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能在造車面前稱神

造車專治一切不服。
想讓車主為信仰充值,自己稱神的,在這個圈子裡不只出現過一個。
但為什麼現在這個圈子裡能稱神的並不多?
並不是現在的神多牛逼把前輩們都幹掉了,而是安全事故會狠狠教會他們——
什麼才是造車最大的信仰?不是速度,不是激情,是安全。
牛逼Plus如馬斯克,現在每次出場都很少跟特斯拉汽車捆綁在一起了,他寧可玩火箭或機器人。
畢竟在造車面前來回蹦躂,非常容易擦槍走火。
對於這一點,很多人不信邪。
雷布斯是咱們的汽車圈裡最接近“神”的一位了,高學歷、高智商、高情商,儒雅又謙遜。
正因為這樣,他比過去任何一位造車界的大佬都玩得花,流量玩得比以前任何一家車企都要溜。
斯基之前很難理解,雷布斯走到今天,其實可以慢慢擺脫流量體質,不需要再頻繁掛熱搜了,為什麼他不收手?
還是生薑看得明白,他緩緩說出一句至理名言:
流量是春藥。
而春藥吃多了,總有一天會讓身體處於虧空狀態。

3月29日22時44分,一輛小米SU7標準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駛過程中遭遇嚴重交通事故,造成3位女生死亡。
這是一起車禍,這樣的車禍咱們這裡一天得有差不多1600起,因事故死亡的人也有100多個。
為什麼單單這起車禍被掛熱搜了?
吃什麼樣的流量,就得接受什麼樣的反噬?
這起車禍中一名遇難者的媽媽說自己以前是雷布斯的忠實粉絲,一直看他的抖音影片。
雷布斯拍影片給大夥看開著SU7漂移,開啟SU7後備箱看隱藏空間,怎麼選SU7的顏色,怎麼給SU7化妝鏡調光。
但好像沒拍過怎麼找到SU7隱藏的應急機械拉手,SU7標準版沒有雷射雷達,開車時別讓手離開方向盤。
雷布斯的流量很大,但他把流量用在了討喜影片上,而不是安全科普上。
什麼樣的流量就會吸引什麼樣的車主?
SU7的車主知道化妝鏡可以調光,後備箱有隱藏空間,卻找不到隱藏的應急機械拉手在哪裡,斯基也不覺得奇怪。
因為雷布斯沒有拍過。
如果這只是一款普普通通的車也就算了,一般人憑直覺也能找到門拉手,而它偏偏不普通。
它講究速度與效能,講究材料與設計,把平時不重要而關鍵時刻能救命的門拉手藏了起來。
這種費盡心思藏起來的門拉手,哪怕車主知道,一般坐車的人也不知道。
這麼重要的知識點,其實值得雷布斯給粉絲反覆劃、多次劃、連續劃。
比門把手更重要的知識點是SU7的效能引數。
斯基相信,雷布斯的粉絲有一大半或許都聽不懂SU7的引數,斯基這個文科生也聽不懂。
但雷布斯可以拍影片告訴粉絲,SU7標準版有化妝鏡,沒有雷射雷達。
沒有雷射雷達,晚上識別障礙物就沒有那麼及時。
很多人問,為什麼出車禍要找車企?因為很多玩法不一樣了。
過去出車禍不找車企,是因為有一套約定俗成的規則。在這套規則裡,傳統車企把自己的責任摘乾淨了。
上世紀初的前10年裡,城市馬路上幾乎沒有汽車,行人可以在馬路上幹很多事,比如擺攤、玩耍。
那時候也沒有亂穿馬路的概念,因為馬路就是用來自由穿行的。
上世紀20年代以後,馬路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汽車,它們開始在馬路上傷人。
很多城市為在車禍中喪生的兒童立了紀念碑,它們還發表漫畫妖魔化汽車,把汽車和死神聯絡起來。
大夥還要求所有汽車必須安裝一個控制器,把速度控制在25英里一小時。
有點像咱們要求小電驢限速。
但汽車廠商哪有小電驢廠商好欺負,它們開始反擊,用漫畫或其他形式羞辱亂穿馬路的行人:
把亂穿馬路的人定義為小丑、鄉巴佬、土包子。
當然他們還有配套行動,讓行人學習交規,讓司機考駕照。這些事都做了以後,他們開始反覆輸出:
出了車禍,責任要麼是行人的,要麼是司機的。都不是的話,一切責任在上帝。
不過有一說一,即便把責任摘乾淨了,這些汽車廠商對安全還是有足夠敬畏心的。
很多車企最看重的指標不是銷量,不是速度,而是零死亡率。
現在智慧駕駛出現了,它的出現等於把車企重新捲入了責任名單之中。
如果開車的是系統,不是司機,該不該找車企?
這可能不是一個短時間能劃分清楚的責任問題。
不過咱們的車企哪怕很多事現階段推動不了,只是學學以前車企的表演風格,也算是功德無量了。
上世紀的汽車廠商為了醜化行人,特別貼心地刊登了大幅漫畫廣告:
有個小丑走在汽車前面,心裡想著“布魯克林的風景不要太好看嘛”。後面車裡的司機一臉無辜。
咱們是不是也可以拍短影片醜化開智駕的司機,找小丑扮演兩手一攤,把輔助駕駛當智慧駕駛的司機。
車子撞上了牆,燃燒了,留下智慧系統一臉無辜。
總之咱不能表演的時候,拍系統開車,車主在後座辦公、睡覺、吃火鍋的炫酷影片。
出了事,再一口咬定輔助駕駛不是智慧駕駛。
或許,咱們是時候少排一點花裡胡哨的銷量榜,多排一點死亡率榜了。
來源:老斯基財經(ID:laosijicj) 作者:魔鬼斯基
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作者  侵權必究
三問人形機器人
603222.SH,為什麼總是被壞人盯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