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去向抉擇|啥都想幹,啥也沒幹成?

我最近好苦惱呀。我之前覺得自己興趣愛好廣泛,什麼都想嘗試,是個很有好奇心的人。但是我最近感覺到這個的缺點了。
不介意的話,說來聽聽吧?
我都大四了,我看著身邊的同學考研的考研,考公的考公。還有準備申請港碩的從大一就開始實習。我呢,之前想著當老師,又想著考編,後來又想著要不還是讀研好了。但是都是簡單瞭解了一下之後就放棄了,也沒有付出實際的勞動,你說我是不是想一齣是一齣?
但是畢業季迷茫感覺還蠻正常的,也許你只是沒有找到人生的方向吧。
不,不是這樣的。我感覺我想要嘗試的東西很多。比如我之前想學古箏、尤克里裡、古琴,學著本專業的知識又好奇別的專業的東西。我感覺我可能就是不太容易滿足,想要什麼都嘗試一下,也沒有什麼特別喜歡的東西。
我大概懂你意思了。你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也不會完全投入對吧?比如說你想學古箏,你可能只是感受了一下彈古箏的感覺,但是你不會在此深耕。
是的,就是這樣!
我明白了。接下來,我們深入探討一下是什麼因素在無形中阻礙你吧。
其中有兩個原因:1.做出堅定的選擇意味著我們去承擔責任。2.做出堅定的選擇意味著失去人生其他的可能性。
第一條的意思是,如果你堅定選擇了某條路,那你要為你的選擇負責。哪怕等你走到最後發現,這個選擇並不盡如人意,你也沒有辦法去責怪別人,你只能硬著頭皮堅持下去或者選擇另外一條路從頭再來。
第二條的意思是,當你做出了一個選擇並投入努力後,你就失去了其他的可能。但是當你不選擇的話,你就可以想象每個選擇未來的可能性。就拿畢業去向來說吧。也許你選擇了升學,你可以繼續享受學生的美好時光;也許你進入了某個編制,過著工資不高但還算自在的生活;也許你進入了大廠工作,月薪過萬;也許你選擇了外貿行業,和外國人坐在一起談笑風生。未來在你面前有無限的可能。
但是如果你想要清閒的生活,那就不要指望能賺大錢。簡單來說,你不能既要又要。你可以考慮當下你最需要什麼,然後做出實際的可行的方案。比如你現在需要獨立,需要賺錢,那就去賺錢就好了。如果你對學術感興趣,那就接著升學嘛。
我懂你的意思了!聽你這麼說,我突然想起來前兩天在書上看到的一句話:過去,人們常被教導要“胸懷大志”,但是願望過於高遠,大腦就會陷人對未來的焦慮中,只盯著未來想要達到的目標。這樣就無法專注於眼前,經常感到迷茫。
我感覺我的願望過於高遠而讓我無法專注眼前,也是讓我感到迷茫的一個原因。
對的對的。所以你先想想你目前最需要什麼,然後再慢慢細分需求落實到具體計劃就好了。
而且,說不定你慢慢的就能發現你到底對什麼比較感興趣了。到時候再做抉擇也不遲
好的!我明白了。

還有就是,關於你提到的自己老想一齣是一齣,你很有可能是“多重潛力者”哦。
什麼是多重潛力者呀?
這個的話,就等我們下次再聊吧。
文字|範蕊工作室
編輯|範蕊工作室
圖源網路 侵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