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好老師

文 | 十三姐
今天是教師節,希望所有老師快樂。我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吧。
我初中時的班主任,恰好是我的舅媽,你說刺激不刺激。在大人眼裡這多有福啊,好像“咱上面有人”,但在小孩眼裡可不是這樣。

她以嚴厲和管理有方著稱,尤其擅長帶問題學生和問題班,當然,我們那個班不是。進入她的班級之前我是顫抖的。這還得了,那麼嚴厲,對我又不會法外開恩,說不定還要拿我當肉餅,畢竟我是自己人,殺雞儆猴的事都可能要經常發生在我身上了吧……

還好,我學習成績好,人緣也好,就算是班主任也抓不到我啥把柄。中考的時候,我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進重點高中,這事兒她到現在還在吹,比我媽吹得還厲害。
後來我長大了,越大越忙,跟她的聯絡就越少。上一次家庭聚會,也就是兩個月前吧,吃完飯閒聊的時候,我以為她會像其他的七大姑八大姨一樣問我工作怎麼樣,孩子怎麼樣……那時候我舅舅剛剛去世不久,但她還是那樣笑眯眯的,語速很快,還是一副班主任的模樣。我問她:“你現在每天做些什麼呢?”
她說:“也沒什麼事做,不過每天晚上睡覺前,我會把你們那個班的名字都背一遍,練練記憶力。”
我問她:“你是說我們那個班的所有人的名字嗎?”
她說:“是的,那是我當班主任的最後一個班,我到現在都能倒背如流,按學號來,1號李丹,2號史佳玉,3號……”
然後她就這樣順暢地從1號到40號,全部背了出來。
那一刻我真沒繃住。
我第一次開始認真回想那時候她是怎麼當老師的。
她確實嚴厲,從小孩視角來看,嚴厲和囉嗦沒太大區別。囉嗦本來就是中年婦女的特色,所以作為初中生的我們是又怕她又覺得她很搞笑。語文作業大家沒做好,她就開始講語文的重要性,可她是數學老師。數學如果大家沒考好,她又會講對待數學學習的嚴肅性,借古喻今,引經據典,像一個語文老師。
她當時喜歡沒收那些調皮男生的玩具和閒書,我分期分批到她辦公室裡偷偷拿出來還給同學,就因為這種事,我在班裡德高望重……後來舅媽跟我說,她都知道。
她是一個喜歡“說教”的人,班主任大概都這樣吧。有時候她能在教室裡苦口婆心勸一個學生不要跟媽媽吵架,勸大半節課,其他同學就這麼聽著,當笑話來聽。現在再一想,好希望我的孩子有這麼一個老師,經常勸他不跟我吵架,聽我的話。
她家就在學校邊上,為了上學方便我住在舅媽家裡。那一年,我幾乎每天晚上聽到家長給她打電話,居然能聊一個多小時。然後她就開始在桌子上制定對付小孩的方案,寫完撕了,撕了再寫。有時候還旁敲側擊跟我討論,我們這麼大的學生一般是怎麼想的,問完再寫。她有時候要想很多不同的plan,才能應付一個問題學生。
校領導讓她組織幾個同學進行班級風采展示,她說要上就全班同學都上,領導說那不行,挑幾個代表就可以了,她說我們班都是代表,每個同學都能代表,哪怕是倒數第一的那個,也是男生中凝聚力大王,少不了他。最後真全班都上了,主席臺都站不下,分三批上的,男女混合,不按成績分批次。

我對20年前的很多小事的記憶都模糊了,甚至初中同學中有很多已經忘了名字,失去聯絡。但是為數不多還有聯絡的幾個同學,每次跟我聯絡時一上來總是先問我舅媽怎麼樣。

當年她們在背地裡偷偷講班主任壞話,嘲笑她囉嗦,不喜歡她對自己的學生那麼高要求,羨慕其他班的老師大條,給她冠名“老古板”和“鐵板老太”……但當我們都長大了,回憶初中生活的時候,只想到了那個滿眼滿心都是這些學生的班主任,覺得自己很幸運。
他們也不會知道,直到今天,20多年過去了,她每天晚上能把40個學生按學號順序背一遍。這種深入骨髓的記憶,從20多年前開始把每個學生放進心裡開始,除了瞭解學生本身,還了解他們背後的家庭,對成績再差的學生都不放棄,甚至每一個學生的特長和弱項她都瞭如指掌,而且會反覆研究,這才有了這種穩如泰山的倒背如流,即使20多年過去了還沒有忘。
其實當了媽媽之後我也一直在想,到底什麼是好老師。
好老師並不是必須有多大建樹,必須讓孩子取得多大的成就,好老師無非就是在短暫的一段陪伴中真的把學生裝在了心裡,而不是僅僅裝進教案、報告和成績單,不只是去想某個孩子能為完成某項kpi做些什麼,而是想我們能為學生做些什麼。成績單上只是一個轉瞬即逝的學生,裝進老師心裡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十三姐
魔都高影響力KOL
公眾號「格十三」「十三姐夫」「十三姐的下午茶」
著有《了不起的中年婦女》《了不起的中國媽媽》《帶夫修行》
微博@格十三
影片號「格十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