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過去了,那個小傢伙還在和我共存,我也一年兩次做複查。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怕看體檢報告,怕萬一年底體檢出現“不好”的結果,我們可以怎麼調整。
一句話總結就是:調整心態+做出好的選擇,這句話聽上去像是無比正確的“廢話”,但要真正落地,其實還是挺有學問的,和大家分享一下我這幾年的實踐心得吧。

面對突如其來的不好結果,首先第一步是允許自己抗拒逃避擺爛,任何不好的負面情緒都允許。
這一點真的太關鍵的,我這些年愈發認識到自己的“意志力”沒有想象的那麼堅強,所以愈發珍惜氣力。而普通人珍惜氣力的方式就是不對抗,不要想著“這是不對的,我不可以這樣,我要振作”。
越對抗越消沉。

但我也知道,如果你和我一樣從小就是好孩子,其實會很難接受自己的消沉的,身體裡總是時不時有個聲音冒出來:你再這樣下去要XXX。
我的實踐心得就是,嘗試“像好媽媽一樣”對待自己。
我現在每次消沉時,我都會用這樣的“換位”來幫助自己,我想象自己就是小D(而且還是3、4歲時候的她),她現在遇到麻煩了,她很無助,她非常害怕,我會對她做什麼,說什麼?

我會抱抱她,我會告訴她,我一直陪在你旁邊,我會想方設法做各種有趣的遊戲讓她分散注意力,開心起來,這些對我女兒好用,那麼我也這麼對自己。
之前捨不得給自己花的,沒時間去做的,一直想吃的好吃的,都去做做,多對自己說,你真的辛苦了,我想抱抱你,你值得留出時間給自己。

講真,大家和我都是認真甚至刻苦地學習當媽媽這麼多年了,但我們經常忘記了,很多育兒道理用在自己身上也很好用。
我們每個人身體裡都有個“孩子”,能量低的時候,脆弱的時候,那個“小孩”就會出現,所以請一定學會溫柔對自己啊。
如果不知道怎麼溫柔,那就試試看“當自己媽媽”的方法啊。


,這是我當年帶著小D康復時最大的感悟。我這次就會主動去了解,去科普,去打破自己“想象”的可怕。
我的方式就是行動,覺得一個醫生說得不清楚,我就再找另外一個醫院另外一個醫生,從不同角度慢慢自己湊成一個“全面”資訊。



不上班的時候,可以達到9個多小時


10年前,當小D在我懷抱裡慢慢失去呼吸的時候,我就說過“除了生死沒有大事”,但是這10年裡,當我重新趕路奔跑的時候,仍然忘記了。
4年前的體檢報告,就像一個暫停鍵,讓我又一次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這句話的要義。
我們每個人都能脫口而出一兩句金句和雞湯,但我們是不是真的認同,能不能知行合一,這就是一輩子的修煉。
正在團
大J叨叨叨
昨天收到了微信後臺發來的2024創作者總結,開啟這些數字,還是很感慨。
從2015年開始,我堅持每天寫一點文字。也經歷了短影片和直播,但我仍在寫,且願意寫。流量起起伏伏,可我相信,保持書寫讓我找到平靜的力量和內在世界的確定性。
謝謝還會開啟公號推文的你們,又一年過去了,在這樣追求短平快的時代,我們又堅持閱讀一年,我們都挺棒的 。

👇 點選【閱讀原文】
搜尋歷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