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決定了,現在就去見你

交談是為了感受愛 | 第4264

Paula Siebra作品
👇點選收聽👇
我的一天

作者:李娟

為你讀詩:閔春曉 | 演員
早上醒來,伸伸懶腰。
拉開窗簾,陽光很好。
想了又想,決定起床。
想了又想,穿上裙子。
想了又想,戴上耳環。
想了又想,抹上口紅。
想了又想,決定出門。
想了又想,擦去口紅。
想了又想,摘掉耳環。
想了又想,換身舊衣。
想了又想,帶上雨傘。
出門一看,正在下雨。
想了又想,退回房間。
拉上窗簾,換上睡衣。
鑽進被窩,閉上眼睛。
想了又想,漸漸睡著。
/ 作者簡介 /
李娟,當代作家。出版散文集《九篇雪》《阿勒泰的角落》,長篇散文《冬牧場》與《羊道》系列散文等,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散文雜文獎。 
如果你遇見我,請和我說說話吧
「留言」:分享你主動和他人交流的故事
陌生人,如果你路過時遇見我,想和我說話,你為什麼不該和我說話呢?
我為什麼不該和你說話呢?
——沃爾特·惠特曼《草葉集》
這首詩的題目或許可以變更為《I人之詩》。詩中每一個微小的決定,都要經歷“想了又想”的反覆攪動,於是每一個清澈的念頭都最終變得渾濁膠著。一天就在這樣的左右搖擺裡結束了。
Paula Siebra作品
我們並非不渴望與世界連線,卻又總被內心的藩籬禁錮。I人的世界或許就像託芙·迪特萊弗森形容她童年的那樣,“像一具棺木,長長的,窄窄的,單靠自己出不來”。
陽光很好又突然下雨的天氣,戴上又摘掉的耳環,塗上又擦去的口紅,拉開又關上的窗簾……空間從開放重歸封閉,構建成一個疲憊的閉環。
但更多的時候,外界阻力只是觸發退縮的藉口:雨傘本已備好,真正的雨或許下在內心。
Paula Siebra作品
但這並非無解,託芙·迪特萊弗森的另一篇小短篇《延續》裡便作出回答:“她希望認識的人能夠路過,比如她的鄰居。‘晚上好,布魯恩先生,’如果他停下來,她會說,‘天氣真不錯!’……如果能對一個碰巧路過的人說這樣的話,會讓她心裡好受些。
在這個過分強調獨立的時代,我們缺乏的正是那些稀鬆平常的交流,它們無意義卻很有必要,阻止重複的一日又一日編織為層層包裹自己的繭房。
如果此刻你覺得孤獨,對經過你或你想念的人說聲“晚上好”吧,也許會讓你心裡好受些。

撰文 | 三十   審校 | 西格瑪
配樂 | 小林《天真》
▎詩意的人
閔春曉
演員。影視代表作:《黛玉傳》《危城之戀》《送瘟神》《如懿傳》《琉璃》《丁大命》《那山那海》等。
點選上方卡片,關注「為你讀詩」
“人,充滿勞績,仍詩意棲居”
▎詩意禮物

點選圖片,進入春日春園
▎明日預告
3月31日晚10點,新的一天特別節目:主持人陳超為你讀秦立彥的作品《幸而是春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