的工人薪資,發現其薪資很高,可以作為我們專案的目標客戶。
果然,廠裡的一些組長、管理人員成了主力客群。開盤時,很多人穿著工作服匆匆忙忙趕過來,顯然是剛下班。首付款大部分是刷卡的,但很多人的錢竟然是從口袋裡掏出來的,幾十、幾塊,看得有些令人心酸,可以想象這些走出大山、村長的打工者,完全靠自己的努力定居在一座大城市裡,是多大的成功!
十多年前,像喬司這樣的街道,在杭州的餘杭、蕭山還有很多個,它們看上去毫不起眼,甚至有些破爛,工人們也是忙得連軸轉。但只要你肯幹、努力,就能在杭州安居買房,接孩子來接受大城市教育,這何嘗不是很多人的中國夢!
當然,喬司鎮的女裝廠淘汰了一批,也升級了一批,留下來的企業有了新去處,臨平有了自己的“杭州女裝設計研發中心”,並且在國際化的舞臺上打出了“杭州時尚”。


西:西溪溼地——2015年,擁抱網際網路,阿里巴巴帶領下的“電商之城”
我對西溪溼地特別有感情,做過好幾個專案都在那裡。原先溼地旁邊的改善樓盤,主要面向老杭州城西的中產土著。
2013年,阿里巴巴的未來科技城園區總部開園,當年“雙11”狂歡節的銷售額是350億元,超過80%都是移動端支付,移動網際網路開始崛起。
我們專案和阿里巴巴有很多聯動,房子也很快賣出去了。改善型樓盤的客戶逐漸從杭州城西的土著,轉化為自謙“碼農”的網際網路工程師。他們喜歡穿衝鋒衣,打扮成休閒運動風,掛著胸牌,捧著平板和筆記型電腦跑來跑去,動不動就有很多新概念。
我們紛紛效仿,在專案營銷的PPT裡用一切時髦的網際網路詞彙,卻並不懂得真正的含義。那幾年房地產也不好做,2014年迎來“馬年第一降”,有個老業主因為房子降價了,怒砸售樓處,這件事成了全國新聞。
不光樓市,V姐的淘寶店也很艱難,彼時出現了初代網紅,微博上粉絲很多。她也想過自己做網紅,但始終覺得有些不好意思。我們80後有點扭捏,可能是骨子裡不自信,怕被評論,不像95後、00後勇敢。
她做了錯誤的決策,高薪挖了上海外企的設計師,一心要在“原創設計”上打出名氣,可是這樣一來成本更高了。
如果可以溯源,2015年大概也是杭州產業轉型升級的開端。
2015年後,杭州的經濟發展進入網際網路化階段,它不僅推動了電子商務和線上支付的發展,還帶動了相關產業如物流、雲計算和數字營銷的增長。
杭州的GDP從2015年的9500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1.5萬億元,服務業佔比從55%升至65%,顯示了網際網路經濟的顯著貢獻。現代辦公樓和科技園區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咖啡館裡的年輕人討論著網際網路創業,大街上外賣和快遞員越來越多。
線上支付推動了金融創新,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我印象很深刻,當時杭州媒體報道,有小偷從雲南坐飛機到杭州來行竊,破壞了私家車,入室盜竊幾戶人家,卻什麼也沒偷到——因為杭州已率先進入無現金時代。在2018年,杭州的移動支付交易額佔總零售交易的70%以上。

南:奧體中心——2020年,G20提升城市在全球的地位,帶動房地產熱
2015~2016年有一個標誌性的鉅變,那就是杭州的G20盛會。G20之後,人們對杭州的城市預期越來越高。我們做專案有一個發現,就是有越來越多的“北漂”“深漂”過來做了“杭漂”。
但和以前的外來者不同,這些“北漂”“深漂”都是高技術型人才,在北京、深圳月薪都要5萬+,他們果斷地放棄了北京、深圳的職位,在杭州謀到一份工作,並很快定下一套每平米3萬多的房子。
這段時間的樓市已經不太健康了,大家的預期越來越高,房價漲幅之快也很驚人。因為G20,和迎接亞運會,奧體板塊成為杭州樓市明星。彼時的樓市從土拍到銷售十分火熱,政策開始收縮,限價、限售紛紛出臺。
“雙11”購物節已是全國矚目的盛事。2015年,淘寶和天貓的銷售額達到912億元,2020年字飆升至2987億元。消費者網購的爆炸性增長,帶動了杭州本地零售商和製造商的線上轉型,許多傳統企業紛紛在淘寶開店。
可是V姐的淘寶店卻徹底做不下去了,她壓了很多錢,現金流垮了,最後只剩下一堆滯銷的庫存,欲哭無淚。如果這時候,她堅持一下,多來杭州看看,而不是埋頭“原創”,可能會有收穫。
2016年,淘寶推出“淘寶直播”,直播帶貨成為新趨勢,也培育出薇婭、李佳琦等一眾明星主播。杭州各大服裝市場裡,賣家也透過手機直播展示最新款女裝,觀眾在螢幕前下單,快遞小哥迅速送貨上門。
電子商務的繁榮也增加了就業機會,特別是在物流、客服和數字營銷領域。只要是“雙11”,杭州的物流中心便24小時運轉,快遞車川流不息。
可惜沒有人是上帝視角,我們普通人大多隻能事後回溯錯失的機遇,卻很少能預判趨勢、提前部署。又或者,技術迭代留給人們的視窗期太短。V姐轉型做了別的,而我還在房地產行業裡。
不止是阿里巴巴,在濱江,錢塘江邊的網易,製作的《夢幻西遊》和《陰陽師》在2016年開始風靡全國,成為我每天的陪伴。網易雲音樂非常懂我的音樂偏好。那些年杭州還紛紛湧現出很多小而美、形式各異的本土化電商:本來生活、蘑菇街、有贊、寺庫、網易嚴選等。
電商遠不止阿里巴巴一家獨大,其生態涵蓋綜合平臺、垂直領域、跨境貿易及技術服務等多個維度,都體現著杭州作為“中國電商之都”的地位。
到了這個階段,房地產還處在瘋狂擴張中,到2022年從土拍到銷售還是很火熱,幾度出現“萬人搖”的樓盤。只是外面的世界變了,我在繭房裡呆得太久,雖然聽見很多風雨聲,卻也沒有出走的決心。


北:大運河——2025年,科學技術創新的生態雨林
直到今年春節後,“杭州六小龍”的出現,我意識到杭州的城市化已經開始走向科技化階段,它的重點轉向AI、機器人和生物技術等高科技領域。
說起DeepSeek,著名風險投資家馬克·安德森 (Marc Andreessen) 甚至描述這是“人工智慧的人造衛星時刻”——指的是20世紀中葉的美蘇太空競賽,該競賽始於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Sputnik。
這也意味著,Deepseek已經不僅僅是一項技術升級,更是一個足以重塑整個行業規則、改變競爭態勢的“拐點”,更是地緣科技戰中的重要一役,所以被人上升為“國運級”突破,也不為過。
這背後離不開杭州的政策支援和人才優勢。但其他地方的政府給到的支援不夠嗎?別的城市人才不多嗎?未必。
筆者認為,杭州的核心實力是阿里巴巴、網易這些網際網路大廠的平臺孵化功能,孕育出了創新的生態雨林,帶來了技術創新的“湧現效應”。
而杭州的傳統制造業基礎和網際網路發展,則為科技化階段奠定了基礎。
這些因素共振,促成了一輪大的創新。技術是一系列不斷的演變,新技術在與其他技術的碰撞和結合中發展。
同自然選擇一樣,有效的技術組合會留存下來,成為未來技術的新基石。
發明是不斷累積、複合的過程,它具有自我強化的特性。已有的技術越多,它們就越能成為其他新技術的一部分。
因此,技術就像一種語言或化學:它並非一系列各自獨立的實體和實踐,而是一組要素的交融、不斷組合、重組。
就像智慧手機,並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螢幕技術、計算機處理器、電池、無線通訊、網際網路、軟體開發等眾多技術的融合。隨著這些技術不斷發展,智慧手機也變得更加強大,同時又成為人工智慧、雲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的基石。這種技術組合的迴圈,是進步的本質。
就像宇樹機器人,2024年登上春晚表演,它的技術組合包括機械工程、控制系統、AI導航和計算機視覺,這些技術在杭州都有相當的基礎。
科技化階段的杭州,仍然需要房地產,但並不需要原來固有的模式。房地產行業也在迭代,只是並非所有人都能跟上腳步。
我們80後的尷尬在於,已經無法像年輕人那樣追求極致,只能在大的框架裡顧全平衡。而房地產勞動密集的模式,也未讓個人鍛煉出多麼硬核的技能。我們可能有些失落,但更要允許自己休整。
今年我因為家庭原因要回到上海,離開杭州,心裡百感交集。我為什麼要選擇“大運河”作為杭州“北”的地標呢,因為杭州的大運河,曾經帶給我一份浪漫的記憶。
大運河中有一種交通工具——“水上巴士”,十年前,曾有一段時間搭乘過“水上巴士”上下班。票價和公交車一樣,時間卻不比堵車的公交車慢。
這是屬於杭州的浪漫。西湖的浪漫屬於全國的遊客,但大運河的浪漫卻很日常、很生活化,屬於每一個杭州的市民,讓我無比懷念。
雖然杭州在不斷進化生長,就像人工智慧一樣,但這份骨子裡的“浪漫”——對生活的熱愛,對市民的親和,始終存在著,一點也沒有變。這也是我對杭州,對國運的信心之所在。
對生活親和,對普通人的關愛,讓技術進步不只是效率提升,更能實現人們生活的福祉。讓我們每個普通人都能享受到技術進步的成果,而不是被技術篩選、覆蓋、淘汰。
所謂國運,不僅來自少數高科技巨頭的智力,更源於我們無數普通人的達觀、堅韌,勤懇和努力!
/// END ///
No.6250 原創首發文章|作者 過蟈
作者簡介:20年資深房地產營銷人,遍及上海、蘇州、杭州(浙江)等多城市房地產營銷經驗;斜槓懸疑小說作者,編劇,懸疑小說系列《虹城三部曲》、美食懸疑《食宗罪》等。個人公眾號“過蟈的懸疑門”。
開白名單 duanyu_H|投稿 tougao99999
歡迎點看【秦朔朋友圈影片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