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ETF市場|私募基金推動的高溢價推高中國跨境ETF風險

本文來自彭博終端,終端使用者可執行NSN SQ4FQODWLU68 <GO>閱讀原文。非終端使用者可點選文末“閱讀原文”預約演示。
彭博行業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就各公司、行業和市場提供全球投研分析以及互動式資料。BI對ETF的研究覆蓋全球市場,以深度、前沿、獨特的視角為您展現ETF市場趨勢,分析熱門課題,分享專業洞見。
本期主題:私募基金推動的高溢價推高中國跨境ETF風險
(彭博行業研究)——在年初股市表現走弱的大背景下,隨著中國內地投資者將投資目光轉向境外,在內地上市、投資美國和其他國際市場的跨境ETF的溢價已飆升高達50%。
資產規模較小的QDII基金最易受到影響
規模較小的中國QDII ETF的風險可能正在增加,其中私募基金的交易可能會是溢價上漲的幕後推手。中國境內基金公司的海外投資規模受到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額度的限制。境內市場表現不佳時,基金的額度通常會耗盡,這不僅會導致新的ETF份額無法申購,還會推高溢價。資產規模低於2億美元的QDII ETF尤其容易受到影響。
自2024年1月以來,在ETF收盤溢價超過10%的條件下,有64%的機率(301次中的193次)資金管理規模少於2億美元。溢價超過20%的情況中,這一機率為81%(21次中的17次)。
小型ETF中高溢價的情況居多
資料來源:彭博行業研究
小型ETF的異常交易或是溢價的幕後推手
私募基金推高溢價的一個跡象是交易量出現異常飆升,超過了散戶投資者的水平。自2024年1月以來,資產超過2億美元的QDII ETF的日均成交額(8,850萬美元)是資產少於2億美元的QDII ETF成交額(1,230萬美元)的7倍多 ,這意味小型QDII基金的價格更容易受到成交量激增的左右。一旦ETF份額的申購停止,私募基金就可以透過高額溢價交易指令來抬高價格,吸引追逐業績的散戶投資者。小型QDII ETF成交額出現激增時,75%的情況伴隨著ETF溢價的大幅飆升。
近期溢價是在中國股市回報上升之後出現的。自量化寬鬆結束以來,市場一直舉步維艱,投資者正在將目光投向境外市場。
ETF溢價導致成交異常波動
資料來源:彭博行業研究
提高QDII額度可以解決高溢價問題
提高QDII額度是解決這一問題和保護散戶投資者的方法之一。中國證監會(CSRC)解決高溢價問題的工具並不多。首先是在ETF溢價超過5%時發出警告。2025年,證監會發出259次高溢價警告。對於溢價超過10%的ETF,開市後將進行一小時停牌"降溫"。第三種工具是停牌,停牌沒有明確的觸發門檻,也很少使用。
1月10日,三隻QDII ETF被暫停交易,這是近年來的首次。不過,此舉僅能推遲交易,效果可能有限。
您可在本期全文中檢視圖表:監管機構的警告並不能抑制QDII ETF溢價(資料來源:彭博行業研究)
中國QDII額度的運作機制
解決這一反覆出現的問題的一個辦法是提高QDII額度,但這要比聽起來複雜得多。中國證監會及其所屬深圳和上海交易所負責監管ETF的發行、日常運營和市場發展。QDII額度由中國央行下屬的國家外匯管理局(SAFE)核准。通常,外管局每年會將基金公司的QDII額度提高一到兩次,時間在1月和/或7月。在此之後,基金公司會將額度分配給其產品。然而,外管局的主要目的是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增加額度可能會加大人民幣貶值壓力。
您可在本期全文中檢視圖表:QDII ETF的監管結構(資料來源:彭博行業研究)
掃描二維碼閱讀原文
解鎖本期完整版內容
如您還不是終端使用者,想要體驗ETF相關功能並查詢其他領先的ETF,您可點選“閱讀原文”預約演示。
免責宣告:本報告最初以英文釋出,該翻譯版本為彭博本地化團隊和翻譯服務公司的產品。如中、英文版本有任何出入或歧義,概以英文原版為準。
彭博Bloomberg享有對本文的獨家版權,未經許可,請勿直接轉載或用於其他商業用途,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點選 “閱讀原文” ,預約彭博終端演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