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市場和結構性變革的加劇,中國鋼鐵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壓力。日前,華院計算技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院計算”)宣佈推出以認知智慧為基礎的華院鋼鐵行業大模型, 標誌著我國人工智慧技術在傳統行業應用的一次重要進展。該模型在表面缺陷智慧檢測上的技術創新和高效表現,不僅提升了檢測準確率和效率,還推動了鋼鐵行業在智慧化和綠色發展方面的進一步前行。
當前,中國鋼鐵行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市場和結構性變革。這次變革不同於過去三十年的單一行業週期底部,其下行趨勢具有多重週期波動共振的特性,產業邏輯基礎發生較大變化。
此次行業變革不僅持續時間長、波動幅度強、影響深度大,鋼鐵行業進入了一場關乎生死存亡的洗牌階段。根據國家統計局相關資料顯示,2023 年全年平均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為 111.86 點,同比下降 11.50 點。2024 年,在供需雙弱以及原燃料價格強勢的預期下,鋼鐵企業仍將面臨經營壓力。有大型鋼企負責人認為,當前鋼鐵行業已進入“冰河時期”,正面臨慘烈競爭時代的嚴峻形勢。
在這樣的壓力下,華院鋼鐵大模型的推出恰逢其時。該大模型旨在實現鋼鐵產品表面缺陷的智慧檢測,融合了多模態神經網路設計、小樣本學習與資料增強、多工多尺度缺陷檢測、自學習技術、自動標註與類啟用對映,以及基於專家知識的缺陷自動判定等多項創新技術。透過這些技術,華院鋼鐵大模型不僅能夠提升檢測的準確性和效率,還為產品的持續改進提供了有力的資料支援。
在技術創新和效能表現上,華院鋼鐵大模型成功替代了傳統的進口表檢裝置,並在缺陷分類準確率上實現了顯著提升,達到 85%,比國外同類產品高出 15%。對於一些嚴重缺陷的分類準確率更是達到了 95% 以上,這不僅提升了質量控制的標準,也大幅降低了廢品率。
此外,該大模型在資料標註效率上的提升也是一大亮點。透過自動生成多模態資料,華院鋼鐵大模型不僅提高了模型的準確性,還有效緩解了長尾分佈對模型效能的負面影響。華院鋼鐵大模型的高效運作,使企業能夠實現生產流程的自動化,減少對人工的依賴,降低人工成本,同時確保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增強了企業在激烈市場中的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華院鋼鐵大模型的自學習技術使模型能夠不斷從生產實踐中學習,對誤檢、漏檢以及置信度較低的缺陷進行持續的收集和訓練,確保模型效能的持續最佳化和與時俱進。這種動態調整和自我最佳化的能力,使華院鋼鐵大模型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生產環境和需求,為鋼鐵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除了華院計算,行業內還有其他企業也在積極推動大模型技術在鋼鐵行業的應用與發展。這些企業透過不同的技術路徑和創新方案,在製造、廢鋼判級、節能減碳、經營計劃最佳化等方面也推動著鋼鐵行業的轉型升級。
在鋼鐵製造領域,AI 大模型透過分析離線和線上資料,發現生產過程中的潛在問題和最佳化空間,完善生產工藝,提升產品質量,降低成本,並精準預測裝置故障,及時進行維護,避免生產中斷,確保生產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例如,湘鋼透過與湖南移動和華為聯合打造的盤古大模型,實現了流程再造和環節重塑的創新生態。
在湘鋼鍊鋼廠,行車智慧排程系統集成了鍊鋼生產計劃、行車檢修資訊、鋼水包即時位置、各類業務規則等大量資料,利用演算法智慧生成行車排程計劃。生產計劃若臨時有變,系統能夠在不到 1 分鐘內“思考”出接下來 30 分鐘的排程計劃,及時下發指令。。
在廢鋼判級方面,AI 大模型的應用顯著提升了分選的效率和精確度。例如,四川冶控集團旗下的瀘州鑫陽鋼鐵與用友合作,開發了一套廢鋼判級的標尺,該標尺能夠排除主觀因素的干擾,公正地執行每車廢鋼的智慧評級。
相較於傳統依賴人工經驗的廢鋼判級方法,AI 大模型透過分析大量廢鋼樣本資料,迅速且準確地識別廢鋼的種類、成分和品質,從而有效支援廢鋼的回收利用。這一變革不僅減少了人工成本,還提升了廢鋼資源的利用效率,為企業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在節能減碳方面,AI 大模型提高了最佳化求解的效率和準確性,增強了多源資料融合的分析能力,從而加強了產業鏈的追溯和核算能力。以中冶賽迪為例,其自主研發的鋼鐵工業碳核算及最佳化分析平臺 能夠在不同層面進行詳盡的碳素流分析,並根據不同技術應用場景進行碳排放的精確計算。該平臺使企業能夠清晰地掌握和計算碳排放情況,實現碳排放的透明化管理。透過建模和分析全廠或單個工序的碳排放與碳素流,平臺幫助企業診斷各生產單元的碳排放構成,有效挖掘減碳潛力。
在經營計劃最佳化方面,AI 大模型透過深入挖掘和分析歷史營銷資料、客戶資料以及市場趨勢,精準預測市場需求,指導企業制定更為合理的經營計劃,最佳化產品結構,降低運營成本。例如,鋼谷網研發的“谷蟻 AI 大模型”專為鋼鐵行業設計,它整合了鋼谷網獨有的資料資源和行業資訊,構建了一個具備分析和總結能力的智慧系統,能夠在多個維度上精準展現大資料全景,並在面對具體問題時迅速提煉出總結性觀點,為行業決策提供了精準支援。
總體而言,大模型技術在鋼鐵行業的廣泛應用,不僅推動了行業的智慧化轉型和高效發展,還為企業應對市場挑戰、提升競爭力和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援。這些技術創新和實踐成果表明,大模型技術正成為鋼鐵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AIGC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重塑著創新的邊界,InfoQ 首期《大模型領航者AIGC實踐案例集錦》電子書,深度對話30位國內頂尖大模型專家,洞悉大模型技術前沿與未來趨勢,精選10餘個行業一線實踐案例,全面展示大模型在多個垂直行業的應用成果,同時,揭秘全球熱門大模型效果,為創業者、開發者提供決策支援和選型參考。關注「AI前線」,回覆「領航者」免費獲取電子書。

關鍵詞
鋼鐵行業
企業
行業
成本
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