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王耳朵先生👇關注我,加★星標★
作者:青銅
來源:益美傳媒(ID:YeeMedia)
前段時間我看到一句毒雞湯——
“不抽菸不喝酒,不賭博不嫖娼,沒有犯罪歷史,熱愛生活,工作穩定,會做飯,注意個人衛生,觀念寬容,對待親近的人溫柔友好……
這樣的男人是不是天下難尋?
但是,這樣的女人我身邊有的是。
所以。
再優秀的男人,也不過是個普通的女人。”
作為男性,這句話看得我一臉問號。
什麼叫再優秀的男人也不過是個普通女人?
男女對立已經發展到這種程度了嗎?
但是。
當我看到“蘇敏離婚”的相關新聞,我的腦子裡突然冒出了這句話。
我也相信,正常男性看完這段故事也會感到憤怒和心寒!

01
是的!蘇敏還沒離婚……
有些讀者可能沒聽說過蘇敏阿姨的事蹟。
簡單介紹兩句:
4年前,年近60歲的她“拋夫棄女”、自駕出走。
2萬塊積蓄,外加一臺早些年由她出資購買的小車,撐起了她的旅行夢。
為了賺路費,她自學拍攝、剪輯、寫作,線上分享經歷。
而後,她迅速走紅。
是什麼讓一位中年傳統婦女如此果決?
答案是她那位極度無情且無恥的丈夫。
關於這個人,我想用兩段對話來讓大家瞭解他。

其一:
2年前,蘇敏阿姨經女兒勸說終於肯暫停旅行然後回家聊聊。
那時她仍然心存一絲希望。
本性傳統保守的她,希望看到丈夫悔改的跡象。
結果……
這個男的一張嘴就淨說些讓人心死的話:
你還知道回來?
混不下去了是不是?
那個車的窩是不是回老家撞的啊?
過路費多少錢?
他還當著家人以及記者的面摔碗,直言“平時比這更狠”。
……
那時蘇敏阿姨正式決定離婚。
其二:
不久前,蘇敏阿姨再次向丈夫提出離婚,對方卻恬不知恥地回覆:
“要麼給我50萬,要麼走法律程式,你自己做選擇。”
蘇敏阿姨一聽,人都氣壞了:
“我在你家洗洗涮涮幹了幾十年,再倒找你50萬?我這是啥呀?”
是啊!
憑什麼啊?
是憑他極度吝嗇?
(蘇敏忘不了那一天,母親生病了,她用男人的醫保卡刷了75元。
男人發現後,隔天就改了醫保卡的密碼。
“出走”的頭2年,男人打給蘇敏的第一通電話也是“催債”。
“刷了我的ETC,81元,趕緊還我。”)
還是憑他總是語言暴力、精神打壓?
(男人總是言語指責蘇敏,完全不把她當人。
無論她做什麼,做得好或是不好,都要被罵。
呼來喝去,奴隸的待遇都比她好。)
或是憑他無數次家暴?
(有次這個男的在外打牌,蘇敏做完飯叫他來吃。
男的覺得丟了面子,竟將蘇敏拖進房裡,揪著頭髮狂扇耳光。
蘇敏說過,這個男人打人的時候都是笑著的……)
……
聽到蘇敏阿姨講述這些不堪的過往,男人從未嚴肅對待。
他的反應都是:“不記得、是氣話、別說了。”
他甚至說“自己到現在也沒出軌。”
以此標榜自己是個好男人……

無關性別。
看到這,大家應該已經瞭解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相信大家也能猜到,為什麼蘇敏阿姨遲遲沒能離婚。
純純無賴啊這就是!
02
他們的臉皮為什麼這麼厚?
聯絡文章開頭那幾句所謂的“毒雞湯”,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答案就是:
他們對自己的要求真的很低很低!
或者根本就沒有要求。
我是男的,這就夠了!
一切都理所應當。
蘇敏阿姨有個女兒,後來女兒生了娃,她跟那個男人便一起幫襯著看孩子。
有時候無聊,蘇敏阿姨會看看手機。
然後那個男人便會呵斥她!
蘇敏阿姨想不通,“為什麼你能玩電腦,我不能看手機?”
男人回答:“因為我是男人。”
經典!
我是男人,我可以。
你是女人,你不行!

部分男性從未意識到:
如果抹掉性別這個特徵,他們其他方面的品質真的連人都算不上。
反之。
蘇敏阿姨她們這代女性真的被“馴化”得兢兢業業,為家庭付出大半生,不敢抱怨半句。
我相信很多讀者也有類似的生活體驗,那就是:
媽媽輩的女性中的很多,真的過得跟蘇敏阿姨差不多。
家庭地位完全取決於男方心中有幾分善念。
運氣好,遇到個人不錯的,這輩子還能過得不錯。
一旦遇到蘇敏阿姨丈夫這樣的,就真的跟掉進火坑差不多。
表面上,她們是一個家庭的女主人。
實際上,地位連古代社會的下人都不如。
下人還有工資呢不是?
很多人疑惑:
她是怎麼做到跟這樣的男人一起生活幾十年的?
其實蘇敏阿姨也一直活在質疑之中。
生而為人,遭遇了不公待遇,當然會難過、會痛苦、會絕望……
但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像她一樣逃離。
那個男人說“我沒出軌,我很自豪,我就是好男人”。
這真的不是一個玩笑。
很多女性甚至都如此認同。
男人不嫖賭就是好男人。
多可怕?

蘇敏阿姨與我的父母年齡相仿。
我從他們口中聽過很多這樣的“奇聞軼事”。
有一次,我忍不住問:
“這還不離婚?留著過年?”
父母回答我:
“離婚之後她怎麼生存?
在農村當了一輩子家庭主婦,她只能忍著。”
這麼一說,蘇敏阿姨還得感謝丈夫的吝嗇。
當年她要不是被逼無奈去賺錢,有了一點積蓄,也絕不會邁出“離家出走”這一步。

客觀地講:
男性們也在不斷地提高對自己的要求。
但是這個速度,決然比不了女性。
因為男性的生存環境相對安逸。
女性的生存環境則相反。
尤其當女兒們親眼目睹過蘇敏式母親的生存現狀,她們只能有一個念頭,也只有一條路可走:
那就是努力學習,努力賺錢,不斷自我提升,永遠逃離!
03
翻閱關於蘇敏阿姨的資料時,我瞭解到她在“出走”前曾嘗試自殺。
割腕,和拿刀捅胸口。
很決絕。
我突然想起:
從小在農村長大,我的身邊發生過很多起婦女自殺事件。
喝農藥、跳湖居多。
小時候我總想知道其中的原因。
但父母從來不會告訴我。
鄰里街坊則像事先統一了口徑一般:
那個女人瘋了。
現在我恍然:
哪有那麼多瘋子?
不過是被逼瘋了罷。
或許。
蘇敏阿姨也是很多人眼中的瘋子。
比如她的丈夫。
初聞蘇敏阿姨出走的故事時,在沒有了解過她的遭遇時,我的第一反應也是:
這個女人有點瘋。
隨著成長,我才發現這種刻板的觀念有多邪惡。

老電影《廊橋遺夢》裡寫:
“沒有人會理解一個女人嫁人生子的意義。
從一方面來說,她的生活才剛開始。
而另一方面,她的生活又停止了。
過具體的生活。
成為母親、妻子,你就得停下來,你就得停下來過平穩的日子,這樣你的孩子們才能成長。
當他們離開的時候,他們把你的瑣碎生活也帶走了。
別人期望你繼續前進,但你不記得你的生活動力是什麼。
因為很久沒人問你了,包括你自己。”
以前,我只覺得這段話講得很文藝、很深沉。
現在才知道,當某個具體的女性代入了這段文字,那無疑就是一場人生浩劫。

最後我想說:
“我們無權論斷他人的生活,但必須對自己的生活做出判斷。”
蘇敏阿姨很勇敢。
希望勇敢的不只她一個。
-END-
本文來源:益美傳媒(ID:YeeMedia),本文轉載已獲授權,其它賬號轉載請聯絡原賬號。
