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在說反話,洛杉磯大火還真體現了美國的優勢

作者:碧樹西風
來源:記憶承載3
文章已獲授權
我那天在做2025全年經濟基本面分析的時候,回顧去年年初我對美聯儲降息節奏的判斷。
其中很重要的一個依據是通脹。有人希望我把通脹這個話題,再專項展開下。

通脹這件事很簡單,美國的美元是為全世界的交易準備的,就像我們的製造業,我們的生產力也是為了滿足全世界的需求準備的。

當雙方合作的時候,買賣是平衡的,於是乎他們沒有通脹,我們也沒有逆通脹。

當他們執意要換供應商時,他們的通脹不可避免,正如我們也會遇到銷路的問題。

美國可以出售戰略儲備的石油,平抑PPI,但是美國不可能改變自己人工持續上升的局面。

因為他們的勞動力市場遠遠低於他們的需求。

這件事站在美聯儲的視角下,就是通脹,就是兩難,你加息,美國經濟受不了,你降息,通脹受不了。
但是站在特朗普的視角下,這是機會,或者說,是他認為的兩難自解。

特朗普一直都想做一件事情,就是回到過去,回到全球化之前,甚至回到一戰之前。

包括他想要加拿大,想要巴拿馬運河,想要格陵蘭島,都是出於這個考量。
格陵蘭島上有大量的稀土,可以擺脫我們在稀土領域裡對他們的制約,加拿大有無盡的礦產,巴拿馬運河是美國的貿易咽喉。
就像大清的海禁,特朗普想關起門來自己玩,前提就是自己圈足夠大的地。
我們來想一個問題,美國市場缺需求麼?不缺。

他們缺什麼?缺人,缺幹活的人。

通脹是因為加薪導致的,加薪是因為幹活的人不夠導致的,幹活的人不夠是因為他們非要換供應商導致的。

特朗普明知道問題,也非要這樣做,只有一個原因。

他希望的是幹不完,就加薪,就加班,總之,要把工作機會留給本土,而不是指望買買買。

他認為幹完的那天,就兩難自解了,就平衡了。

這個想法到底靠不靠譜,最後能不能落地,我們不評價,因為變數太多了,我今天只是讓你看清楚,他到底在想什麼。

你換個視角看問題,你會對洛杉磯大火有別樣的看法。

咱們都是打農耕社會出來的,從小講究個勤儉持家,我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要勤儉?為什麼要惜物?
為什麼咱們都這麼想問題?

因為農業社會下,生產力低,需求是永遠無法被滿足的,因此要求你存天理,滅人慾,才能達成平衡。

酒池肉林,那就成商紂了。

現代社會商業文明下缺生產力麼?不缺。

缺的是平衡。

80%的存款在2%的人手裡,98%的人缺工作,2%的人缺慾望。

有慾望的人他沒錢,他得掙了錢才能滿足自己的慾望,有錢的人他沒有慾望,於是卡住了。

大火把洛杉磯的豪宅燒成灰燼,是壞事麼?不是。

房產最大的價值是土地,土地又不會被燒掉,至於被燒掉的建築,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你看到的是大火,我看到的是利好建築,利好裝修,這些都是工作機會。

讓98%的人獲取工作的機會。

如果美國的消防員很積極,撲滅了大火,沒有蔓延,的確,是保護了財產。

問題是,也消滅了機會,消滅了2%的人消費的機會,消滅了98%的人獲取裝修行業工作的機會。
上述分析你聽了是不是覺得很好笑?
是的,我也覺得這個結論挺好笑,美國消防局估計都驚了,都想請我去給他們當發言人。

見過為自己的無能找藉口的,沒見過這麼會找藉口的。

但這就是你站在現代經濟視角下的看法,儘管用農耕社會留給我們的觀念看,有些搞笑。

美國這個市場之所以有需求,很大一部分原因恰恰在於差。

洛杉磯這場大火能起來,很可能是因為線路老化,很多基礎設施年久失修,而大火之所以能蔓延,的確是消費部門不利,個個推諉磨洋工。

可是我們換個角度想,正是因為都差,都不給力,所以怎麼樣?

所以不卷。
美國的富人在本土放眼望去,一個比一個差,一個比一個懶,一個比一個還貴。

又差又懶

又貴

所以我們的企業主很喜歡去做轉口貿易,想要像陽澄湖大閘蟹一樣,浸個水,貼個牌,繞開特朗普的限制,混進美國市場。

這就是特朗普最不希望的,他像打地鼠一樣,拼命在堵各種漏洞。

因為他覺得,就是因為有你們這些勤勞的人,又勤勞又賣的便宜,才把美國本土的人養得又懶,又差,又貴。

你們什麼都替他幹了,他的人只能混吃等死,變成廢柴。

他只是想要把他本土的人叫醒,去幹活,去勤奮的幹活,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踏實肯幹來滿足本土富人的需求,從而讓自己也賺到錢,而不是成天等著領福利。

是不是很有趣?

咱們家的孩子是普遍太上進,於是提高了分數線。

他們家的孩子是普遍太不上進了,以至於不得不加薪鼓勵下,加薪又導致通脹,通脹又提升預期,提升預期之後又得加薪,反倒進入向上迴圈了。

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

但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現代社會下,根本不缺生產力。

缺的是匹配,富人有錢沒需求,窮人有需求沒錢所以需要工作,怎麼讓雙方匹配起來。
這件事做得越好,就越有利於經濟。
我那天開年第一篇講經濟基本面,就是讓你們明白,雙方已經分居各過各的了,各自都有各自的難點,痛點,發力點。
你年初知道本年度上頭要發力什麼,你才知道自己要如何佈局,才能破開自己的局面,才能等到年底有所收穫。
才能2025,不要一年到頭,又白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