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買小米SU7Ultra的人,後悔了?

撰稿/饃人編輯/杜都督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鳳凰生活報告

ID:PhoenixLifestyleRpt

雷軍這半個月來,幹了兩件大事。

第一,去兩會提議新能源車牌應該做得更漂亮一些。

第二,公佈了SU7 Ultra的價格,52.99萬。
比預售時放出81萬的價格,便宜了一個SU7本體。
閆如意週末去小米線下店,擺著SU7 Ultra的門店人山人海,擠都擠不進去。
“如果不是有展線攔著,怕是後備箱裡都能並排坐兩個人!”
如果還說過年時候,中產回家拿來撐場面的車型,已經從BBA變成了高階新能源。

“後悔了,後悔沒早買。”

小米最貴單品,賣爆了

SU7 Ultra到底有多爆?
開售10分鐘,訂單6900臺;開售兩小時,訂單過10000臺。

2月27日下單的人表示,自己交付期已經排到五六個月之後了——

“不是,雖然但是也是50萬的車,現在有錢人這麼多嗎!”
越買越多越買越多,不知道雷軍急不急,但是網友已經替他急了:

遙想1個禮拜前,各家汽車媒體都還謹慎地表示:
“雷總說2025年希望賣出1萬臺su7U,但是這幾乎等於保時捷和賓士同級別7款車型去年一整年的銷量總和。“
但是這個成績,在2個小時內就被完成了……

哦,原來2025年只有兩個小時?

SU7 Ultra能賣這麼好,跟雷軍“欲抑先揚”的話術脫不了干係。
遙想在去年提前公佈SU7 Ultra車型時,雷軍就提過,SU7 Ultra“有點小貴但不會特別貴”。
再結合之後81萬的預售價格,讓很多朋友懸著的心早早死了。
然而,人生中最大的痛苦,無非是在人絕望時給他看到一點希望。
今年SU7 Ultra直降30萬,定價在了52萬。
有人感慨自己離SU7 Ultra只差一個小數點了;
還有人說買了車的固然賺了,但是沒買車的話,豈不是虧了?

眼饞想坐一坐新車的朋友,也是用盡了力氣和手段。
有人組織了SU7 Ultra自駕局已經湊齊三個人:
“拼好車,就等你一個!”

窮則獨善皮衣,達則兼濟水杯。
“反正都是ultra,有什麼不一樣?”
還有人從發售就開始培養第一任車主,希望等到自己接手的時候,車還能有個9成新。
然而,最難受的還是那些本來買不起,現在“幾乎”能買得起的朋友們。
“怎麼說呢,80萬約等於100萬,我是買不起的;
但是50萬就約等於5萬了,我真能買得起了!”

各大造車的友商看到SU7 Ultra賣得如此火爆,也是坐不住了。
一反常態地紛紛發來賀電。
甚至連曾懷疑被借鑑了外觀設計的保時捷,也祝賀了SU7 Ultra打破自己的賽道紀錄。
對此,小米和雷軍自己也展現出極為謙遜的態度。
先是回應了保時捷對SU7U的祝賀,稱讚對方實力與格局並存,國際大廠風範,又對發來賀電的車企一一回復“共勉”。
這一系列其樂融融的操作,給網友看得是熱血沸騰,心裡發暖。
小米,迎來了自己的雷軍時刻。

SU7Ultra,“平民跑車”
50萬的車貴嗎?
從客觀上來說,真的貴。
奧迪寶馬賓士的各種轎車suv甚至跑車裡,50萬可以選個十天半月。
買跑車,50w可以夠到買保時捷718和捷豹F-type,兩款最經典跑車的基礎款。

只要開到路上,流線型車身和轟鳴的引擎不怒自威,月薪五萬以下的人看了都要退避三舍。

如果你有50萬,但鐵了心想買豪車——好像也能買。
自羅斯福以後所有美國總統專用座駕林肯的基礎款suv,你能全款拿下。
連美國總統肯尼迪檢閱軍隊的時候都是坐在林肯汽車裡。
坐在這種座駕行駛在通勤路上,即使被早高峰堵得一塌糊塗的時候。
朝窗外望去,也感覺普天之下皆為螻蟻。
然而,即使有這些“高人”坐鎮50萬大關。
小米SU7 Ultra的車主,完全不理,仍然堅定地選擇了小米。
要知道,中國75%以上新能源車主的座駕,價格都在30萬元以下。
從市場上來看,10 萬 – 20 萬區間的車型也最豐富,續航一般,是作為日常通勤和城市出行的常規選擇。
而20 萬 – 30 萬元,就已經是新能源車的“旗艦款”了:
特斯拉 Model Y、比亞迪漢 / 唐 / 海豹、極氪 001 和SU7本體等等都擠在這個價位。
不僅續航能幹到 400-500 公里之間,自動駕駛都能配齊了。
小米

SU7 Ultra車主仍然不為所動。

畢竟雷軍深諳”拉踩玄學“,曾多次說過,要把小米SU7 Ultra打造成中國的“新豪車”。
事實上,從SU7Ultra的硬體上來看,他也真是這麼做的。
SU7Ultra是一輛“高效能新能源轎跑”——就是一部擁有跑車效能的新能源轎車。
可以說,在這個定位中,它對標的車型很明顯:
在國產品牌裡,對標的是曾創下全球純電量產車加速紀錄的極氪001FR。
而國際品牌裡,則是特斯拉和保時捷的高效能電車Model S Plaid和Taycan Turbo GT。
而SU7U在這些車裡面處於什麼位置?

首先從價格上看。

極氪和特斯拉的售價都在80萬元,保時捷的Taycan更是200萬才能拿下。
50萬的SU7 Ultra站在他們三個之間有點丐版的意思。
然而,雷軍告訴我們,效能是可以和價格沒關係的。
SU7Ultra的效能有多離譜呢?
釋出會上的資料,不僅一齣手就用1.98秒的零百加速時間,打破了氪001FR創下的紀錄。
還在大雨連下三天、路面積水狀況仍較為嚴重的情況下,只用了一圈,就在世界上最權威的賽道之一紐博格林賽道上,跑出了6分46秒874的成績,拿下了賽道總成績第十一名。
也奪下了紐北賽道最快的四門車的名號。
今年小米SU7 Ultra開始征戰國內賽道。
其中在上海賽道,小米SU7 Ultra超過了保時捷Taycan Turbo GT,成為了最速量產車。
光看這半年的成績,說是“所向披靡”毫不為過。
據雷軍本人說,SU7U不需要任何改裝就可以合法開上賽道。
還有人說:“沒開過跑車的人上車,一腳油門就能把自己幹得頭暈。”
兩臺 V8s 電機以及一臺 V6s 電機的SU7 Ultra,系統綜合最大功率為 1548 馬力。
0-100 公里 / 小時加速時間為 1.98 秒;0-200km/h 加速時間為 5.96 秒;最高車速 350 公里 / 小時。
而其1770N·m的扭矩值(衡量汽車加速能力),更是全球目前動力最強的量產車。
如果這一串數字已經把你看暈了,那以下有幾個簡單的比較。
曾經公認的最快汽車之一的布加迪威龍SuperSports,僅有1100扭矩,比小米的動力要弱三分之一。

“我們小米也是好起來了,敢和布加迪威龍叫板了。”

而剛剛被它甩到第二名的路特斯EVIJA,雖然有著不下小米的1700扭矩動力。
然而它的售價,高達2688萬元。

可以說,小米SU7 Ultra,就是全世界把動力賣得最便宜的車。

從這些角度來說,SU7 Ultra不僅是當之無愧的超跑。
也許還是年輕人的第一款跑車——當然,如果這個年輕人有50萬的話。
如果只是快,那SU7Ultra只是一輛跑車,而不是雷軍口中的那輛“新豪車”。
實際上,小SU7Ultra除了快以外。
在“豪華”上的情緒價值,也為中產狠狠給足。
首先,它的定製選項多到堪比大疆無人機。
全車能覆蓋碳纖維的都可以自定義碳纖維,黃黑相間的前機器蓋子上還可以定製兩個奢華出風口。
“看著像大黃蜂專門趴下給你變的。”
24k金標誌被碳纖維襯托得分外昂貴,卻根本不怕被摳走:
據說小米在給車標定價的時候,特意放在了2000元以上。
只要手欠偷走了,立刻判刑!
再加上SU7 Ultra的回頭率1000%的屬性。

都說生活沒有觀眾,我坐在

SU7 Ultra裡,就是在生活裡演好萊塢。

無論停在哪,聚光燈都打在你的正上方。
軟體層面,更是情緒價值給足。
首先提車現場,小米旗艦店為SU7Ultra搞了個專門業務員叫:Ultra Master
甚至很多Master,都是從保時捷調過來的。
這種配置,也怪不得隔壁馬薩拉蒂車主都對su7u的服務側目微笑了。
除此了硬體之外,車裡的軟體也是“奢華盡顯”
自動駕駛,哨兵模式等各種新能源老錢技術都不值一提了。
SU7 Ultra還有一個為使用者專門做的app:賽道大師。
這個app就像一個私人的賽道助理。
只要你的車進入賽場,會自動顯示精準的賽道地圖,幫你熟悉賽道佈局和路線。
“買下這輛車,外面人看我高貴且前衛,殊不知坐在車裡的我,感覺自己像是鋼鐵俠和蝙蝠俠合體了。
連我開在街上,都會有別的車主特意停車給我們豎大拇哥。
但我就不慣著他們,說完再見,直接2秒鐘加速到100邁遠走高飛。”
當然,作為小米的第二輛車,它還是有一些問題的。
比如有人反映說,車的前沿太低,當作日常通勤車開的話,太容易蹭到馬路牙子。
確實挺困擾的,那我不買了。

新能源車,紛紛升級
正經說來,根據這幾天的試駕、體驗之後,SU7Ultra逐漸有了更多人的切身體驗。
比如有人說,動力強到讓他有點害怕,好像比起城市裡開,這輛車更應該放在賽道上合適一些。
但習慣於開賽道的車手又認為,因為SU7 Ultra車身太重而且是後輪驅動,在駕駛時並沒有什麼樂趣。
專業人士則對它有更高的期待。
很多人都認為,無論是國內的賽道,還是紐博格林,SU7Ultra憑藉它的硬體水平,實際上都應該打出更好的成績才對。
有人深夜開到200km/h瘋狂飆車,最後被交警在4小時內抓獲,車主最後被吊銷駕照2年……後悔也沒有用。
還有人直接拆著賣零件了:“金標要伐?蒙面摳的!”
可無論如何,SU7 Ultra都已經是今年新能源車裡,最重量級的存在了。
小米用SU7 Ultra完成了一部從“屌絲專用機”,到“新能源第一車”的逆襲打臉大戲。
雷軍變成了中國男人的“夢男”,他的穿搭被模仿,他的愛用物被賣爆,就連“雷軍評論許願池”也成了網路文化現象。
這種驚天的“草根”逆轉,難道不就是中國人最愛看的逆襲爽文嗎?
在小米SU7Ultra之前,華為尊界,已經給了人一點小小的“中年有錢男人的震撼”。
車身裡裡外外,“麒麟”、“盤古”、“鴻蒙”排排坐,被稱為“一輛電動車,半部山海經”
市場對標物,已經超越新能源,無視BBA,直接向邁巴赫看齊……
他們看似和常規新能源都不在一個價格水平線上。
然而在絕大多數國產新能源車品牌裡,都有一輛和SU7U差不多貴,甚至貴不少的車。
就像打折的skp擠滿了人,比肩邁巴赫的賽道上的小米友商也是比肩繼踵:
比亞迪純電超跑仰望U9、168萬;百萬出頭的仰望U8;80萬的蔚來et9…..
所有國產新能源品牌,都在試著做豪華車。
2024年,國內50萬以上的豪車銷售榜單,國產新能源汽車拿下了60%的市場份額,第一次反超海外品牌。
過去,豪車領域是歐美的天下。
2006年,當中國自主品牌的第一款中高階轎車奔騰B70上市的時候,豪華汽車品牌勞斯萊斯已經在英國發展了整整100年。
不知不覺,我們已經被國產新能源“豪華車”包圍了。
歐美老牌大哥和中國的後起新秀之間,正在進行一場權力的交接:
“之前說國產車要對標BBA,大家都還沒徹底當真;
可一看車企們,已經在偷偷做邁巴赫了。”

而這些車裡,誰能成為你一提到“新能源豪車”就想到的那個名字,誰就贏了。
新能源豪車,它越來越變成一種身份符號。
如果說保時捷是屬於80前“最吃社會紅利”一代的烙印。
那小米SU7Ultra們,就是80後的“去登味”的新勳章。
從創造一種新的需求開始,世界正在慢慢萌生一種新的秩序。
也許我們在目睹的,正是一個個新的“老奢”汽車品牌的冉冉升起。
“努力吧朋友,不然就要開寶馬賓士了!”
RECOMMENDED
微信又改版啦

為了讓「鳳凰WEEKLY」出現在您的時間線
星標一下 ★ 為了更好的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