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上皮衣的雷軍,管理預期的水平,比美聯儲主席不知道要高到哪去了。
昨晚,小米釋出雙Ultra產品,其中雷軍親自發布小米 SU7 Ultra車型,這款車第一次亮相是在4個月前,預售價81.49萬元,當時讓人驚呼“雷軍敢賣80萬的車了”。
之後便是小米的巧妙營銷,比如車標改為24K純金,還提醒“不要偷車標,有哨兵模式”,更重磅的是上賽道力壓保時捷Taycan Turbo GT特殊版本,後者官方售價199.8萬元起,小米 SU7 Ultra一舉成為“地表最快四門量產車”,市場預期幾乎完全接受了80萬的定價。
但誰都沒想到,這次雷軍不再連夜說服高管漲價,反其道而行之,直接降價近30萬,定價52.99萬元一齣,釋出會現場和彈幕皆是如出一轍的震驚,甚至很多網友求求雷軍漲價,“80萬是遙不可及,50萬我兄弟真要買了”
。在談笑間,雷軍重新了定義了新豪車的標準。

釋出會之前,雷軍的預期是“一年賣1萬臺有9成把握”,釋出會一開,10分鐘大定突破6900臺,2小時就達到了1萬臺。雷總還是太謙虛了,定價50萬出頭的SU7 Ultra,賣1萬臺或許只是產能的極限,但絕不是銷量的極限。
對於小米和雷軍來說,這是值得載入史冊的登高成神之夜,但對傳統豪車和其他新勢力而言,這卻是殘酷噩夢的開始。
點選下方名片,關注金角財經,我們將為你剖析更多社會熱點,拆解經濟事件背後的邏輯。

頂級營銷
如何賣爆一輛定價50萬的純電轎車,在小米SU7 Ultra之前,沒有成功的案例。

懂車帝資料顯示,在過去一年裡,50萬以上的純電轎車只有5款,其中銷量排第一的是蔚來ET7,賣了7273臺,排第二的是寶馬i5,賣了6793臺。請注意,這可都是一年的銷量,而且蔚來ET7的起售價低至42.8萬元,寶馬i5則低至33.99萬元。
而小米SU7 Ultra起售價52.99萬元,10分鐘大定就達到6900臺,已經超過寶馬i5一年的銷量,2小時大定就完成全年銷量目標。有使用者甚後悔,“早知如此,應該儘快小定”。
把80萬的豪車玩出極致價效比的錯覺,也只有雷軍做得到,核心就是四個字“跳級定價”。在具體策略上,用雷軍的原話來說,就是“效能肩比保時捷,科技緊追特斯拉,豪華媲美BBA”。
最突出的對比是在效能上,小米SU7 Ultra透過上賽道刷圈速證明自己的含金量。上賽圈速榜首被SU7 Ultra奪走的保時捷Taycan Turbo GT特殊版本,官方售價199.8萬元起;珠海國際賽道圈速比SU7 Ultra慢13%的阿爾法羅密歐Giulia四葉草版,官方售價89.98萬元。

“雷總你還是賣80萬吧,50萬我怕我兄弟真的能開上”

BBA窒息


新勢力沉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