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12導聯心電圖
注:心電圖顯示心房感知雙室起搏。III導聯ST段抬高,I導聯和aVL導聯ST段壓低,V2至V6導聯ST段下移。下部分突出顯示導聯III、aVL和V6的ST段變化。
Q:是否存在啟動心臟導管室的臨床或心電圖指徵?心電圖可以預測哪些血管造影結果?
如果有任一導聯出現以下情況之一,則該標準診斷OMI的敏感性可達81%:①ST段同向抬高1 mm,②V1- V3導聯ST段同向壓低1 mm,或③ST段反向抬高且ST段抬高幅度與S波幅度比值大於25%。換而言之,判斷反向ST段抬高是否異常需結合振幅比值。在左束支傳導阻滯患者中開展的改良Sgarbossa標準的驗證研究顯示,在4例急性心肌梗死伴三支病變或左主幹病變(罪犯血管為非閉塞性)的患者中,3例出現aVR導聯反向ST段抬高,2例出現III、aVF、V5和V6導聯有不恰當的st段壓低。上述病例僅表現為心內膜下心肌缺血的心電圖表現,而本文病例同時表現為心內膜下心肌缺血和輕微的下壁OMI。
Aslanger團隊還在6.3%的非STEMI患者中發現了一種特定的心電圖模式:①III導聯存在ST段抬高,但其他下壁導聯無ST段抬高;②V1導聯ST段高於V2到來年;③V4至V6任一導聯出現ST段壓低。該模式提示OMI合併其他嚴重冠脈狹窄,雖不符合STEMI診斷標準,但這類患者存在延遲再灌注風險。
評估潛在急性冠脈綜合徵的目標並非單純識別ST段抬高,而是在於發現急性冠脈閉塞(OMI)。這一診斷不僅僅是基於心電圖,即使是先進的心電圖判讀技術對於OMI的敏感性也並非100%。因此,現行非STEMI指南要求對存在難治性心肌缺血或存在電活動/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的患者實施緊急再灌注治療,但臨床實踐中鮮少嚴格執行。
➤傳統STEMI診斷標準會使相當一部分的OMI病例漏診,且不適用於QRS波群顯著異常的情況。
➤改良的Sgarbossa標準有助於識別左束支傳導阻滯和起搏心律中的OMI。
➤Aslanger模式提示下壁OMI合併其他嚴重冠脈狹窄,表現為:①僅III導聯st段抬高,②v1導聯ST段抬高>V2到來年,③V4-V6導聯ST段壓低。
➤難治性心肌缺血或電活動/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是緊急再灌注的指徵,無需受限於心電圖表現。
信源:
McLaren JTT, Meyers HP, Smith SW. Chest Pain, Paced Rhythm, and 2 Missed Indications for Emergent Reperfusion. JAMA Intern Med. 2023 Jun 1;183(6):598-599. doi: 10.1001/jamainternmed.2023.0096. PMID: 370108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