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耗….

圖:k5fuwa

聊兩個事。
昨天我隨口提了一句:
咱們以後要交滿20年社保,才能領到養老金。
有的小夥伴震驚——
啊,不是交滿15年就行了嗎?

 這是村裡剛通網,噩耗剛傳過去呀。

9月份推出的延遲退休方案有一條就是:
“2030年起,職工養老金的最低繳費年限會從15年逐步提高到20年
那有小夥伴又追問:

”那我懂了,我趕在2030年之前把15年繳滿了,是不是就不用愁了?~~“

很不幸,並不是

這得看你哪一年退休。
如果2030年之前沒退休,繳費年限就會逐步延長。
具體會延長几年呢?
看這裡——
表格左欄的“年份”,指的是自己法定退休的年份。

表格來源:人社部官網

像我,我的退休年齡會延長到55歲,也就是2040年才能退休。
對照這個表,我的社保就要交滿20年了

我是80後,那我之後的90後、00後、10後、20後…
起碼都要交滿20年的社保啦。
你具體哪年退休呢?
官方自己做了個法定退休年齡計算器,點這裡,一查就知道了。
參考上面的表格,就明白自己要交多少年社保啦~~
現在整體A股行情處於震盪期。
但以我瞭解——
很多人不悲觀,不看空。
耐心等下一波風來。
倒是一波之前炒得火熱的小票開始明顯回撤,套住了一波接盤不久的人。
可能這波人會有點鬱悶。

市場熱點變幻很快,A股有很多人喜歡追熱點,因為夠刺激。

這些人的投資風格很典型,收益曲線波動很大,賺的時候很嗨,回撤起來也很痛。

大起大落。

這個平淡期,不妨聊一個有意思的話題。
好多小夥伴有問過:
如果後面還有機會,再次出現火熱情,買什麼好呢?
買什麼ETF能勝率更高,不會被輕易掛在山頂上呢?
也更容易把錢留住?
對於普通人來說,可以參考下這三條:

1)買你熟悉的。
老老實實,蹲有限的幾隻ETF和股票。
觀察越久,你越熟;
越熟,就越不容易踩坑。
對它們的走勢,甚至會有一種微妙的把握感。
會讓你更能拿捏:何時出手買入,何時出手賣出。
換言之——
賺錢的機率就越大。
2)普通人求安全賺錢,儘量買寬基ETF。
如果你買到風口浪尖的行業ETF、賽道ETF,在行情中當然能吃到最大的漲幅。
但最終要留住錢,其實並不那麼容易。
市場追捧的熱點,變幻太快了:
有時候是AI概念、有時候是元宇宙;時候是軍工、有時候是光伏;
有時候又是醫藥、有時候又是中概股…
咱們很難踩住節奏。而且這些行業ETF在經過大炒特炒後,往往後面會發蔫兒,不那麼堅挺了。
追高的人很痛苦。
如果你手裡拿的是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之類的寬基,雖然漲幅很平庸,但行情來了總是能吃到肉的。
長期看下來——
更容易把錢留住。
幾種不同風格的寬基搭配起來買、分散一下。
溫吞而安全。
3)如果一定要冒險,可以考慮泛科技類的ETF
最近十年來上證指數一共出現過6次連續大漲。
也就是至少連漲8天以上。
這六次連續上漲時,科技類的ETF一般是火爆的。
只不過,就像我前面說的,再進一步細分到哪個科技板塊受青睞,那就很難提前預判了。

歷史上有過TMT、中概股、晶片半導體、元宇宙、AI概念、華為產業鏈…
等等等等,概念重新整理得非常快。

haha,應接不暇。
所以選科技也可以考慮儘量寬泛一點的ETF。
太細分的熱點——需要投資神經很敏銳。
如果你總是遲鈍到擊鼓傳花到最後環節了,才後知後覺、模模糊糊的知道有這麼一個概念。
就只有吃痛的份了

。。。

像我,我就是非常遲鈍的那種人,我早就意識到這一點了。
所以我就收息打底,ETF方面主選寬基了。
別人吃肉,我常年有口湯喝就行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